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廚房常備幾隻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地雞,基本上都是趁著有農戶去集市賣雞的時候,一次性買回來養著,現殺現吃。
此時就派上用場了,宋筠給李婆子分配了殺雞去毛切塊的任務,就溜溜達達地去廚房的櫃子裡找調味料了。
宋家目前有的調味料,做普通的燉肉燒肉是夠用的,但做可以售賣的鹵味卻有點不足,宋筠挑挑選選拿出了一部分,然後就去沈氏院子裡求援了。
沈氏正坐在繡墩上低頭補著衣服,宋筠隻打眼一看就知道,這是宋箴的。
家裡三個孩子,就他最廢衣服了,所以每年給他做的衣服都多那麼幾件,宋策和宋筠根本不去計較,畢竟每次因為穿破衣服而被罵的宋箴還是挺可憐的。
說來也是怪了,宋箴如今歲數也不算小了,用宋老太太的話說就是“再大幾歲就可以相看親事了”,但他依然是上躥下跳的性子,既不像宋念,也不像沈氏,真要說起來,倒有點像田家那幾個表哥了。
也就是前幾個月,宋箴開始對看話本子感興趣。宋念這麼個看重學業的人,都難得地沒反對,甚至默許宋筠幫他買府城新出的本子,就是覺得比起上躥下跳,看話本子好歹還顯得文靜點。
隻是,這“好習慣”沒持續了幾天,宋箴就又呼朋喚友地抽空出去玩了,這不,沈氏又開始隔三差五地給他補衣服了。
沈氏看宋筠進來,抬頭前後左右地扭了扭脖子,又轉動幾下,這才把低頭久了引發的頸椎疼痛減輕一些,她把衣服和針線放在一旁,招呼宋筠:
“快過來,醃菜做好了?累不累呀?”
她邊說邊用手摸了下桌上的茶壺,感覺有點涼了,就遞給白穗,讓她再去煮一壺來。
宋筠連連擺手:
“白穗姐姐不用去了,我還沒做完呢,就是來和娘要些東西。”
白穗頓了一下,還是拿著茶壺出去了,哪怕宋筠不喝,一會兒沈氏也是要喝的。
沈氏一笑,拉過宋筠,一邊細細看她的手,怕她動了刀,一邊問:
“要什麼?做醃菜用的嗎?”
“不是不是,我想試試鹵肉嘛,如果好吃的話也可以拿去賣,但是廚房的調料不太夠,我就來和娘要一些。”
宋筠最需要的是宋念的酒和茶葉,為了去腥,如果有的話,再要些甘草白蔻山奈,這都是比較常見的藥材,沈氏偶爾會自己配些藥,大概率是有的。
沈氏聽了宋筠的要求,倒是明白了。此時很少有人家拿藥材入菜,普通百姓家裡沒這個條件,大戶人家雖然也願意做些藥膳,但又怕藥性衝撞了,用得也謹慎。
但沈家不同,世代行醫,家裡孩子還不會識字呢,就開始識藥,一些毒性很小甚至趨近於零的藥材,小孩子們難免會偷著嘗嘗,家裡也會拿來煲湯。
所以沈氏一聽就知道自家女兒是準備拿這些來調味,這個思路倒的確不壞。
想到這裡,她也有些可惜,這個女兒,若是生在她娘家,還能學點醫理,不說借此謀生,好歹懂一點藥性,不至於被騙了。可生在她膝下,以她半吊子的水平,還真沒法教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