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49章(1 / 2)

花媚玉堂 九斛珠 5561 字 3個月前

同太子將靈州的事商議完畢, 梁靖走出東宮時, 麵色微沉。

前世此時,他尚且沒離開東宮, 於靈州的事參與頗多。記憶裡, 哪怕到了三四月的時候, 韓林那邊的處境也頗為膠著, 並沒有旁人相助, 也沒能娃透徐德明的根底。信中所說的事,哪怕太子派出的人手都沒能查探出來,如今輕而易舉地送到韓林跟前, 實在蹊蹺。

自玉嬛走後, 謝鴻先後收到兩封家書,雖說因時日間隔太久,沒法追溯來處, 從信上印戳來看,她應該是一路北上。而今韓林身邊陡然有旁人相助,從年歲相貌來判斷,與玉嬛極為吻合。

推來算去, 那個叫俞瀚的人, 極可能就是她!

那麼……

某個念頭浮起來,梁靖不自覺地皺眉。

相識一年, 對於玉嬛的性情, 他已摸得頗為清楚——小事雖散漫, 大事卻謹慎細心, 不會無端冒險。這回既獨自遠赴靈州,隱瞞了行蹤,必然是有非去不可的理由。她前世曾在永王身邊數年,於對方底細最是清楚,或許也參與過靈州的那場爭鬥,如果真的是她想起舊事,這段時間的事便順理成章了。

隻是她孤身在外,終究令人擔心。

梁靖並不知她前世跟永王有過怎樣的糾葛,但韶華早逝,想來也是傷心之事。那些記憶湧過去,並不容易承受。

種種擔憂騰起,梁靖回到興平巷的住處時,臉色沉如濃墨。

但如今永王盯得太緊,他若貿然離京,必會令對方起疑,打草驚蛇。他斟酌後,便往韓林那邊遞了封信,隻說那位俞瀚的身份他先前已有察覺,會派人查實,但此人既有心相助,且深知徐德明底細,務必好生招待。且東宮這邊行事,徐德明未必不會察覺,要韓林務必好生照看保護,不得叫那位俞瀚出差錯。

信的最末,又將玉嬛的安危鄭重囑托了一遍。

他已調入東宮,雖資曆尚淺,因辦事穩妥,加之跟太子性情相投,便格外得器重,與太子詹事幾乎不相上下。這封信寄出去,韓林必會照辦,他又怕出岔子,將先前尋來保護玉嬛的那幾人派往靈州照應。

雖如此安排,到底相隔千裡,鞭長莫及。

梁靖哪會再讓此事耽擱下去,當即與太子計議,籌劃儘早動手。而後又以祖父身體不適為由,火速回了趟魏州,說服武安侯爺假托病重,暫且把身在靈州的堂兄召回來——前世兩虎相鬥,梁元輔派了長子去靈州照應,暗中協助,梁靖是知道的。如今既打算拚死一搏,自須將武安侯府從中摘出來。

如是忙碌一陣,到二月中旬,靈州那邊便有了動靜。

……

有玉嬛洞悉內情,在旁協助,韓林很快便摸清了徐德明的底細,而後以動製動,迫得徐德明陣腳稍亂,露出不少破綻。

隨後,將這些事儘數捅到了都督李輔跟前。

李輔雖上了年紀,卻仍景明帝帝信重,有極堅毅的忠君報國之心。見韓林將線索證據都擺到麵前,哪能不怒?一麵派了兩位親信暗中查證,一麵便格外盯著徐德明的動靜,恰巧那邊被韓林逼得露了馬腳,當即捉個現行。

——結黨營私、謀奪軍權,這在永王看來,是再尋常不過的事,在李輔而言,卻已是大逆不道的心思。

隨即,這位老將便具本陳奏,將這些事都報到了景明帝那裡。

景明帝坐鎮朝堂,哪能不知道兩個兒子奪嫡時的諸般的心思?君臣這麼些年,他對李輔那根直腸子也算是知根知底,雖惱怒於永王大膽的行徑,卻也怕裡麵有貓膩,便派親信前往暗訪。

這一查,樁樁件件,俱是實打實的事,證據確鑿。

這些奉密令行事的欽差還沒走遠,徐德明便察覺不對,輾轉探到風聲後,徹底慌了。

結黨營私、謀奪軍權,這可不是鬨著玩的罪名,哪怕他尚未做出太多有損朝廷的事,追究起來,革職問罪是跑不掉的,沒準還需吃十幾年牢飯,或是發配苦寒之地服役,再無翻身之日。

原本是想搭著蕭相的船掙一身富貴,誰知事沒辦成,卻落得這麼個罪名,徐德明心神不寧地想了半日,覺得事已至此,以蕭相那行事,未必真的會儘力保他。

若老實認栽,不止掙不到前途,下半生還得背著罪名窮苦度日。

他心裡驚慌,苦思出路,便在此時,有人給他指了條富貴險中求的路——

投匪。

這當然不是沒名沒姓地投匪,而是明目張膽地去做,要驚動朝堂。

如今世道雖還算太平,但世家勢大,盤剝百姓,卻已是各地習以為常的事。老百姓有溫順的,亦有生而悍勇的,似靈州這等地方,因臨近邊塞民風粗獷,加之氣候頗為乾冷,不似彆處富庶安逸,吃苦的百姓太多,便格外難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