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傳最新章節!
聽取書友建議,對此前章節有關趙當世最終處理吳、張的情節略作調整,以更加貼合趙當世的性格。還請繼續支持。
還有一更在晚間八點。
——————————————————————————————————————————————
陳洪範不善戰,趙當世心知肚明。此出參與圍剿回營、革營之戰許勝不許敗,雖說十拿九穩,但趙當世還是擔心陳洪範給自己表演出“奇跡”,於是臨時抽調了無儔營前哨哨官李延朗作為參謀“輔佐”陳洪範作戰,此外,更令韓袞率飛捷左營隨行在後,伺機支援。
“兄長此去,大功絕無旁落。”風卷紅旗下,趙當世立於陳洪範馬前,捧起一碗酒。
坐在馬上的陳洪範訕訕一笑,接酒仰頭飲畢道:“有李將軍在,愚兄高枕無憂。”將碗遞還給趙當世的同時,瞅了一眼正在隊列中呼叱指揮的李延朗。
李延朗在趙營中軍事素質可排前列,而且為人謹慎懂禮數,作戰風格偏於保守。讓他幫陳洪範在占儘優勢的情況下作戰,至少能保證不敗,也不必擔心他會因為性格問題與陳洪範發生衝突。
陳洪範辭彆趙當世,率軍開拔,不一日,即至馬窯山以東、析隈山以北的北泰山廟鎮。這鎮有城牆圍護,但牆垣不高不寬,守備簡陋。可陳洪範看到卻如獲至寶,毫不猶豫下令全軍入駐。
李延朗聽到軍令大驚,力陳無需守城,賊寇蹤跡不明,援軍亦未至,還是機動為上。但在陳洪範眼中,有了城牆庇護,就仿佛多了一道護身符,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的。李延朗苦勸無果,隻得與徐啟祚、馬廷實一並,催軍入城。
駐紮一夜,李延朗的擔憂成為現實。還沒等來河南官軍的消息,天剛麻麻亮,地平線處,忽而冒出了無數賊寇。
陳洪範昨晚小酌,尚蒙頭大睡,一直在城頭來回巡視不曾卸甲的李延朗當即調集城中兵力嚴陣以待。
賊寇秩序散亂,由幾名票帥帶著一批刀盾手當先搶攻一撥,但很快給李延朗打了回去。散布於四野的賊寇隨即開始慢慢聚集。李延朗憑牆看去,粗粗估計,不斷會絡著的賊寇密如箱蜂,數量在萬人以上。因著沒有行伍,亂哄哄看著視覺衝擊力更強。
陳洪範的二千餘名兵,新兵占了大多數,李延朗迅速將老兵從行列中擇選出來,布置在前線,新兵則按一定比例穿插在老兵之中。如此,強度方才均衡。
過不多久,天色漸明,聚集的賊寇越來越多,一眼看去,浩浩如汪洋,不著邊際。
李延朗環顧四周,不少新兵的臉上已經慘無人色,即便老兵,也大有手足顫抖者。
“這仗得速戰。”李延朗暗想。沒有經曆過戰火的兵士一般而言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差,敵眾我寡,越拖下去,給予新兵們的心理負擔就越重。倒不如早些打起來,腦中一片空白,隻顧拚死搏命來得好。故此,他看見對麵陣列中有不少賊寇遊騎三三兩兩躍出,靠近城垣轉悠晃蕩,不假思索,提起硬弓,連射數箭,當場射斃三人。
本有恃無恐的賊騎見狀,慌忙後撤,相反,城上官兵們見李延朗神勇如此,膽氣複生。
李延朗的挑釁似乎起到了作用,不久後,隻聽賊寇陣中雜七雜八各種鼓號一齊響了起來,音色繁多毫無秩序可言,沒有整齊劃一的氣勢,反而嘈雜猶如鄉間趕集。
在鼓號聲中,賊寇陣列前頭湧動,分出大股兵馬,緩緩朝城池方向推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進。
隨著距離的縮短,城上的官軍將士很快發現對手有了新的招數。
和第一輪一樣,排在前麵的是舉盾趨步向前的刀盾手,跟在他們後邊的,則成了五台高聳的巢車。這些巢車上高三丈,下有輪子,由十餘名賊寇推動,立有兩杆,兩杆間的橫杠上懸掛著如同小屋子的望樓。望樓隻露出一排方孔,弓弩手隱藏其中,將箭矢從方孔中射出。
巢車之後,乃是一輛大型的撞車,也是十餘人推動,上麵蒙了浸過水的牛皮。除了撞車,左右還有三四兩洞屋車,裡麵藏人還有大量沙袋,想是用以填平壕溝的。巢車與撞車之間夾雜同行有大量的弓弩手,都隨車慢行。大批的賊寇以此勢緩緩推進。
“賊寇何來此等攻城器械?“李延朗見狀驚詫。比起頭一撥的攻勢,賊寇這次的準備明顯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