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陳建林:常規成果,不用擔心!(2 / 2)

王浩思考著忽然皺起眉頭,下一刻係統提示

任務一,靈感值+1。】

靈感值:100。】

原來如此!

當一個問題想通以後,一切頓時感到豁然開朗,他馬上打開電腦文檔做起了記錄。

這是門口突然傳來一個聲音,“王浩,打擾嗎?”

王浩抬頭看到是係主任周建春,開口道,“周主任,請進。”

周建春進了辦公室直接開口問道,“王浩啊,剛才我在樓下碰到了研究生院的曾廣祥,他讓我幫忙問一下,你明年要帶研究生嗎?”

王浩頓時恍然,研究生招生工作就要開始了,導師帶學生肯定要提前上報。

他問道,“能帶幾個學生?”

“你還真帶啊!”周建春有些驚訝的說道,“我就是過來幫忙問一下,一般碩導是兩到四個學生,你是第一年,我還是建議你少帶學生,最好就不要帶,數學研究也不需要學生幫什麼,多把精力放在研究上。”

周建春確實有些驚訝,因為王浩的數學研究成果斐然,肯定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研究上,他隻是過來幫忙問一下,覺得王浩應該不會帶學生。

王浩確實很認真的做教學工作,但教學是給很多人講課,也是有固定時間的,帶研究生就不一樣了,要關心研究生的學習進度,要關心研究生的論文,等等,肯定會消耗不少的精力。

王浩很堅定的說道,“我早就想好了,肯定要帶學生,既然一般是兩到四個,那麼我就帶四個好了,這個要上報吧?”

周建春滿是不理解的點頭,然後說道,“我幫你和研究生院那邊說一下就可以了,他們會處理的。”

“好。”

周建春問了王浩以後就走了,他還是感到非常的疑惑,仔細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帶研究生有什麼好處。

對其他的教授來說,帶學生就和教學工作是一樣的,有學生也能幫忙一起做實驗之類,對自身的研究是有幫助的,而且多帶學生也對於職稱評級有幫助。

這些都和王浩無關。

因為已經有了很大的成果,他根本不需要擔心職稱評級問題,做的是數學理論研究,學生也肯定幫不上忙。

“沒有好處啊?”周建春仔細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道理,隻能歸在王浩對於教學很重視,自身從事教學工作覺悟很高。

這也是學校裡很多人對王浩的評價。

……

在和周建春說了幾句,知道研究生院會處理問題後,然後就把事情拋在腦後,繼續專注於工作中。

他已經理清了頭緒,找到一種對數據分析的方法,記一下了內容以後,馬上開始編寫相關的程序,利用程序來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於此同時。

西京交通大學的金屬實驗室已經提交了項目成果報告。

因為是非常重大的基金項目,提交以後就有專家來查看,發現他們是以常規的手段,製造出了1400抗壓強度的鈦合金,頓時感到非常的驚訝。

“這個彭輝,真可以呀,這麼點經費就能完成研究。”

“估計經費還沒用完吧?我一直跟這個項目的進度,還能剩下三分之一以上。”

“不錯,不錯,成果突出啊,看來距離結算也不遠了。”

幾個專家在簡單看了成果報告以後,都感覺稍微有些驚訝,因為項目審批的最初沒有幾個人看好,做科學基金針對項目的撥款經費是有限的,即便是有一定的研發水平,有限經費的支持下,想完成研究也很難。

現在能夠完成已經很出乎意料,他們就開始認真看起提交上來的報告。

有個專家正認真看著,忽然驚訝道,“你們人員名單裡,有一個特聘數據分析員,西海大學王浩?”

“這個王浩,是不是東港解聘的那個?總上新聞的那個數學天才?”

“還真是啊!”

“西海大學應該沒有第二個王浩了,特聘數據分析員,而且名字很靠前啊,排第四,比一個他們實驗室的研究員還靠前。”

“看來王浩的貢獻很大啊,彭輝也很看重他,否則不可能這麼排……”

重大項目的成果報告,會提交成果貢獻的人員名單,1500萬經費的重大項目,因為有很多人參與,名單能列出十幾個,二十幾個。

類似的項目一般隻看前幾個名字,後麵都隻是普通參與者並不重要。

王浩的名字排在第四位,足以說明對於成果的重要性了。

在幾個專家對於成果報告進行研究的時候,西京交通大學也特彆發布了公告,區彆是,隻是說明金屬實驗室的項目達成預期目標。

這種公告發出去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可言,就連本校的人都沒有興趣看上一眼。

但是,有人卻注意到了。

東港大學,合金材料實驗室。

馬文鈞一直都在關注新金屬材料技術研究所以及航空材料院的動態。

雖說他的判斷也和陳建林一樣,認為航空材料院把研究拖後,而金屬實驗室經費有限,根本沒辦法做出成果,但關係到自身的問題,隻要有那麼一絲的可能,都需要特彆注意一下。

當看到西京交通大學發布的公告以後,馬文鈞頓時感到不可思議,心裡驚慌到了極點,他馬上就找到了陳建林。

陳建林聽到了馬文鈞的話以後,也稍稍有些慌亂,他趕緊查看了一下消息,隨後就拿起電話詢問了一下,也知道了成果的具體情況。

“彭輝的團隊,研究出常規手段製造抗拉強度1400兆帕的鈦合金。”

“這個參數……還好!”

陳建林知道結果輕呼了一口氣。

國際頂尖的tb鈦合金,抗拉強度都能超過1200兆帕,有的甚至超過1400兆帕。

這個數據並沒有脫離‘常規’範圍,即便是研究出來,也不能確切的說明問題。

影響鈦合金強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元素配比、製造工藝、技術手段,去除雜質,讓鈦的純度足夠高,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常規’範圍的研發成果,製造過程不一定趨向於標準,也有可能隻是‘運氣好’。

這就好像是一群人進行無頭緒的跑步比賽,他們不知道哪個方向是正確的,但隻有一個是正確的方向。

等跑步到時間以後,就隻能知道朝著正確方向移動的距離。

有的人用了一分鐘跑了一百米,同樣是用一分鐘時間,有的人則跑到一百五十米。

這都是常規數值範圍,也沒辦法依靠跑動距離去判定正確方向。

但是,有人在一分鐘內跑出了兩百米、三百米,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可以確定他跑動的方向,和正確方向已經非常貼近了。

金屬實驗室以常規手段製造出抗拉強度1400兆帕的鈦合金,也可能隻是運氣好,而不能確定研究就是正確的方向。

自然,實驗數據對比,就不能完全說明問題。

但是,如果製造出抗拉強度1500兆帕、1600兆帕,甚至更高的鈦合金,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彭輝,還真有點本事,是我小看他了。”

陳建林感慨了一句,繼續道,“馬教授,現在最少不用再擔心金屬實驗室了,他們提交了成果,項目也就快結束了,我們就可以放心了。”

馬文鈞提起的心也放了回去,頓時感覺渾身都輕鬆下來,也開口問道,“周教授那邊怎麼樣?”

“曉龍啊。”

陳建林歎了口氣,搖頭道,“這個不用擔心,我已經和他說了,讓他回家休息一段時間,等過上半年、一年,重新給他安排個工作。”

“東港大學肯定回不來了,但可以去其他高校當個教職。王浩那小子,都能去西海大學,這點麵子我還是有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