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人回道:“回陛下,皇後應是在佛堂為陛下祈福。”
這個‘應’字一聽就非常有深意,也讓周慧帝感到一絲滿意,“皇後有禮佛習慣?”
宮人應是,“回陛下,皇後禮佛已有數十年之久。”
周慧帝聞言心中閃過一絲愧疚,身為枕邊人的他,居然連周皇後有禮佛習慣都不知曉。
他垂眸未語,隨手翻開供他消遣的書籍,赫然見書中說到——冕二年,將患疾,膝下無子,部下紛動,意指主位,即命女治下,幸不辱命,幾經策壓下,肅清叛者……
寫者無意,看者有心,這位‘將’與他的處境何其相像?
周慧帝看完後第一眼就是覺得有人故意在他身邊做手腳,除卻皇子外,與書中相像,最有可能的便是周皇後!
要知道他對底下的皇子根本不信任,那麼他唯一有點信任的便是周皇後,這是不是周皇後的故意而為之呢?
周慧帝怒及,將書丟在地上引來宮人一片跪地,“這些書,是何人布置?”
宮人低著頭回道:“回陛下,是皇後,她說您成日批閱奏折最是勞累,讓奴婢尋些民間話本……”
聽聞如自己所猜想一般,周慧帝心中震怒更甚,他麵色鐵青,覺得周皇後是心大了,妄圖牝雞司晨!
他剛想處置周皇後,但是多年來互相扶持的夫妻感情縈繞在他心頭,話到口間又改為,“派人查出何人所為!皇後那裡先莫要驚動。”
周慧帝決定再給周皇後一個機會,如若事情真同他猜想一般,那麼也彆怪他不顧多年的夫妻感情!
宮人不解,但也知道應當是周皇後做了什麼惹周慧帝不喜,依言查探。
經過酷刑審問,最後得知是周皇後在周慧帝麵前說了十六皇子的不是,引得十六皇子懷恨在心,他知道這個時間段周慧帝正是猜忌之時,故而命人將此書混在其中,意圖借周慧帝之手將周皇後除去。
這個借刀殺人的手段,周慧帝也曾用過,不過對付的是當年得寵,幾番將他殺死的某位寵妃。
事情水落石出,十六皇子被以德行有虧,目無尊長的罪名拘禁於皇家寺廟修身養性,自此與皇位無緣,而周慧帝也滿是羞愧。
他竟然差點誤會了周皇後!
周慧帝愧疚非常,待病情稍微好了一些之後,遣散了通報的宮人,獨自來到佛堂。
佛堂大門大開,裡邊跪著日漸消瘦衣漸寬的周皇後。
宮人勸道:“皇後娘娘,您已經三日短食未進,奴婢懇請您可要保重身子啊!”
周皇後聞言未動,依舊虔誠地禮佛,末了才道:“陛下乃國之君主,君主未安,本宮如何得以用得下?”
宮人有些難過和不忍,“可是陛下雖未多言,對皇後娘娘您猜忌在心,您如此這般,陛下也是絲毫未知,恕奴婢直言,您為陛下做了這般良多,卻還是引來陛下不喜,奴婢為您不值啊!”
周皇後冷喝道:“放肆!誰允你這婢子出言犯上!?陛下乃國君,本宮亦是國母。陛下為百姓之君主,更是本宮之天,如若這天塌了,本宮豈能苟活!?”她大義凜然極了,恍若年輕時不懼任何艱難險阻一般英姿颯爽。
“本宮念你一時失言,便受罰杖十罷!”
宮人叩頭領罰,退出佛堂之前卻見到周慧帝,連忙驚呼一聲陛下,也讓周皇後回頭。
周慧帝此時是既感動又羞愧,他的皇後待他如此,甚至還放言若是他駕崩她便與之而行!他怎麼這般畜牲,竟會懷疑數次救他一命的發妻,懷疑與他相互扶持的皇後!?
周慧帝看著粉黛未施,麵容顯得愈發蒼老,此刻卻在他眼中顯得動人無比的周皇後。
啊,這就是無言的愛意!那些後宮妃嬪浮於表麵的拈酸吃醋,實則為自己謀取利益,帶著目的的愛,根本無法與安皇後這種深沉的愛一般與之談論!放在一齊都是玷汙了這般的真摯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