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嗚:霍去病十八歲封侯,老辛你加油!】
【丐幫幫主:樓上,趙構那蠢東西又不是漢武帝,老辛再怎麼加油也不會封侯的!】
天幕外,高太後替自己捏了一把汗:造孽啊,這是作了多大孽才會被後人罵成這樣,如今天幕把這些事吐露出來,她一介婦人,真的能改變大宋的命運嗎?
天幕上,少年辛棄疾一路北上,親自目睹了被金人占領的大好山河。
聽祖父說,開封汴京原本是這世上最富貴繁盛的去處,可他如今來看,傳說中的煙柳畫橋市井煙火全部不複存在,金軍南下不過二十餘載,開封府已經是一派荒蕪,觸目所及斷壁頹垣,讓人心生淒涼。
然而最刺痛他的是那些來不及南渡的老百姓。
金人簡直是在像對待牲畜一般對待大宋的遺民!沿路的百姓大多衣不蔽體,終日承受著饑寒交迫的折磨,稍有逃跑意圖,又會被捉回來一通毒打。
辛棄疾暗中攥緊了拳頭,總有一天,他要親手結束這一切...
天幕外,汴京城的百姓們傻眼了,如果他們沒看錯的話,天上的那些破敗屋宇是自己家沒錯吧?那照這麼算來,那些跪在地上乞食的是自己的子孫後代?
這還能忍?!
【自靖康之難以後,北方的民眾發現南宋朝廷指望不上,便陸陸續續組織了民間的起義軍用來抵抗金人的侵略。辛讚在辛棄疾二十一歲這一年去世,臨死也未曾看到山河一統,這一遺憾深深刺激到了辛棄疾,在祖父死後,辛棄疾率領兩千人組建義軍,正式舉起了抗金的大旗。】
天幕上,青年辛棄疾登上高台振臂高呼,言語之間慷慨激昂,在場的聽眾紛紛雲集響應,立誌要追隨他殺敵報國。
初出茅廬的辛棄疾率領兩千義士加入到了耿京麾下,耿京的起義軍在當時頗有威懾力,然而作為一軍統帥,耿京卻十分欣賞偏愛這個名叫辛棄疾的後輩,當即任命他為掌書令,負責掌管印信。
然而這差事還未做上幾天辛棄疾便被好友狠狠背刺,一名叫義端的和尚仗著和辛棄疾交好偷走了印信,耿京大怒,要將辛棄疾按軍法處置。
“給我三日,若不能將印信追回,提頭來見!”
說罷,辛棄疾走出營帳,利落地翻身上馬,在眾人的視線中打馬追了出去。
月黑風高,燈火如豆,烈烈西風在地上卷起塵埃又拋下,四野一派寂靜。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這番寧靜。
隻見不遠處有一人單槍匹馬提劍奔來,身上的黑袍與夜色融為一體,坐下的銀鞍卻露著清冷的寒光。
颯遝的劍法如同流星灑落,義端幾乎還未來得及反應,整個人已經便被辛棄疾生擒在手。
“辛兄!彆殺我彆殺我!我知道你的原形,你是大青牛轉化來的是不是!饒我一命,而後定當為你做牛做馬!”
“你倒會編。”辛棄疾冷笑一聲,從義端身上搜出印信,乾脆利落地斬下了他的首級,又提著一顆血淋淋的頭打馬往營帳的方向趕去。
【正是因為這次千裡追印章,耿京越發覺得辛棄疾英勇過人,是以當耿京的義軍想要和南方朝廷取得聯絡時,首先便選了辛棄疾做使者。】
【123:還聯絡啥啊,直接反了趙家的江山做皇帝不比啥都強?】
【喵嗚:樓上巧了不是,趙家皇帝也是這麼揣度起義軍的。】
天幕外,剛趕到皇宮的蘇軾差點被這天幕上的兩條評論嚇得絆倒。
坐在高太後旁的宋哲宗小臉迷茫,看向祖母:“皇祖母,這天幕怎知曉趙家皇帝在想啥的,他們真的會推翻趙家的江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