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鹽這東西隻要保存妥當,十分耐放,石氏索性便也買了五十斤,不過鹽乃是官府管控的,石氏不蠢,並沒有自己一個人買,而是和幾個兒媳婦分批次去買的鹽,一人買上那麼十幾斤,而且總共才五十斤的粗鹽,量也並不算大。
光是買這些輔料就花了石氏兩貫多錢,直把石氏心疼的不行,再加上這段時間家裡正在給老三建新宅,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家裡的男人又都在新宅那邊忙活,沒時間出去做活掙錢,家裡頭沒了收入,石氏這個大總管難免有些憂心。
好在石氏是自己嘗過俆章做出來的豆腐乳味道的,也正是如此,儘管覺得肉疼,石氏還是咬著牙,狠下了一番本錢。
因日頭漸冷了下來,豆腐的發黴速度比上回慢了些,足過了八日第一批豆腐才到了可以裹料入壇密封的程度,好在先前的準備工作都做的差不多了,茱萸花椒這些作料也都磨成了粉末。
買回來的粗鹽也被俆章溶解過濾了之後,重新蒸發結晶做成了品質好上數倍的細鹽,雖隻是提出了粗鹽裡頭那些不可溶於水的雜質,可這味道和賣相卻要好上無數倍。
不過這質量也縮水了將近十二斤,五十斤粗鹽最後隻得了三十八斤多的鹽,沒辦法,買的是最便宜的粗鹽,裡頭還摻雜著大量沒有過濾的泥沙。
而且提純出來的鹽,賣相便是比起市麵上最好的青鹽都要好上一些,想想青鹽的價格,石氏的心也就不那麼疼了。
十二月悄然來臨,十二月又稱臘月,漸進年關,也是家家戶戶開始做臘肉的時候,傅秀才的學塾也在臘月十五那日便開始放假,一直要到來年一月二十日後才重新恢複上課。
俆章沒想到來到了古代,竟然還有寒假這種好事兒。
新宅子那邊也在加緊趕工,好在臨近年關,天氣雖然寒冷,但卻還沒下雪,家裡的大人們恨不得住在新宅那邊,緊趕慢趕,終於在二十四那日蓋上了最後一片瓦。
自秋收之後選買宅基地,到四處購買原材料,雇傭人手,開挖地基至今,共曆時兩月有餘。
坐北朝南的三間正屋,東廂一排三間廂房,西邊的一排屋子卻不是廂房,而是一排極空蕩的屋子,分成兩個大間,中間是連通的,靠南邊是灶房,略小一些,靠著正屋的北邊則是特意流出來存放製作黴豆腐的地方,八米多長,四米多近五米寬,很是寬敞。
這也是自從俆章做出黴豆腐之後一大家子人商量再三之後的決定。
整座新宅,占地兩畝七分,光是買宅基地都花了八兩一錢銀子,磚木這些材料花了將近十貫錢。
一開始的時候總共請了有十個幫工,都是平日裡村裡跟著徐青福兄弟幾個在鎮上給彆人做活的熟人,原本大家夥都說每天管一頓飯就成,不用給工錢,畢竟他們這些人平日裡都靠著徐青福攬活兒做。
而且大家都是一個村的,以前窮的時候村裡人建房子,哪有錢雇人,都是左鄰右舍,一個村子的人互相幫忙,管一頓午飯就成,家裡條件好些的就做些肉,菜裡頭多些油水,家裡頭條件差的,管飽就成,吃什麼都無所謂。
不過如今徐家還算殷實,雖然因著徐青祿的事情有些傷筋動骨,但還是有些底子的,徐青福自然也不好叫他們白乾,便給了每個人一天十文的工錢,還管一頓午飯,不過幫工們基本上做了大半個月左右,參與了前期的工作,幫著開挖地基,搬搬抗抗,完成房子的主體,後期都是徐家父子幾個和俆章的四叔公還有兩個堂叔自己完成的,連帶著幫徐青山一起打造家具,所以才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若是一直雇人的話,一個月的功夫怎麼也完工了。
最後結賬的時候,幫工們每個都拿到了將近兩百文的工錢,而且這些日子徐家提供的夥食可是很不錯的,不僅每頓有肉,而且做法還很新穎,味道極好,迎來了不少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