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世界大戰(2 / 2)

做為機甲核心技術、交流電技術的創造者,他在世界各國心中幾乎可以說是戰略性質的存在。

這幾年,一直有一個傳言在世界各國流傳。

那就是特斯拉曾經登陸過傳說中的天空島,而他的機甲技術則就是從天空島中獲得的,甚至還有照片流傳了出來。

由於機甲技術太過於超越時代了,許多人懷疑這份技術並不來自於人類,所以這一傳言無疑具有極大的可信度。

而一些有能力的世界各國的元首則都通過了各自的渠道證實了這一點。

所有人都想得到特斯拉,並且從他的身上,獲得天空島的秘密

而他,則就在塞爾維亞,在巴爾乾半島上。

20世紀,擺脫了土耳其人統治的塞爾維亞在巴爾乾地區日趨強大起來,已成為南斯拉夫人反對外國統治、爭取民族統一的核心。

兩次巴爾乾戰爭推動了奧匈統治下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南斯拉夫人的民族運動,他們要求和塞爾維亞合並,建立一個大塞爾維亞國家。

以塞爾維亞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統一運動的發展,使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極為不安。

因此,奧匈加緊進行以摧毀塞爾維亞為目標的戰爭準備,而主持製定侵略塞爾維亞戰爭計劃的正是斐迪南大公和奧匈帝國總參謀長。

這時,在塞爾維亞國內已出現反奧宣傳活動和愛國團體。1908年成立了“國防會”,1911年成立了“黑衣會”(又稱“不統一毋寧死”)。

這兩個組織受到歐洲無政府主義思潮的影響。

“國防會”主張進行遊擊戰來阻止奧匈帝國吞並塞爾維亞,並招募和訓練誌願軍。

“黑手會”主張采取恐怖行動,它的奮鬥目標是“實現民族的思想,統一所有塞爾維亞民族”。

黑手會的活動方式是,單線聯係,秘密活動,絕對服從,勇於犧牲。

20世紀初,巴爾乾地區多次發生暗殺事件,許多青年愛國者都以獻身精神去進行這些恐怖活動。

1914年6月12日,斐迪南到其科諾皮施特的城堡中同德皇威廉二世舉行會談,為發動戰爭預先確定行動方針,沙俄與他們簽訂的同盟條約成為了他們的定心劑。

德皇建議奧匈利用這一有利形勢進攻塞爾維亞。

在德國的大力支持下,奧匈帝國決定在鄰近塞爾維亞邊境的波斯尼亞薩拉熱窩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時間選定在6月28日,這一天是塞爾維亞被土耳其征服的紀念日(1386年6月28日)。這次演習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出動了兩個兵團,斐迪南夫婦決定親自前往薩拉熱窩巡視。

奧匈帝國的這一行動,大大激怒了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黑手社”和波斯尼亞當地的秘密民族主義團體“青年波斯尼亞”擬定了行刺斐迪南的計劃。

塞爾維亞政府事前已發覺了刺殺斐迪南的行動,並反對這一行動,擔心這一事件可能導致可怕的後果。

塞爾維亞政府試圖阻攔“黑手社”的人出境,但與“黑手社”有聯係的邊防軍使他們順利地越境進入波斯尼亞。

塞爾維亞政府又通過本國駐奧匈公使提醒奧匈政府注意,如果斐迪南前往波斯尼亞,將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奧匈政府對這一警告置若罔聞。

奧匈帝國的唯一繼承人被暗殺,這無疑是一件大事,究竟是否是“黑手社”的人,已經不重要了。

德奧已經迫切的打算發動戰爭,對世界局勢進行重新進行洗牌,而這一事件,無疑是最好的借口。

1914年7月23日,奧匈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限4時答複。通牒內容極其苛刻,要求製止一切反奧活動,懲辦進行反奧宣傳的官民,由奧匈派員共同審判薩拉熱窩事件的“凶手”等。

7月25日,塞爾維亞複文,除拒絕會審外,全部接受其餘條件,但奧匈仍不滿。當天奧匈即與塞爾維亞斷交。

7月28日對塞宣戰。

8月1日,德國對法國宣戰。8月4日,英國借口德軍破壞了比利時中立,對德宣戰。

8月6日,沙俄向中亞進軍,這是繞開奧斯曼土耳其和波斯,另一個可以進入太平洋的通道。

中亞麵積約400萬平方公裡,和沙俄之間的距離非常近,這裡和沙俄的歐洲部分,僅僅以裡海、烏拉爾河為界。

沙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能源資源,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等。

這些資源的開采和出口對沙俄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然而,由於沙俄地處北方,冬季氣溫極低,大部分港口都會被冰封,導致出口受阻。

因此,打通出海口、建立不凍港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提高沙俄的出口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他們嘗試在遠東進行突破,但因為北辰而受阻。

於是就轉向巴爾乾半島,想要打通黑海跟地中海,但最終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妥協,所以,他們轉向了中亞。

中亞屬於三洲五海的四戰之地,臨近亞洲、歐洲和非洲,地中海、黑海、裡海、紅海和阿拉伯海也離它很近,在東南西北都可以進入,所以,從古至今,中亞的戰略地位就很突出。

某種意義上,這裡對於沙俄來說要比巴爾乾半島重要。

但也因此,周邊地區的強國,都會將目光瞄向中亞,沙俄想要占據中亞,就必須要向其餘強國競爭。

不過此刻,歐洲主要的國家都卷入了戰爭。

他們的敵人目前也隻有北辰一個。

9月13日,北辰也正式向沙俄宣戰,次日,南辰也向沙俄宣戰。

意大利出於自身利益,戰爭初期宣布中立,後來又轉向協約國方麵,對德奧宣戰。

奧斯曼因為與沙俄敵對,且他們轉向中亞的行為觸動了他們的底線,於11月參加到協約國方麵作戰。

12月底,布裡塔尼亞宣布對德宣戰。

此刻,除了暫時還未曾表態的大埃及帝國,亞歐各國幾乎都卷入了這場戰爭中。

世界大戰爆發了。(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