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弘光(一)(1 / 2)

蚍蜉傳 陳安野 6121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蚍蜉傳最新章節!

今日兩更補昨日欠的,還有一更在下午六點~

————————————————————————————

汝寧府城一戰,趙營以極小的損失前前後後殲滅了逾兩萬順軍。加之頭前郭如克軍在南陽府及汝州的戰果,順軍大將楊彥昌、高一功、任光榮、王文耀、謝應龍、沈萬登等或死或逃或降,被一網打儘,順軍在河南的勢力也隨之蕩然無存。

侯大貴因此戰名聲響徹楚豫,小兒聞其名不敢夜啼。戰事結束次日,侯大貴與黃得功便繼續動員軍隊,分出兩支單獨行動。一支黃得功標下遊擊田雄二千人南下背襲仍在桐柏山與廣文祿靖和前營相持的劉洪起諸寨,一支陳威甫昌洪前營三千人向北開赴開封、歸德等府,收複黃河以南被順軍侵占的土地。

河南順軍主力被消滅殆儘,隻靠劉洪起窩在桐柏山腹背受敵必然獨木難支。劉洪起非順軍嫡係,並無為順軍儘節的必要,侯大貴便在田雄進兵的同時派遣使者去桐柏山諸寨進行招降工作。若進展順利,預計屆時廣文祿、田雄與劉洪起三部北上,先與陳威甫部會合,以大概萬餘人的兵力穩固豫東局勢,之後伺機而動。眼下侯大貴與黃得功兩軍近兩萬主力則向西直驅豫西,那裡郭如克與李際遇兩軍一萬五千人正攻略潼關。潼關乃連通陝豫兩省的咽喉要道,由順軍威武將軍高一功及都尉馬世泰堅守。

可沒想到,軍行兩日,才進汝州,居然傳來了郭如克已攻下潼關的消息,更確切地說,是郭如克與徐琿兩軍合力攻下了潼關。

徐琿軍在趙當世率軍出川進駐漢中府不久便轉移到了鄖陽府境內,既為了維持漢中府與湖廣的聯係,也為了防止機動極強的順軍通過鄖陽府的空隙威脅漢中府與湖廣腹地。徐琿軍擔負的職責雖說守禦為主,但絕非不通權變的笨棋。作為趙營全軍戰鬥力數一數二的存在,趙當世給予徐琿的期望乃是在防守之外更能配合河南諸軍進取。

郭如克最初聽說侯大貴要求自己與李際遇合作拿下潼關時心裡打鼓,但後經侯大貴提醒,想起了左近的徐琿,擔憂之情自是消散泰半。

徐琿確實沒有辜負郭如克的期望。三月下旬,徐琿以徐啟祚昌洪右營為先鋒,出鄖陽挺進陝西商南縣境內,突然發進攻。昌洪右營中軍官覃進孝身先士卒,帶施州衛土兵百人銜刀攀緣,間道緣山崖奇襲縣城,一舉拿下。徐琿隨後率軍遞進,在商南縣集結全軍,沿丹水兩岸急行,連破山陽縣、商州、洛南縣,屯駐在潼關背後的華陰縣南部。

陝西是順軍基業所在,徐琿孤軍深入的舉動堪稱大膽,大大出乎了陝西順軍的意料。坐鎮西安的大順澤侯田見秀聞訊大驚。然而當其時,隴右孫傳庭大舉北進,漢中府趙當世又不斷派遣兵馬遊弋秦嶺南端各處孔道,各具威脅,田見秀不敢妄動,隻能派遣威武將軍辛思忠分兵五千向東截擊徐琿。辛思忠剛到渭南縣,華陰縣城就已被徐琿攻下,潼關衛與關中的通道被徹底切斷。辛思忠快馬加鞭一晝夜趕到華陰縣組織攻城,然而徐琿早就將火炮鳥銃布滿城防,辛思忠攻了兩次,連城牆都沒摸到反而損失慘重,無奈退到華州觀望。與此同時,得知徐琿軍穿插成功的郭如克立刻率軍猛攻潼關。

高一功確實驍勇,憑所部五千人固守潼關,連續擊退了郭如克與李際遇兩軍三倍於己的兵力的幾次猛攻,將戰事硬生生拖進四月。高一功當初放棄前往錢糧相對充足的河南府選擇退守潼關,很大程度是為了得到關中順軍的支援。可關中順軍有孫傳庭、趙當世兩軍牽製,又被徐琿隔絕了通道,一時間對潼關鞭長莫及。高一功在潼關的糧秣漸罄,傷亡則與日俱增。高一功與馬世泰商量後覺得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於是決定放棄潼關,趁著夜間偷偷帶兵遁走,連夜飛馬向北,由朝邑縣南的趙渡過黃河退去了山西蒲州。

(本章未完,請翻頁)

郭如克軍察覺後隨即拿下潼關,與徐琿軍會合駐防潼關。再等侯大貴、黃得功兩軍抵達,屆時趙營便將有四萬人集結陝豫交界。若算上漢中的趙當世軍以及隴右的孫傳庭軍,關中三萬順軍即將被超過九萬明軍團團包圍。

河南大局已定,陝西也朝著有利於趙營的方向發展。四月初,趙當世將漢中軍務暫時交托給韓袞,自與親養司二百騎輕裝簡行,返回湖廣範河城。陝西的戰事雖然重要,但是當前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等著他。

許久未回範河城,城內外風貌日新月異,又拔地而起不少樓房,往來的車馬百姓亦比往昔更加稠密。每當看到這番熙熙攘攘的繁盛場景,一種自豪感就會在趙當世的心中油然而生。世人苦亂世久矣,書卷中那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描述仿若仙鄉,令人向往卻似乎可望不可即。趙當世是務實之人,但並不缺乏理想派的浪漫,他要將腦海中的希冀腳踏實地落成為現實。範河城是湖廣的縮影,而湖廣又將是整個天下縮影,這是時常縈繞在趙當世腦海中的想法,亦是他至今堅持不懈奮鬥的動力源泉。

邁進三軍府大殿,肅穆之氣撲麵而來。趙當世平目往去,大知政昌則玉、大點檢劉孝竑、內務使何可畏、外務使傅尋瑜、湖廣提領衙門大提領水丘談、稽察使楊紹霆等趙營中央重要官員均在其中。

每人一盞清茶在手,相對坐下。

昌則玉作為眾官員之首,先起身拱手道賀:“恭喜主公在前線取得赫赫戰果!”他一發話,其餘官員同樣紛紛拱手祝賀。

趙當世道:“為與順軍開戰,我等前前後後謀劃良久,形勢早洞見於胸,如今這戰況不過是水到渠成罷了。”轉而直接問道,“福王尚安?”德昌王朱由崧雖是正牌的福王世子,但北都淪喪,消息斷絕,朝廷並沒能下詔讓朱由崧繼位。但名義上朱由崧已經是新任福王,趙當世在自己人麵前便也直接呼之為福王。

水丘談提袖正聲道:“稟主公,王爺身康體健,諸事順利。我範河城福藩行宮內一應庫房形製、人員安置、膳食配方等皆按朝廷藩王標準嚴格把控。另範河城上下文武每逢初一,都會由大知政帶領去宮中請安。凡事合乎禮儀、絕不逾矩,至今未聞王爺有任何抱怨,反倒常聽王爺念叨希望見主公一麵。”

趙當世笑道:“此間事了,我自是要去宮內拜見王爺。”接著道,“北京被順軍攻陷了,皇帝、太子、兩位親王都沒能走脫。按法統,正該由福王繼承大位。”

何可畏道:“起先主公的意思不是暫攝國政?”

趙當世搖頭道:“那是對外人的說辭。北麵要真有太子或親王逃出生天,無論監國還是新皇帝,不都得退位?是一樣的結果。與其暫攝國政當個監國,不如直接繼承大位來得爽利。”又問道,“繼位的事情安排得如何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趙當世做事從來不會事到臨頭了才匆匆行動,擁立朱由崧的事情早在一個月前他就已經委托給昌則玉等人準備了。所以昌則玉等人這次見趙當世,不是愣愣來聽他吩咐,而是帶著成果來的。

“稟主公,登基所用乘與法物、儀仗器械等皆料理妥帖了。屬下將承擔登極儀的主持,劉、何、傅等諸位先生輔助。時間為本月十五大吉日,地點就在範河城。”昌則玉應道,“範河城文武悉數參加儀式,並襄陽襄王、瑞藩瑞王以及武昌楚王、荊州惠王等皇親都將親臨見證。”這些就藩湖廣的藩王當然沒有不來的道理,趙當世的老丈人瑞王則是前不久剛由趙營兵士護送從四川輾轉到了湖廣,暫時居住在襄王府。何可畏當下正在興建新的宮殿,以供瑞藩上下後續居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