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腹背(四)(2 / 2)

蚍蜉傳 陳安野 6534 字 10個月前

趙當世目送他去,舉鞭觀陣。眼下,羅文垣雖人數較少,但憑借裝備與火器的優勢,完全占據上風。實力差距太過明顯,劉維明部就算勇破天去,也不可能扭轉頹勢,隻能是守一時算一時。

向渡口望望,郝搖旗尚未至,如果他來,劉維明仍沒潰敗,憑借兩部合力,還是能頂一會兒的。隻

要堅持到侯、徐等來,就有反敗為勝的希望。隻不過,他現在最為擔憂的,還是大獲山。

羅尚文部的戰鬥力他見識過,比這羅文垣還要強上幾分。就憑沒有多少作戰經驗的王來興以及戰鬥力不強的後司,絕難抵禦住官軍的猛攻。若不儘快救援,以至於大獲城失陷,就算候大貴他們趕到,也於事無補了。

思忖之下,他有些拿不定主意,是在這裡策應劉維明抵抗羅文垣,還是不顧一切,先去大獲山?四野喧囂,刀劍如林,不時有火炮散出的硝煙隨風飄來,縈繞馬前,甚是嗆鼻。趙當世咳嗽兩聲,心亂如麻,他處事作風一向果敢善斷,利大於弊時縱有危險也甘願去冒,卻從未有如今日般優柔寡斷。坐下戰馬似乎通曉主人心事,也不安地原地踏步,扯動轡頭。

主公不發話,楊成府小心謹慎,不敢隨意出聲。彷徨間,不斷有缺胳膊少腿、滿頭血汙的傷卒在袍澤的攙扶背馱下從馬軍前經過。在這一刻,兩百馬軍猶如置身事外般,既不支援前線兵士,也無其他動作,隻是凝神屏息,眼神齊刷刷全看著趙當世一人。

當是時,亂馬交槍中,三騎突陣而來,馳至趙當世馬前,帶頭之人就馬上拱手道:“稟千總,大獲城消息。”

趙當世看了看這個年輕的騎士,認識他,楊成府的弟弟楊招鳳,之前受命前去查探情況。

“報來。”

這個消息來得很是時候,了解了那邊的境況才可下最終決斷。

“官軍力逮,王把總帶人數次擊退其眾,山城穩固!”這句話,楊招鳳有意提高了聲調。果然,周圍兵士聽了,憂色一消。

緊接著,低頭壓聲道:“山城勢若累卵,若不及早援救,日落之前定然不保。”

趙當世會意,卻見他欲言又止,乃問:“另有情況?”

楊招鳳微微頷首,向邊上瞟一眼,趙當世便與他並馬走到一邊,將楊成府也叫上來,三人碰頭。

“千總,小人親眼目睹,官軍攻山甚急,若非王把總、何主簿調配得當,恐已淪陷。”

“何主簿?”趙當世一怔。王來興身為守山主將,被提及自在情理之中。但那何可畏隻不過是安排在其身畔輔佐的一介文職,打雜的貨,並無實權,能被刻意提起,說明其人確實在守山中發揮了大作用。

情況緊迫,無暇顧忌此等細節,接著問:“還有什麼情況。”楊招鳳神色不對,分明有大發現。

楊招鳳清清嗓子,眼中忽地閃亮起來:“官軍攻三門,小人由空門上山,覘得一個機會。”

“說。”

“官軍此次攻山,勢在必得。羅參將為一鼓作氣,幾乎將所有兵馬儘數派遣上山,所留本陣守備空虛。”羅尚文本部在前次失利中有些折損,數量隻有千餘。而他又嫌棄蒼溪沈國複的鄉兵不堪戰,婉言拒絕了蒼溪協助作戰的要求,實際上一是不想其眾拖後腿,二也有獨吞奪城戰功的打算——大獲城精銳儘出,自己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怎麼看都有十成的勝算。不過他卻低估了王來興等人抵抗意誌,兵分三路之下,兵力有些捉襟見肘,又想著有羅文垣堵在渡口,放心之下,便逐漸抽兵,添去攻城,才有了本陣空虛的景象。

“這…”這個天降的好消息瞬間讓趙當世在烏雲中瞄到一線曙光,緊張興奮之下,身軀都有些抖動,“你可看實了?”

楊招鳳拍拍胸脯,凜然肅道:“軍中無戲言,現下羅參將身邊守護最多百人,而其主力要麼陷戰城下,要麼位於山腰,策應不及。”

楊成府看趙當世表現,有些慌張。他一向不愛冒險,以他之見,還是穩紮穩打,先幫劉維明掠陣,

穩住渡口局麵,等到大部隊趕來,再圖反擊。王來興與他沒什麼感情,戰死,與他無關;大獲城丟了,也沒大礙,反正不是當流寇嗎?東西沒了再搶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說到底還是脖子上這玩意兒金貴。

“千總,休聽他放屁。羅尚文百戰宿將,怎會犯下如此錯誤?以小人看來,還是得穩紮穩打。”一頭向趙當世說著,一頭還不忘狠狠瞪了自己小弟兩眼。

也不知怎麼,楊招鳳今天意誌頗為堅定,半眼沒看二哥,執著進言:“千總,此間官軍勢大,就算我等死戰,無一時半會兒如何能分出勝負?待到那時,山城恐已失陷。羅尚文鬆懈,正是最好時機,機不可失!”

“千總!”楊成府氣的吹胡子瞪眼,紅著臉還想再勸。但趙當世一隻大手迎風立起,阻止了他。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迎以正,勝以奇。現在的局麵,若再和官軍打正麵,步步為營,絕非上策。要勝,隻能出奇。趙當世的全身此時如同火燒,熱血沸騰,看向遠處的眼神也從迷茫轉為了堅定異常。因為,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