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當世麵色深沉想了想道:“這些都是小事,無足輕重,其餘藩鎮處態度怎樣?”
傅尋瑜回道:“就目前屬下暗中通過氣的藩鎮而言,靖南伯、平賊將軍、福建鎮
(本章未完,請翻頁)
、四川鎮、川撫、鄖撫等都明確表示擁戴福王繼位。”黃得功、左夢庚、方國安是自己人,鄭芝龍是的合作夥伴,龍文光、王永祚則是趙營的傀儡,支持福王或者說支持趙營不在話下。
“福建鎮鄭公也站在咱們這邊?”
傅尋瑜嚴肅道:“屬下與鄭芝龍四弟鄭鴻逵見過麵,鄭鴻逵後來寫信過來說願意為福王效力。話雖這麼說,但以鄭家之精明,恐怕觀望大於肯定。”
趙當世摸摸下巴道:“你這麼說,看來鄭家還有彆的選擇?還有人在乾著與咱們同樣的事?”
傅尋瑜點頭道:“不排除此種可能。鄭鴻逵雖未明說,可話裡行間隱約透露出在南京有一股勢力曾影響過他。然而他會將這件事透出點端倪給咱們,還是偏向咱們多些。”
趙當世說道:“南京的勢力還有誰?東林黨罷了。但東林黨無實權,能讓鄭家稍稍猶豫,必然摻和進了實力派。南京的實力派,能上台麵的隻有史可法。史可法是東林大儒左光鬥的門生,與東林黨站在一起情理之中。”
傅尋瑜歎道:“主公明察秋毫,我等望塵莫及。”繼而問道,“史可法不知道福藩、瑞藩還有人在,他要擁立新君,能立誰?”
趙當世沉吟道:“順軍掃蕩北方,諸王南奔,據特勤司探查,潞王、周王、恒王等均寓居淮安府,與南京相近。史可法及東林黨人定然會從裡麵選。”
昌則玉撫須道:“福王一出,論法統,這些王爺都是比不上的。”
趙當世微微一笑道:“就算他們得知福王在,隻怕也未必會立福王。”
“主公此言何意?”
“萬曆朝至天啟朝有三案,昌先生怎麼忘了?”
昌則玉聞言,猛然醒悟道:“原來如此,不是主公提醒,倒是忘了這一茬。”
三案,即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皆為懸案。
萬曆帝當年因喜愛庶三子朱常洵,欲違背祖製,立其為太子,但遭朝中以東林黨為主力的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引起“國本之爭”。最後萬曆帝作罷,立庶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但隨後有瘋子闖進東宮,棒打太子朱常洛,斥之不配為君。瘋子被捕後供述實受朱常洵之母鄭貴妃的指使行事,但鄭貴妃矢口否認,堅稱有妄人故意栽贓。萬曆帝不願深究,不了了之。此即是梃擊案。
萬曆帝死後,朱常洛繼位,是為泰昌帝。泰昌帝身體極差,繼位近五個月就病入膏肓,有道士進獻紅丸,稱乃延年益壽的仙丹,可是泰昌帝服藥次日便駕崩。朝野轟動,皆懷疑有人下毒害死泰昌帝,且諸多證據把主謀隱隱指向了鄭貴妃,大臣借由此時牽扯進諸多黨爭與私仇,連坐者甚眾。直到天啟帝將上台,才由閣臣韓爌出麵調停此事,最後同樣和稀泥了事。此即是紅丸案。
天啟帝即位期間,魏忠賢勢力頗張,想要欺皇帝年少,把持朝政。故而與泰昌帝的寵妃李選侍勾連,更夥同鄭貴妃,想把天啟帝扣押在乾清宮,聽任己用。東林黨大臣都給事中楊漣、禦史左光鬥挑頭阻止此事,經過一係列爭鬥,逼迫李選侍移居仁壽宮內的噦鸞宮,離開了天啟帝,才算告罷。此即是移宮案。
這三個案子無一例外都與鄭貴妃有關,而鄭貴妃便是後來的福王朱常洵的生母。東林黨人先是一手阻止了老福王當皇帝,之後又處處與鄭貴妃為敵,明爭暗鬥不斷,倘若朱由崧登上帝位,公報私仇,東林黨的日子必然不會好過。政治很現實,涉及到黨派利益,東林黨人有十足的可能會全力阻止朱由崧登基,這絕非趙當世臆測。
昌則玉這時略有擔憂道:“真這麼說,我等即便立了福王,或許”
趙當世神情毅然,道:“無妨,咱們走咱們的,見招拆招。”瞬間想起一個人,問傅尋瑜道,“對了,何騰蛟那裡,什麼態度?”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