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靖康恥(完) 歸何處?(2 / 2)

但趙佶、趙桓隻是背過了身子,對身後的慘叫恍若未聞。

趙多福眼裡的光漸漸暗了下去。

事後,拖著遍體鱗傷的身子,路過宋徽宗身旁時,她朝他麵上唾了一口,冷笑道:“你二人,實在不配苟活於世!”

趙佶麵上浮現一抹哀色,隻能待女兒離開後和趙桓一道抱頭痛哭。

【不過無論父子二人怎樣在雪鄉抱頭痛哭,也哭不回北宋的江山基業了,曾經孕育過一代名臣的北宋就此滅亡,令無數普通人憧憬過的汴京也變成了無數百姓不願回首的噩夢。北宋這段屈辱的曆史,時刻在警醒著後人,一個軟弱又不思進取的王朝,會遭遇什麼樣的後果。】

說完這段,明意看到直播間又收到了一大筆打賞。

【沈括:姑娘,可否將趙家皇帝族譜告知在下?】

明意不解,這位觀眾不僅曆史不好,還不會用搜索引擎?不過本著快點下班的念頭,她還是將趙家皇帝列表圖發給了他,而後利索下播走人。

天幕消失了,宋仁宗和一眾朝臣拿著剛剛抄下來的北宋皇帝列表陷入熱烈的討論。

首先可以確定自己死後的諡號是“仁”,而後按著順序,宋仁宗用朱筆在宋徽宗、宋欽宗的名字上畫了兩個大大的叉。

這兩個丟人現眼的禍害,決計不能再讓他們和龍椅有半分瓜葛!

“愛卿啊,你那一套‘變法’措施如果放現在施行,能有幾分成算?”宋徽宗笑眯眯地看向在旁邊不發一言的王安石,態度放得很低。

王安石皺眉:“臣不敢妄言,經天幕提點,這套變法措施有許多需要修改之處,但大致方向與臣所想一致。隻是在用人上存在大問題。”

歐陽修清了清嗓音,強硬地拉過了一旁還有些不服氣的司馬光:“用人上你不必擔心,我們幾個老東西全權給你挑選道德優良之人,你隻管放開手腳去乾,是不是啊,司馬君實?”

司馬光皺了皺眉,雖然他暫時還是不能一下子接受王介甫這一套理論,但看完汴京城這一係列慘狀,他不得不承認大宋已經是弊病百出,要想讓子孫不淪為階下囚,便不可養癰為患,必須刮骨療毒。

“你遇到什麼問題就和我們說,我門下有許多忠良的臣子。”司馬光拍了拍王安石的肩膀,若非天幕預言,他實在想不到他和王介甫這麼要好的朋友,有一天會因為政見不和劍拔弩張。

變法,是為了解決長久之禍,任用忠良,提拔武將,這是宋仁宗和大臣們商量下來的結果。

“可城外的百姓如何安撫?”宋仁宗歎了口氣,看向底下的一乾大臣。據他所知,最近幾天有不少百姓已經收拾家產南下了,直言這汴京城不敢多呆。

歐陽修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反問道:“官家可知,現在天下的百姓最愛戴誰?”

宋仁宗愣了一愣,百姓最愛戴誰?反正決計不是趙家人,百姓現在估計恨死趙家了。靈光一閃,宋仁宗恍然:“蘇子瞻!”

是了,蘇子瞻在天幕上霸屏那麼多日子,怕是街頭巷尾現在都在流傳他的故事。

歐陽修點頭:“不錯,召蘇家兄弟前來作擔保,或可安撫民心。”

千裡外,蘇洵已經帶兩個兒子收拾好了行禮包裹,原本看到大兒子的一生他們還想著遠離官場回家種地,看完靖康恥的預示後,遠離個屁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國都要亡了,就是豁了蘇家這三條命,他們也得儘力去改變點什麼!

另一時空下,趙匡胤在大臣和母親的阻攔下終究沒有手刃自己的親兄弟,但他打斷了趙光義的一條腿。

一個瘸腿的人,是沒辦法坐上皇位的。

“反正你這條腿以後在對遼作戰中也得斷,不如我先幫你。”看著趙光義瑟瑟發抖的慫樣,趙匡胤氣不打一處來。

“官家,那諸位將領的兵權還削嗎?”趙普跟在後麵,小心翼翼地問道。

“削個毛!讓他們準備準備,跟朕北伐!”趙匡胤粗聲粗氣地回道。

燕雲十六州還得靠自己拿,子孫後代不能指望,誰能知道繼位的是個什麼玩意兒!

/

天幕已經半年沒有出現了,北宋的百姓們在討論新法的間隙,不時會感歎一句。

“靖康恥”被編成了各種各樣的書冊在民間發行,許多男兒受此衝擊已經開始枕戈待旦投身武行。

蘇軾這幾日在東跑西竄忙著調查新法施行的具體效果,整個人曬黑了一圈,不過他乾勁很大。

因為他每去一個地方就被百姓圍得寸步難行,大家從內心認為他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有什麼意見在他麵前都暢所欲言,王安石看中了他這個特質,強加利用,派他到全國各地挨個巡視一遍。

“得!這輩子沒被貶,到頭來還是把山河遊了個遍!”

夜間回到住處,蘇軾提筆給王安石寫信:“介甫兄,這西湖的魚真嫩啊,真可惜你吃不到!”

寫完以後換給弟弟寫:“子由,老爹最近身體怎麼樣?我還得接著南巡,不過我準備去嶺南嘗嘗當地的新鮮荔枝,嘿嘿,羨慕吧?”

有時候蘇軾還是會下意識望望天,但天幕再也沒有出現過。

他想,也許這個世上真的有另一個自己,酣暢淋漓地過完了蘇東坡的一生,寫出了名垂千古的錦繡文章。

而自己,沒有蘇東坡一樣的遭遇,或許以後是寫不出那樣好的詩詞了。但整日和老百姓接觸,看著大家生活在一點點變好,朝堂並沒有像天幕一樣變得汙濁不堪,他又覺得此生相當值得!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此間誌向應當不再是空談。

蜀中客,宦海身,歸來仍是少年人。

天幕中的蘇東坡如此,現在的蘇子瞻亦如此!:,,.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