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讓梁靖扶著站起來,脊背微微佝僂,緩緩走了。
到次日,武安侯爺果然親自出麵,將幾位管事召到跟前,過問家事,留梁靖在旁。
梁元輔在旁瞧著,也琢磨出那意思來——
都督的大權雖攥在他手裡,府裡的爵位卻仍在老侯爺身上,且武安侯畢竟是正經家主,哪怕數年不問家事,在這魏州地界的聲望仍在他之上。若果真父子再起衝突,老侯爺一怒之下,執意將侯位和故舊交情交道梁靖手上,他也莫可奈何。
而梁靖的手腕,他已在靈州的事後漸漸領教過。
硬碰硬地爭執起來,梁靖背後靠著東宮的人手,他還真未必能輕易壓製。
而那般內鬥,於梁府而言,也沒半點益處。
梁元輔心中猶豫,見永王那邊安安靜靜地沒什麼消息,武安侯又態度強硬,隻好暫且打消念頭,將蕭家的事擱在身後。
這邊數管齊下,軟硬兼施,淮南謝府裡,事情也比玉嬛預想的順利許多。
……
比起梁家跟永王結親的牽扯,淮南謝家對永王的態度就頗為含糊了。
謝老太爺幼時膽小乖巧,哪怕後來襲了爵位,竟世事曆練後沉穩了許多,行事仍格外謹慎,凡事三思而後行,以自保為上,從不起富貴險中求的念頭,亦不願為他人冒險。也因此,頗有幾分自私薄情的名聲。
當年蕭家以魏貴妃在景明帝身邊伴駕,最知聖心打算為由,四處遊說,危言聳聽。謝老太爺雖將侄女嫁給了韓太師的兒子,卻也不敢拿闔府性命做賭注,自是上了賊船。待後來韓太師蒙冤而死,侄女喪生火海,他也不曾再碰韓家那個麻煩。
時至今日,他到了六十耳順之年,那膽小自保的性子也更甚從前。
——因當年世家脅迫取了韓太師的性命,他心中多少怕皇帝記仇,存幾分忐忑。見蕭家兩位女兒在宮中盛寵不衰,蕭敬宗更是大權在握,也自起了心思,想將嬌滴滴的孫女送入宮中,在景明帝枕邊吹風說話,於家族亦有助益。隻是謝鴻執意不肯,他生了兩年氣,也隻能作罷。
如今朝堂上禦史們討伐蕭敬宗,他自然是聽見了風聲的。
待蕭家那消息遞過來,謝老太爺笑吟吟地安頓了客人,轉過頭回到書房,便暗自琢磨起來——
若不幫蕭家,待京城裡的出頭鳥死了,景明帝清算舊賬,沒準兒真能來找謝家的麻煩。就算謝家在淮南樹大根深,被皇帝盯著折騰,怕也撐不住。若是順了蕭家去忤逆脅迫,那也是大逆不道的行徑,且能否像上回般成事,還是兩說。
他這邊猶豫不決,玉嬛遊說起來,便容易得多了。
她雖年少,嫁的卻是魏州高門,且梁靖是東宮極得寵信的臂膀,先前平定靈州叛亂,頗有名氣,比其他幾位孫女的夫婿都出色許多。且懷王爺又著意照拂,時常將玉嬛召過去,另眼相看,在謝老太爺眼裡,這孫女必有過人之處,比旁人不同。
是以聽聞玉嬛求見時,哪怕祖孫倆從前甚少碰麵,他還是讓玉嬛進了書房。
玉嬛也不卑不亢,從容跟長輩見禮畢,將些事先備好的東西奉上,隻說是梁靖自魏州送來的,哄得謝老太爺開懷。而後話鋒一轉,便提到了蕭家的事——
“孫女還未南下時,京城裡便為蕭相的事鬨得沸沸揚揚,如今蕭相下獄,蕭家必是火燒眉毛,四處尋人幫襯的。夫君這回除了問安的書信,特地捎了口信過來,讓我勸一勸祖父。”
說話間,將梁靖前兩日寄來的書信呈上。
謝老太爺掃了一眼,那書信中規中矩,無甚不妥,遂問道:“他說什麼?”
“蕭家這回犯事,刑部查的罪名雖是貪賄弄權、賣官鬻爵,夫君暗裡打探,據說還有旁的罪名,犯了皇上的忌諱。夫君叫我勸祖父一句,蕭家被查是他自家作孽,跟世家無關,若蕭家還拿從前那套手段來勸祖父,請祖父務必觀望深思,不可入觳,被他們當劍使——”她跪坐在蒲團上,自低頭笑了笑,“孫女也不知那手段是說什麼,隻是懇請祖父,能聽夫君一言。”
謝老太爺長長“哦”了一聲。
他並不知玉嬛的底細,先前梁靖迎娶玉嬛時覺得蹊蹺,特意查了查,也沒查出端倪,便不作他想,隻隨口道:“那手段也沒什麼,不過是說世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他受了災倒下去,難免唇亡齒寒。”
玉嬛聞言,“嗤”的一笑。
她正當妙齡,這一笑燦若春花初綻,靈動而鮮活,神情裡的恥笑更是毫不掩飾。
謝老太爺膝下孫女雖多,卻多是學治家教子、安定內宅的本事,甚少觸及朝政。
看她似是有些想法,隨口便道:“笑什麼?”
“是笑他們自視太高,專會混淆視聽。”玉嬛搖了搖頭,正色道:“有唇亡齒寒之說,亦有借刀殺人、鳥儘弓藏。”
她點到即止,謝老太爺也是一笑而過。
待孫女走了,自己關起門斟酌權衡時,玉嬛那幾句話卻不時浮起。而玉嬛也沒閒著,怕老人家未必把她的話當回事,搬出謝鴻,請他多過去旁敲側擊地勸說。
謝老太爺本就是謹慎的性子,不肯平白去惹那麻煩,便也沒立時回應蕭家。碰見模棱兩可的事時,謀士三言兩語能說得帝王更改念頭,謝鴻雖沒那等舌燦蓮花的本事,謝老太爺卻也沒帝王的胸懷氣度。他謹慎斟酌著兩邊勸言,遲遲沒拿主意,往外探了探消息,聽說武安侯府沒什麼動靜,也自觀望起來。
蕭敬清上躥下跳,三番四次地遣人來勸說,卻終沒能攪出半點動靜。
這般平靜卻讓心存試探的景明帝瞧出了苗頭,見世家並沒再挑事,當機立斷地出了手。
九月底時,刑部大牢傳出消息,險些將蕭家上下驚得暈厥過去——蕭敬宗在獄中真心痛發作,急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