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華大酒店舉行的複合型時裝表演,產生了空前的影響力,海寧大大小小的報刊雜誌,競相報道了這樁服裝時尚業的盛事,《寧報》《新林報》《競業旬報》這類大報紙,以讚賞而歡欣鼓鼓的筆觸,圖文並藏地報道這件盛世,甚至將之鼓吹為服裝界、實業界、廣告界等界開天辟地之大事件。
《新女性報的》同事們,也對時裝表演有極大興趣,不但在三大板塊——時事資訊、娛樂愛好、家庭生活中,全方位地推介了這次時裝表演茶舞會,還免費給中新綢廠打了廣告,宣傳中新綢廠的各種創新麵料,並且幫中新綢廠推廣廠刊。
珍卿朋友中的嬌嬌女樂嫣、米月,就對靚麗服裝的熱愛就不必說了,連《新女性報》中自詡職業派的女孩兒,看見珍卿穿著時裝表演中的同類服裝,都紛紛說要去做一件,跟珍卿打聽哪家裁縫鋪能做呢。
中新綢廠的廠長特敞亮,早就給謝公館的四位女性,各他廠裡的麵料製作各種場合穿的衣服,當然也是為借謝公館女性的魅力,進一步推銷中新綢廠的麵料。
能回報一下三哥,珍卿當然不會拒絕,但她自從穿上這些漂亮衣服,不但在街上回頭率增加了,這一天還遇見一個哭笑不得的事。
她許諾給明堂侄子弄漫畫,前些天給古編輯和肖先生打電話,問能不能要些畫報和《葫蘆七子》第一部單行本。
驚華書局一本多餘的沒有,他們是印多少賣多少,門店和零售點一直供不應求,倒是《寧報》的發行所能給珍卿勻出一些。
今天一大早上,珍卿就出門來了,到《寧報》位於東山路的發行所,拿了一些《九州畫報》,及三本《葫蘆七子》單行本。
誰知剛從發行所出來,珍卿正要上黃大光的車,鞋刺裡冒出一個小叫花子,一下子把珍卿拎的手袋奪走。
那細細的手包袋子,把珍卿的手,勒掛出好長一個紅印子。
黃大光拔腿就要去追,珍卿趕緊攔住了他。頭一個搶書的小叫花,珍卿沒有看清楚。但後麵接應的那一個,臉兒正對向過珍卿。
珍卿清晰看見了後一個的長相,她乾脆找個茶館兒,趁著記憶還清晰,把那個小孩兒的樣貌畫下來,直接把這事報告巡捕房。
到下午四點鐘的時候,這個案子就已經破獲。
那兩個搶包的小叫花子,直接流竄到華界去了——準確地說,他們本來就常住華,搶走的畫報和書,他們沒多久就給賣了,賣的對象是百家小孩兒,但價錢是賤賣血虧。
珍卿覺得這事特難辦,追究幾個小乞丐,沒家底兒也談不上民事賠償。何況小小年紀淪為乞丐,他們已經夠可憐了。
但他們這樣公然搶劫,亂發善心放縱他們,隻會讓他們越往邪道上走。
這事真讓人無所適從。
但過了兩天之後,華界警察局來電話,說那三個小乞丐,不知道抽的什麼羊癲瘋,在警察局外頭跪兩天,說想見到被搶劫的人,親自給她磕頭賠罪。
事出反常必為妖,珍卿這麼惜命的人,她就更加不會去了。
後來,珍卿見到蘇見賢大姐,莫名給珍卿打了電話。
她帶著哭腔給珍卿道歉,她說搶劫她的小孩兒,原是跑街賣報的報童。
她看他們挺機靈勤快,不賣報的時候,就教他們認些字,也算是掃盲學校的學員,
蘇見賢大姐態度堅定,她把那三個孩子開除了。
因為他們心術壞了,她教導他們有兩個月,長期地給他們灌輸道德,一定要靠雙手生活,絕對不能偷不能搶——對他們絕不能姑息優容。
但讓蘇大姐痛苦的是,這三個孩子很孝順,他們是為給生病的娘買花才搶的。而這三個孩子受罰的話,他們的娘是沒命活了。
這樣一個道德困境,珍卿自己不知如何麵對。
珍卿跟傅律師聊這個事,傅律師給她講了一個故事,說古代有一位貧窮的孝子,母死無錢置棺入葬。
他因此去鄰家偷錢置棺,不慎驚醒鄰家男子,揪鬥中不慎將鄰人打傷,縣官最後判此人徒一年,卻給這貧孝子置棺葬母,時人盛讚縣官仁善……
傅律師沒說太直白,但他的意思他明白了。中國社會的刑事案件,一直講究天理、人情、國法。
珍卿最後請傅律師幫忙,把這件事情處理圓滿。
開學前的三天,蘇見賢托荀學姐轉告,說翌日是她娘的生日,,一些朋友要給她慶祝。若不嫌她寒舍鄙陋,請她到時候務必到賞光。
珍卿想一想答應了。
華界玉河街道
珍卿才剛一走下車,就見一個巷口有人喊“珍卿”,跑出來好幾個青年男女,荀學姐和蘇大姐都在,還有俞婉、白梅,還有些半生不熟的男校學生。
一個男生看見黃大光,驚訝地問珍卿:“你竟然還帶了蛋糕來,你這大小姐,太會過日子了吧。”
蘇見賢見珍卿手裡,還拎著水果點心,真不知說什麼好:“珍卿,你來就是蓬蓽生輝,何必帶這麼多禮物?你們這種家庭的孩子,就是禮數太多了,我真是受寵若驚,不知所以……”
俞婉和白梅一左一右,笑嘻嘻接過珍卿手裡東西,一個男生說迫不及待地嘗蛋糕,俞婉也說好久沒吃水果,這一下是沾到杜大小姐的光了。
走進裡弄右邊第五邊,蘇太太也在門口張望,看見她們這一撥人,連忙走下來迎接,拉著珍卿笑眯眯瞅她,驚訝地歎道:
“好個天仙一樣的大家小姐,果然臉上有些氣象,怨不得見賢沒天沒日的誇你。”
說著就把珍卿胳膊,一路就沒有撒開過手,白梅他們都調侃,說這老太太撿著寶貝了。
蘇見賢說客人到齊,就招呼著老媽子上菜。
“我頭一回見杜小姐,倒覺得在哪裡見過,許是上輩子就連著親……”
兩個女生俞婉、白梅,珍卿比較熟悉,三個男生都蘇大姐朋友,分彆是鐵通大學安奇峰,還有海寧文理大學的羊覺鄞、微琴南。
大家對珍卿格外熱情,連黃大光都被熱情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