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隻一道菜(1 / 2)

為了一萬多兩銀子,劉尚書私自改了競技的規矩,還把本應同場競技的四個人分開,讓宮裡來的禦廚獨自占了前院的一處膳房。

劉尚書府雖然比不上賢王府大,可前後仍是幾進院子,整座府裡除了住著尚書大人,還住著尚書夫人以及他的兩位如夫人。幾位夫人各有子女,但嫡庶有彆,劉尚書也怕幾個女人常見了麵就要掐架,於是他給每位夫人的院子裡都設了小膳房房。

他坐享齊人之福,平日裡也是隔三差五的到幾個女人的屋裡吃頓飯。於是尚書府的三個女人便暗自使出了力量絞儘腦汁地在吃上下功夫,都想讓自己屋裡的好飯菜能把尚書大人留下。

如此幾年下來,倒是讓尚書府私房菜出了名,在帝都的大宅門裡叫的頗響!

宮裡來的禦廚就是去了正室夫人院裡的小膳房。

若是單純隻為了做一餐素齋還沒什麼,可這是一場明碼標價的素食競技,這樣的安排就很有問題了!

素食競技規定每位大廚隻能帶一位打下手的入場,現在禦廚去了小膳房,誰知道他到底用了幾個幫忙的?

因此,素齋競技的最後一場競技,從一開始就並不公平!

燕之提著食盒與阿文進了尚書府的膳房,站在門口她先往裡看了看。這間廚房比報國寺的膳房小了不少,膳房裡的煮菜做飯的家夥事兒倒是置辦的齊全,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氣派。

膳房裡有三盤灶,兩盤大灶,一盤小灶。燕之進來的晚了一步,大灶被先進來的二位給占了,她隻剩了個小灶。

小灶上隻架著一隻小鐵鍋,鐵鍋上沒有配籠屜,燕之過去看了看,覺得這個鍋應該是專為了熱點剩菜用的。

大灶燒起來費柴火,若是熱點剩飯菜,還是小灶台節省些。

看來,這個尚書夫人還挺會過日子,連這點小地方都算計到了燕之暗自想到。

其實,這次燕之也想錯了。

連廚房裡的柴火都要算計的並不是尚書夫人,而是劉尚書自己!

比尚書府的私房菜更出名的便是劉尚書的奸貪吝嗇!

連皇帝陛下都曾在景行的麵前表露過對這位國丈大人的不滿:他若是肯把攬錢的心思都用在國事上,戶部也不會如現在這般讓朕費心!

景行當時聽了這話隻是咳嗽了幾聲,臉上連個表情都沒有。

他心裡明白的很:劉尚書那個德行還不是陛下您最願意見到的?如今您自己雖然累點,可戶部被劉尚書看著,他雖不能拿出什麼好的策略去整肅戶部的各種沉屙,但卻著著實實的為陛下您抓了不少銀子!恐怕,這才是陛下願意把他放在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上的根本原因吧

“燕姑娘,此處灶台雖小,倒是很適合姑娘你用。”周嬤嬤是不能說自家的灶具不好的,她見燕之站在膳房的門口張望了許久都未曾進去,趕緊推著燕之走到了小灶台前站了。

“哦?您這話是什麼意思呢?”燕之把食盒放在身後的桌上笑著問道。

“姑娘人生的這般秀氣,自然該用秀氣的灶台。”周嬤嬤也笑著說道:“燕姑娘還請快些準備吧,隻一個時辰,時間不富裕。”

她說完不等燕之回話已是徑自走了出去,才在膳房門口站定就有粗實婆子拿了椅子過來擺在了她的身後,周嬤嬤坐了下去,兩手交疊剛在大腿上,倒也有幾分端莊穩重的派頭。

周嬤嬤去了門外監視著廚房裡的動靜,廚房裡的三個人已經有兩個人不聲不響的忙了起來,燕之卻好像並不著急,她隻洗了手刷了鍋便穩穩當當的往桌子後麵一坐,雲淡風輕的看著屋裡的另外兩人手忙腳亂的忙活看著比坐在廚房門外的周嬤嬤更像是監場子的。

周嬤嬤看著坐在屋裡的燕之皺了下眉,她隨即想到:“這個女子倒是機靈,反正做與不做結果都是一樣的,不過都是一百五十兩銀子不過聽說她做的素齋味道不賴,正可以留下她,以後在夫人的小膳房裡當差也不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