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宋姨母是個不太會看人臉色、又不受歡迎的客人,送走她的第二天,宋老太太更歡迎的娘家侄子就來了。
田家是傳統意義上的小地主,一家人都住在村裡,除了租給佃戶種的,其他的地,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家人親自耕作,也沒什麼仆人可供使喚,隻有農忙的時候,才會雇幾個短工。
因此,宋念的兩個表哥,親自趕著牛車就過來了,車上還放著自家種的糧食。
這兩個表哥,長房的叫田富,二房的叫田貴,一來就親親熱熱地對宋老太太好一通表明心意:
“我爹娘、二叔二嬸,都想著姑母呢,知道您愛吃自家種的糧食,特意挑了新打下來的,讓我們給您送來。還有表弟表妹愛吃的菜,也裝了一些。”
田貴還翻出了幾個紅撲撲的果子,給宋家人介紹著:
“這是我們村長家種的,聽說我們要來看姑母,特意摘了送來,說他家這果子樹養了十幾年,結的果子可甜了,要是姑母嘗了覺得好吃,就給我們捎信,我們再往來送。”
宋老太太眉開眼笑,覺得娘家人倍兒給她麵子:
“哈哈哈,不用不用,縣裡什麼都能買到。等會兒啊,讓我兒媳婦給你們拿些家裡的臘雞臘鴨,都是前幾個月做的,如今正是好吃的時候呢。”
宋富不再多提自家拿的這些東西,轉而家裡長輩如何記掛宋老太太、如何關心宋茹的婚事,還邀請宋家抽空回去小住段日子。
宋老太太雖然沒空回去,卻也領情,禮尚往來地關心了一下田家的侄孫侄孫女們。
田富田貴兩兄弟比宋念大幾歲,最大的幾個孩子自然也比宋大郎大一些,男孩都在跟著村裡的一個老先生讀書,女孩則在家學學做飯和做針線。
宋筠著實沒想到,田家竟然有好幾個孩子在讀書,聽他們的意思,最大的已經有意準備科考了。
看田家兩兄弟明顯經過太陽暴曬而變黑的皮膚,她還以為他家日子很困難呢。
沒辦法,這年頭,日子過得好壞,從膚色就能看個差不離了。
有錢人家無論男女,多數不用長期在外勞作,皮膚被曬的少;
而貧民,甚至不隻是貧民,連有房有地的普通百姓也是整日在外麵乾活,無論男女,皮膚不是蠟黃就是黝黑。
也難怪古人誇獎一個人長得美,總脫不開“凝脂”“粉麵”了,實在是,膚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劃分階級的標誌。
就像後世漂亮國的人總把肥胖人群看做底層一樣:快餐大國,想維持體型,需要錢和精力去保養。
而宋筠所處的時代,膚色,同樣需要錢和精力去保養。因此,這個時代對白皙皮膚十分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