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鳳跟著本家姑姑去大興市做保姆,認識了周春平。
周春平家隻有爺孫二人。周春平的爺爺是個老革命,身體不好,需要請個保姆照顧。
吳金鳳剛好去了周家做保姆。年輕時的吳金鳳有幾分姿色,和周春平在一個屋簷下住了一段時間,成功的讓周春平迷上了她。
周春平爺爺見孫子喜歡,吳金鳳肚子裡又揣了一個。雖然心裡不滿意,也隻好幫他們辦了喜事。
隻要想起出嫁前全村小姐妹羨慕的眼光,吳金鳳就很有飄飄然的感覺。好不容易跳出了農門,現在又回到了農村,吳金鳳的心裡是不痛快的。
開始的時候,周春平打算一家子去小鳳崗投奔小舅子,被吳金鳳一口否決了。
小鳳崗那麼窮,她有幾個兒子,難道以後讓他們打光棍?
周春平這才打算把家搬到三合鎮。三合鎮上有周春平爺爺的熟人,周春平爺爺雖然死了,人脈倒還有一些。
就這樣,周春平一家跑到周家村落戶。
周春平能說會道,周姓又是周家村的大姓,雖然周春平的周和周家村的周姓扯不上半點關係,但也讓周春平家很快地融入了周家村。
二十來年過去了,周春平家和本地村民沒有什麼區彆。
周家村在三合鎮來說,算是個大村,有一百多戶人家。除了三合鎮,周家村的人口最多,田地也最肥沃。三合鎮以及周邊幾個村鎮的姑娘們,都以嫁進周家村為榮。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田地肥沃代表著莊稼的畝產量高,莊稼的畝產量高代表著村民們每年分到的糧食多,分到的糧食多代表著不會餓肚子。
前些年鬨災荒,三合鎮有些村因為缺糧,或多或少餓死過幾個人,隻有周家村,沒有出現餓死人的事件。
周春平退休之前的工作單位是鎮上的糧管所,管著三合鎮十裡八村的農民們每年交任務糧。
周家村的村民們每年秋季去鎮上交任務糧的時候,可沒少沾周春平的光。
周春平是個圓滑的人,在周家村,周春平從來不會去當麵得罪哪個。周家村的村民們去糧管所交糧,周春平隻要看到了,都會笑眯眯的請人家到他的辦公室坐坐。
當然啦!人請進去了,手上裝著糧食的推車自然也一起進了糧管所的大門。糧管所的職工們誰沒有鄉裡鄉親或者沾親帶故的?肯定會有眼色地上來忙活著過大秤收糧。
周家村交糧的鄉親們見識了周春平敞亮的辦公室,喝上了白瓷杯衝泡的碧綠茶葉,也成功地插隊交了糧,心底的滋味肯定是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