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靖康恥(四) 孤城(2 / 2)

“為了我們的家園!”

“為了我們的妻兒!”

“決不投降!”

“決不投降!寧死不做金人的奴隸!”

人群中響起幾道此起彼伏的呼喊,而後一呼百應,堅決而響亮的口號如同潮水一般在太原守軍和百姓中蔓延席卷,震耳欲聾的呼聲中帶著決絕的死誌,像是給滿是枯草的原野上放了一把火,足夠壯烈,也足夠悲涼,但很難熄滅。

以至於城外的金人都忍不住伸長脖子好奇地打探。

北宋承平日久,武風不振,趙家的皇帝們萬萬沒有想到,在這種時候,陝晉百姓們個個提刀上陣,將敵人攻擊最猛的太原,變成了整個北宋最堅固的一座城。

而不遠處的汴京城,聽聞金軍又一次揮師南下的宋欽宗和主和派大臣們再也坐不住了。

“官家,這太原已經咱已經救了三次了,再就下去了豈不是浪費咱自己的軍力?倒不如您派人勸太原三鎮守軍投降,若金人願意拿走三鎮後就投降,也不至於將汴京陷入危險。”

宋欽宗早就被上次的圍城嚇破了膽子,聽到這種勸諫也是連連不斷點頭,連忙派使者到太原去勸降,順便命康王趙構去和金人議和。

太原城內,已經瘦到皮包骨的王稟和張孝純聽到使者的來意後拍案而起。

“你再說一遍,官家派你來乾什麼的?”

使者被眼前兩位武將嚇到了,畏縮著又將來意重複了一遍:“官家說,太原三鎮論理來說已經答應好割讓給金國了,將軍不妨......不妨投降的好。”

王稟怒不可遏,這一個多月來他們整個太原城為守城付出了多大努力,城中的牛馬家禽全部宰殺,所有皮革樹根草根全部被煮了來吃,死人已經吃過了,再到下一步恐怕就要以城中孱弱的老人充饑了...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京中居然派人來勸他不如投降吧?!

接連的饑餓和勞累讓這位守城將領眼窩深陷,布滿血絲的雙眼因為怒氣大睜,看向京中來使的時候把人嚇得直哆嗦:“那官家知不知道我們在守什麼?真以為降了金人就能保汴京的平安?就能讓大宋繼續苟延殘喘?你不妨去問問這城外的老百姓,他們願不願意將自己的土地拱手相讓,把自家的兒女變成任憑金人踐踏的奴隸!”

“來人,給我將這京中來的騙子殺了!亂我軍心者,皆是這個下場!”

天幕中的場麵過於悲壯,讓看的人心中酸澀不忍,皆陷入了沉默。

明意開口補充道:【其實一開始如果朝廷的援軍能夠起作用,太原這場守城也不必如此悲壯慘烈。可壞就壞在,趙匡胤製定政策將軍權收於中央,其他地方的軍隊沒有命令不能靈活救援,而朝廷的那幫廢物又沒有確切的情報和清醒的戰略,最後隻能讓太原變成了一座無人問津的孤城。】

天幕上,已經堅守了二百六十天的太原城最終還是被攻破了。

在這二百多天的日子裡,整個太原城凡十五歲以上的男兒全部參與了這場戰鬥,總人口數減少了百分之八十,除了他們自己,沒有人知道他們經曆了什麼。

即便是恢宏巨製的史書,亦不過是以寥寥幾筆帶過他們的所有努力。

城門被攻破時恰逢午後,金黃的餘暉落在城頭,竟帶給人一絲錯覺,仿佛這溫柔的午後,不過是兩年前很平常的一個傍晚。

守城將領王稟來到河邊,毅然而然地躍下。

落日熔金。

餘暉裡,一名瘦骨嶙峋的少年躺在血泊中,聽著敵人的馬蹄踏近,連地麵都被震得輕輕晃動。他本應提起自己的刀,但連日來的饑餓讓他已經沒有力氣去握住不遠處那把熟悉的兵器。

看著熟悉的落日,他恍恍惚惚好像回到了曾經,那個時候的他總在城裡瘋玩,每當夕陽低垂,城中飄起縷縷炊煙,母親喊他回家吃飯的聲音便會一聲接一聲傳來。

拉長的調子仿佛又在耳邊響起。

明滅的光影中,少年的臉上浮現一抹笑意:

“阿娘,我這就回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