第220章 山門就叫山門,盛會(1 / 2)

張牧趕往市政大樓的步伐,並不快捷,甚至有意放緩。

趁路上的功夫,他用手機瀏覽最近的熱門新聞。

不出所料,在“旭仙人”多次現身的情況下,再有嚶國幾乎公開超凡的大膽舉動,異調局已經瞞不住修仙者的存在了。

儘管平台監管比往日勒的更緊,內網防火牆也沒有絲毫放鬆的跡象,但久守必失,世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就像某酗酒嚴重的國家,曾執行禁酒令,嚴禁酒水販賣。

最後沒人喝酒了?

不,結果是導致了黑市的誕生。

有需求就有供給,不變的真理。

異調局嚴防死守半年,最終還是敗於出國回境公民的手機裡的視頻。

嚶國公布的巨坑俯拍圖、霍格沃茨記錄片,以及鄧布利多數次出現的新聞直播。

華國公民從開始的嗤笑,到猶疑,發展成大約相信。

直到兩月前,嚶國籌辦的魔法表演順利舉行,藍星隻要有網絡信號的地方,基本沒人再懷疑超凡的真實性。

此事如果放在三十年前,大概全球首腦就要抓起電話,用口唇展開激烈探討。

要是百年前的1892年左右,那麼散落各地的人們,該會利用無線電互相討論。

再往前,呃,應該砸不出太大的浪花。

畢竟人類沒有接觸電磁波之前,隻能依靠“飛鴿傳書”之類的方式傳遞、散播信息,效率低得可憐。

但現在是新時代,人類擁有了網絡。

於是乎,整個藍星沸騰了。

拋開知名社交軟件不談,全球其它稍微有點名氣和用戶的信息交互網站,幾乎被蜂擁而至的網友們擠爆。

據說,其中某些公司老總得知網站服務器癱瘓的第一時間,還以為遭到了黑客的網絡攻擊。

華國這邊要略微好些。

因為個人發布的視頻和評論總被快速刪除,造成溝通不暢,乃至完全堵塞。

後來,大夥乾脆盯著一些專門整理國外熱門事件的內容製作者,諸如“阿婆主”、“博主”等等。

每天除去吃飯睡覺,其餘時間就掏出手機,不停刷新彆人的主頁。

一旦有更新,大夥立即圍攏上去吃瓜,以免視頻被和諧。

就這樣,超凡的事情,在華國也徹底傳播開來。

張牧覺著挺有意思,翻了翻轉載到國內的國外相關事件評論。

大夥的關注點十分繁雜。

有疑惑超凡能不能和普通人生孩子,飛進外太空,潛入最深的海底等。

最離譜的,有人發帖提問,超凡需不需要排出,體內某種主要成分為氮氣的特殊氣體。

當然,人們最在意,討論最火熱的,還是不出張牧所料的兩點。

一,超凡的壽命,是數百年、千年,或者永生?

二,我們國家有超凡嗎?

前者因民眾信息獲取渠道有限,隻能依據文學作品,和坊間口口相傳的故事做出猜測。

這兩全無法脫離幻想元素與藝術加工,都缺乏事實依據,最終誰都說服不了誰。

後者就比較有意思了。

曆史比較悠久,神話故事成體係的國家的民眾,都開始炫耀、科普自家的神話。

這批人的態度是,超凡既然真實,那我們對“神話”一詞的定義就有待商榷了。

即使本國超凡不像神話傳說裡的無所不能,飛個天遁個地,活上幾百年,這總不能反駁吧?

然而反對者聚集成群。

他們的論調是,部分曆史漫長的國家,都有過被屠殺滅絕,人種更換的慘痛經曆。

要超凡真現身,你們最好掂量下自己會被認作信眾,還是忤逆者。

這條評論一出,當即就有兩個國家後背生寒。

其中之一,毫無疑問的是阿美。

另外一個麼,阿三——不錯,正是在下。

要知道,古阿三的後人,是當代阿三種姓製度下的達利特,也就是……賤民。

他們的“神”回來了,會做什麼,可不好說啊。

對此,兩國民眾以“神憐憫信徒”為借口嘴硬,表示隻要信奉,就會被接納。

雙方就此各執一詞爭執不休。

張牧看了會,覺著沒啥意思就點擊左上角了。

轉而將目光落向,已經放開管製的華國社交平台。

國內的大夥倒是淡然,甚至有閒心磕著瓜子瞅國外的熱鬨。

原因很簡單。

當超凡被證實存在,他們無一例外,立刻回想起半年前,流傳甚廣的一條視頻。

仙人渡劫。

總共隻有兩分鐘不到的動態影像,暴露出大量讓人深思的細節。

有阿婆主針對此,製作了整整兩小時的詳解視頻。

那會,蘇市的密布烏雲和狂暴雷霆並不是突然成形,而是醞釀數天後爆發。

過程中,連接天地的銀白雷蛇,已然多次隨機轟擊市區樓屋。

這說明,雷劫並不是由旭仙人引來,他是為蘇市群眾才淩空阻雷。

有B友留評質疑——我覺得也許是旭仙人策劃的陰謀。

沒等阿婆主反駁,其他觀看視頻的B友,已經用評論把他淹沒。

“謔,旭仙人浮空以手刀劈消閃電,你覺著自己比閃電更能抗是吧?體育生?”

“蘇市郊外深山地麵的劍槽去看過沒?

那是直播,是個人都能看出旭仙人當時就隨手一劍,他要是全力出手呢?”

“你把旭仙人理解為移動速度超越戰機、無法攔截、可重複投射的人形核彈。

還認為蘇市的渡劫是陰謀嗎?有必要?”

這些算較為友善和睦的,還有些……稍稍有點直率的評論。

“我覺得,也許,再加句拋開事實不談吧。”

“實在不行抽個獎吧,不然我很難找到符合你精神狀態的群體。”

“煞筆。”

恩,怎麼說呢,最後這位的措辭,似乎確實激烈了點。

張牧翻了翻評論區,繼續看視頻。

後麵的內容就沒什麼營養了,和前半部分一樣,核心是證明旭仙人貼合華國人對自家神的普遍認知。

為民。

在結尾,阿婆主做出總結,“何為仙,此為仙。”

這位阿婆主的看法,基本就是網上此事風向的主流。

反對意見也有些,但沒什麼市場和受眾。

畢竟,還有蘇市郊外山裡的“賜仙藥”輔以佐證。

張牧熄滅屏幕,手機塞回物品欄,望著前麵不遠處的市政大樓:“要忙了。”

……

局長辦公室。

牆角擺著張供桌,桌麵中央是劍托,上麵架著月明劍。兩旁有水果雞鴨、火苗搖擺的香燭,正麵則是香爐,裡麵插著輕煙渺渺的三支香。

這是駱希玲搭出來的。

相比於之前,不僅正式,供品器具更為齊全,家夥的材質也不普通。

單就木桌,采用有價無市的小葉紫檀,由國家級工匠精心打造而成。

駱希玲滿意撫摸著桌腿光滑的漆麵:“老許,有點東西啊,小葉紫檀桌都能給我弄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