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1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4005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紅樓之山海誌最新章節!

“是啊,此次前來兩浙,確是有不少阻礙。”劉玄歎息著答道。

原來兩浙的三司,藩司、廉司和兵司,居然一個都不願見劉玄。態度很好,開口“欽差大人”,閉口“巡使老爺”,可不管如何他們的坐堂老爺就是沒空。就是漕司轉運司,也是笑臉賠儘,就是沒閒,你老還是再等等吧。

遇上這樣的軟暴力,劉玄也無可奈何,總不能帶著人去砸門吧?所以一行人在杭州困頓了十幾日,一籌莫展。而杭州官場上的,都在憋著笑看熱鬨,如同看耍猴一般。

“四郎,你且說說看。今兒大家夥都在這裡,好一起合計一二。常言說一人計短眾人計長,三個臭皮匠還訂個諸葛孔明,何況我們應該比臭皮匠要強上一些吧。”潘籍問道。

大家都笑了起來,待到慢慢緩了下來,劉玄開口道:“正月過去沒多久,聖上找人遞了話出來,意指讓我來東南。我思量了許久,琢磨出聖上大致的意圖,可能有三點。”

“第一是國庫司被拖欠和虧空最多的就是兩浙和南直隸。聖上讓我來兩浙,應該是想讓我在州縣摸摸底。朝廷和皇家在江南的耳目,體仁院、開元宮、洞霄宮這些年被地方滲透拉攏得差不多了,今上信不過他們。”

薛蟠在一旁問道:“體仁院我知道,說是太祖皇帝在金陵的潛邸故宮。這開元宮和洞霄宮是個什麼去處?”

其餘徐、常、符、封四人和孫傳嗣也是一臉的疑惑。

李公亮在一旁解釋道:“開元宮在蘇州,興建於前晉鹹寧年間,原名真慶道院。前周末年,太祖以駙馬和節度使之名北上勤王,孝慈端睿高皇後遣人去真慶道院等處祈福求勝,當時此院還出了祥瑞,有老君石和五彩祥雲出現。後太祖定鼎,傳旨將真慶道院改為開元宮,為皇家道觀。”

“洞霄宮在杭州杭州縣城外,始建於前漢武帝,原名天柱觀。高宗皇帝改其為洞霄宮,列為皇家道觀。這樣的皇家道觀還有遼陽福壽宮、洛陽太清宮、長安萬壽宮、武昌長春宮、錦城青羊宮、番禺純陽宮、南安州永樂宮、星瞻州朱雀宮。這些皇家道觀的提舉宮使跟體仁院使一樣,都是宮裡親近之人擔任,有密奏之權。現任體仁院使甄應嘉之祖母,可是太上皇的奶娘。”

“原來如此。”眾人紛紛點頭,已然了解。現在這些宮使都是太上皇秉政時任命,有的甚至傳了兩代。久在地方,隻怕是合而為一了。而今上礙於太上皇的麵子,一時還不好褫職挪位,但他們密報的話隻怕是要當屁了。

薛蟠卻還是一臉不解,猶豫了一會又開口問道:“這位孝慈端睿高皇後是誰?”

“你這呆貨,她就是太祖的皇後,高宗之母,前周末帝的嫡公主,也是”潘籍看來一眼劉玄,還是收住了嘴。

薛蟠長哦了一聲,潘籍在一旁繼續說道:“四郎,你且繼續。”

“其二就是東南,尤其是兩浙的倭亂,鬨得越發不堪了。可地方有司還不當回事,聖上甚為不滿,想讓我下來切實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三嘛,”劉玄斟酌了一會說道,“聖上不滿朝廷地方積弊甚久,一直想著革新除弊。”

李公亮敏銳地意識道,當即接話道:“可是聖上想從東南之地先入手?”

“是的。”劉玄答道。這一點涉及到他跟聖上、以及跟老師楊慎一的密談私語,不好說得太透。

潘籍沉吟道:“東南是朝廷財賦重地,兩浙和南直隸每年的商稅占國朝年稅的一半。此前在成均館,四郎跟我看過國朝這十數年的稅賦名冊。閩海、廣南兩省這十數年來商稅、市舶稅年年增高,倒是這兩浙和南直隸卻不增反降,確實讓人生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