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儋州(二) 椰子冠甚好(2 / 2)

“蘇先生,這是我用椰子殼做的‘椰子冠’,我們本地人都戴這種帽子的,希望您不要嫌棄。”

蘇軾高興地接過,當即戴在了頭上:“這麼好的帽子,我怎會嫌棄,小孩你隨我去我家,我這就給你這椰子冠寫首詩!順帶檢查你今日寫的字!”

【丐幫幫主:歪一下主題,老蘇你不是答應弟弟再也不喝酒了嘛。】

【123:小孩,你真有福氣,這位原先可是皇帝的老師,四舍五入宋哲宗都得喊你一聲師弟。】

天幕上傳來明意的補充:【當年在京城時,蘇軾自己設計了一種帽子戴,時人仰慕蘇子瞻才華,紛紛效仿戴‘子瞻帽’,還揚言說隻要戴上了這種帽子便可文章天下第一,蘇軾當初聽完這種論斷後哭笑不得,想必現在捧著這頂椰子殼做的帽子,也是感慨良多。】

天幕上的蘇軾確實有些唏噓,但更多的是戴上椰子冠窺鏡自視,笑鏡中的自己滑稽有趣。

出於感激當地人的熱情,蘇軾在為鄉民做事上更加賣力。

儋州與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汴京相隔甚遠,一道瓊州海峽猶如天塹,隔絕了文化的來往交流。在蘇軾到來以前,整個海南地區都未曾出過一個舉人,更彆提能夠麵見天子的進士。

蘇軾是懂得教育的重要性的,雖然自己被文章所累,已經無心官場,但他鼓勵年輕人在充滿朝氣的年紀走出儋州,以儒家學說報國,看看更遠處的山河和黎民。

蘇軾和當地的讀書人一起選了一處地方,名為“載酒堂”,每日裡在此傳道受業,原本用來喝酒的地方,在不知不覺中滿是書卷清香。

【蘇軾在儋州年,據史料記載,就是在這間小小的書堂裡,蘇軾培養出了儋州的第一位舉人,在蘇軾離開儋州九年以後,他曾經的學生符確成為了儋州第一位進士。】

聽到此處,整個北宋的百姓都沸騰了:原來蘇軾教書這麼有本事,那可是進士啊!多少人窮儘一生,苦讀幾十年也不過止步於舉人,他略加點撥就能培養一個進士出來,不行,他們得想想辦法,怎麼讓蘇軾以後被貶到自己家鄉來!隻要蘇子瞻願意收自己兒子當學生,讓他們做什麼都行!

當天幕外的百姓們各懷心思時,天幕上的北宋朝局卻正在悄然變動。

【我們先前說宋哲宗上位以後把元祐舊臣一股腦地貶出朝局中心,重用章惇等人把持朝政,並且廢掉了高太後為他選的皇後孟氏,此處,主播為孟氏感到慶幸,正是因為被廢,孟皇後才不至於在靖康之難中被金人擄走,像其他皇室宗女一樣受儘屈辱。也正是因為在那場災難中得以幸存,孟皇後此後才能兩度垂簾聽政,讓混亂的朝局歸於穩定。】

正在聽天幕的趙匡胤儘管覺得自己已經被刺激習慣了,在聽到這個消息後還是差點一口氣上不來駕鶴西去。

皇室宗女,被異族擄走?這屈辱程度放在整個史書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啊!

不行,他絕不會任由這種事發生!這皇位,趙光義這輩子想都不要想了!

另一時空下,宋仁宗徹底慌了神,看向群臣百官焦急問道:“諸位愛卿,這可如何是好啊!這金人究竟是何方蠻族,怎樣才能阻止他們擄走我皇室子孫?”

群臣的慌亂並不比皇帝輕,皇家子弟都能被擄走,想必是整個汴京城都被攻下了,吸了口氣,有不怕死的出來諫言:“為今之計,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大宋亡在哪位君主手上。”

另一臣子出來反駁道:“此言差矣,你沒聽那天幕說,大宋沒有亡嘛,此後還有個南宋,向來也不是沒有喘息的餘地。”

宋仁宗:不是吧,都這種時候了,你們還吵?

【宋哲宗雖然任用章惇迫害元祐舊臣,但他在位期間恢複了王安石的一係列舉措,還多次出兵討伐西夏,逼得西夏無奈求和,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哲宗是要比宋朝其他皇帝有血性的,隻是可惜他英年早逝,隻活了二十歲便撒手人寰,且他的皇子早夭,以至於哲宗臨死時也沒有留下能繼位的後代。】

【123:嗬嗬,所以那位遛鳥的要上來當皇帝了。】

【六六:雪鄉二聖之一已經準備好了,這就給北宋的滅亡添一把猛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