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年前的準備工作(1 / 2)

年貨備得差不多,就要給長輩們送年禮了。

宋念家這支,雖然好幾代單傳,但是宋家族人卻有不少,絕大多數都在黎陽縣。

宋念這些年出息了、地位高了,不代表他就不需要去親戚家走禮了,反而更得帶著妻子和長子,恭恭敬敬去拜訪族老、族長,還要捐些米麵雜糧給族中的困難人家。

宋老太太也不閒著,要準備給親戚們的禮物,還要登記各家送過來的禮物單子。旁人家也就罷了,今年多了個趙家,更需要謹慎應對。

趙雁林動作很快,白家事了後,就把一雙兒女接了過來。

兒子趙樺今年八歲,目前在家隨他讀書,隻等著翻過年後送去王璞父親開的書院;女兒趙桐和宋筠是同年生的,身子卻比宋筠弱,整個冬天都養在房內。總之,兩個孩子,宋家都沒見過。

雖然沒領著孩子上門,趙雁林還是體貼地給宋家三個孩子準備了禮物,宋家自然不能忽視對方的一雙兒女,更何況那是宋茹未來的繼子繼女,可不能從現在就埋了隱患。

宋老太太有些發愁地對著女兒說:

“府城長大的哥兒、姐兒,送些什麼才合適呢?咱家這仨孩子,收到本書,收到個玩具,也能開開心心地拿去用。趙家孩子卻不一樣,送個普通的器具,說不定人家用著不順手,反而還以為咱家在敷衍他們。”

宋筠深覺自家兄妹三人被祖母看低了:

宋家雖然沒什麼更出息的人,王家卻有一個在府城做官的王璞,還有一個隨丈夫在南方做官的王珍。這兩家雖然不回來,卻每年都會給宋家寄年禮,自然少不了宋策三兄妹的份兒。

因此,新奇玩意兒,他們見得並不少。之所以對趙家送來的禮物很熱情,其實還是為了讓宋茹開心而已,怎麼在老太太嘴裡,就成了他們沒見過世麵了?

宋茹不欲母親煩心,隻安撫道:

“不過是送個心意罷了,男孩送筆墨紙硯,女孩送首飾絹花,也足夠了。更何況府城長大又如何,如今回了縣裡,總也得喝縣裡的水,吃縣裡的飯,有什麼可嫌棄的呢?”

“總要送他們喜歡的吧。”

宋筠被宋老太太摟在懷裡,聽著她們母女倆對話,也有些發愁。

宋茹是個很細心的女人,帶了宋筠很長一段時間,稱得上細致入微,她把對宋筠一半的功夫用在繼子繼女身上,趙家也不能說她苛待了,隻是小孩子能不能接受多了個繼母,就不好說了,還是要好好經營第一印象的。

宋筠如果是再大一些,還能遮遮掩掩地提供些甜點的方子。可她如今隻有五歲,沈氏還沒教她下過廚,想出來火鍋,勉強能推到宋念書房的遊記身上,西式甜點卻不是那麼好找借口的,也隻能跟著宋老太太發愁。

她隱約想起沈氏勸她學針線時說的那句話,再結合趙家倆孩子幼年喪母的經曆,突然來了靈感:

“做衣服吧,我就喜歡娘給我裁的衣裳,娘說隻能給家裡人做衣服。”

宋老太太一聽,也發現這主意不錯,小孩子的衣裳,隻要布料柔軟些就好,倒也不必用多金貴的料子。更何況宋茹翻過年來就要嫁進去了,給兩個孩子做件衣裳以示親近,對方也挑不出什麼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