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雙生子29(2 / 2)

周皇後讓宮人將數份書籍擺到他的麵前鋪開,裡邊都是犯事的官員,亦或政績不達標的官員為了政績達標,給他送禮的證據,可以說是鐵證如山,毫無任何可辯解的可能。

左都禦史也撐不住了,跪在地上求饒。

周皇後再看向下一位大臣,“翰林院喻大人,本宮還聽聞你前陣子納了幾位風塵美妾?可有這事?”

這話一出,所有大臣都紛紛看向翰林院大學士,眼中泛著名為八卦的眼神。

翰林院大學士的事兒,其他大臣也都略有耳聞,原因無他,隻因翰林院大學士這事做得實在太不地道,太過傷風敗俗!

納妾在這個時代這對文人武將來說,不失為一樁風/流雅事,可是你納妾就納妾,即便是風塵女子也隻是稍微讓人詬病倒也無甚,可這位翰林院大學士倒好,不但男女通吃,納了女子還納小倌就算了,把人贖了回來進行多人大和諧的房中/之事!

更加讓人唾棄的是,他居然強迫正妻與其他妾室一同胡來,最後正妻不甘受辱自儘被救回,而他則被老丈人和妻舅暴打了一頓鬨和離,到現在眼圈還是黑的。

翰林院大學士掩麵遮擋其他人的目光,被受眼光的淩遲和社死。

周皇後再看到下一位,“領侍衛方大人,你可是陛下身邊親信之人,本宮便要問問,把那些腦滿肥腸的平庸官家紈絝子弟,放進禁衛軍之中,是意欲何為?是覺得皇宮太過安逸,不會被奸人有機可乘嗎?陛下那麼信任於你,你便是這麼回報陛下?”

這回不用周皇後拿出證據,他就直接跪下請罪,也讓周慧帝對他既失望有震怒,還難以置信。

能當上領侍衛內大臣的人,向來都是皇帝身邊的親信,必定是信任有加才能當上,可如今事實告訴他,他的親信居然為了一些錢財,居然辜負了他的信任,把他置於危機當中!甚至周慧帝還在猜測,他之所以病重被人下毒,是不是就是因為領侍衛內大臣的失職,才導致這一切發生!

周皇後如同課上點名的先生一般,所點名之處,必定是紛紛跪倒一片。從周慧帝的親信,到各路皇子黨派,甚至連她的母族也在其中!可謂是大義滅親極了!

一下子牽連了太多大臣,甚至還牽連了幾位皇子和宮妃,周慧帝也覺得有些頭痛,對周皇後不免也有了一絲遷怒——這麼大的事,居然沒有跟他通過氣兒!叫他沒有絲毫的防備,就直麵隊友痛擊!

最後,在周慧帝的判決下,隻是貪了些銀子的大臣自己老老實實把吞下去的還出來,並貶職代罰,其他情節嚴重,諸如領侍衛內大臣這樣置他於險情之中,讓他深惡痛絕的大臣,則是被抄家流放,全家一起到邊緣窮苦地區去改造,這無疑是跟送死無甚區彆。

整治了將近大半的官員後,職位理所當然的空缺了起來,剩下未涉及此事的官員和皇子,則是蠢蠢欲動起來,意圖趁此機會把自己的人頂上缺位。可是周慧帝也不傻,清理出這麼多的肥缺,他也想把自己的人填上去,這樣他對朝廷的把控也會隨之愈深,如何願意讓其他黨派橫插一手?

皇帝雖是皇帝,但也有顧忌,填缺的事兒得在多方博弈之下才可達到各自最終目的。

經此事,不論大臣心中是何作想,他們都不敢再對周皇後說些什麼後宮不得乾政,牝雞司晨之類反駁的話了,那些被整治得大臣的例子還在前麵赤/裸裸地擺著呢!萬一誰讓周皇後不爽,扒出違規違法事件,亦或什麼不願為外人道也的黑曆史,這豈不是得不償失?

周皇後與周慧帝一同上朝就上朝吧,反正也隻是代周慧帝執政,又不是謀朝篡位,而且還有周慧帝和他們製約著呢,總歸不會亂來。

大臣們隻當這件事是周慧帝,用來應對他們催立太子的手段而已。

一場軒然大波就此風平浪靜,周皇後垂簾聽政的事兒,再無人敢多置一詞。

下朝後,周慧帝心裡還帶著怒火,因為周皇後居然沒有提前跟他通氣!周慧帝心裡很生氣,跟幾歲大的稚童生氣一般大步向前走,根本不等周皇後。

走了幾步,周慧帝發現周皇後居然沒有過來跟他低頭道歉,頓時更生氣了。

好哇!這才多久啊?她就不在乎他了!她果然心裡沒有他,居然連他生氣都沒看出!而且還沒有過來道歉!

周慧帝越想越生氣,忍不住扶著走廊的柱子咳了幾聲,平順心中翻湧的不適。

倏地背部傳來一陣輕柔的輕拍,還為他披上了一件大氅,身子微暖,連帶著胸口的不適也隱去了些許。

周慧帝轉頭一瞧,對上周皇後那張恬靜的麵龐,還有那雙帶著關切的眼神,心下不自覺微暖,但嘴上還是不住嗆道:“難為皇後費心,哪裡就要冷死朕了呢?”

周皇後:“……”

她看著像個拈酸吃醋,像極了負氣女子,心口不一的周慧帝,隻感覺像在看一個傻逼,心裡無語至極。

這明明病的隻是身體啊,怎麼就連腦子都像壞掉了似的?怕不是傷到了腦子吧?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是傷到了腦子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