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蚍蜉傳最新章節!
西安府城已被圍困月餘。
所謂圍困並非用兵將城池密不透風團團圍住,若真如此,不要說趙當世目前在關中的數萬人,就再多給他幾萬人,麵對周長十餘裡的西安府城城牆也是捉襟見肘。而且一旦某處生變,圈圈繞繞綿延如長蛇的圍困軍隊亦無法及時做出調整,甚至會陷入首尾不能相顧、不攻自潰的下場。
趙當世率軍圍困西安府城,集結了幾支重兵將城池周邊的主要交通乾道統統切斷,用以防範城內外敵軍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又分置邏兵,不分晝夜遊弋在大小道路,截殺敵軍抄小道進出城的探子、使者等,隔絕消息。如此,城內的守軍突破不了城外層層疊疊的防線,且難與外界聯係,如陷囹圄。
此外,更分派兵士將城池周圍方圓三四裡內的大樹砍伐殆儘、河水以沙袋阻斷,關廂百姓及家什亦搜括一空遷到外圍,城內守軍無半點資源可借用,唯有憑峙城內舊儲而已。扼守要道或巡邏的營伍是為前線,輪流戍守,主力部隊則分幾大營紮營在距離城池更遠的地方,作為後備,同時四處籌糧、樵采乃至經商等補貼維持軍需。
若以水比喻,坐困愁城的順軍就像一潭死水,圍困城池的明軍便是源源不斷活水,相持下去,就看誰先乾涸。
當然,像西安府城這樣的巨城不可能被徹底圍死,一如當初李自成圍困開封府,雖重兵集結,但城內明軍依然經常來回城內外,遠至到黃河沿岸。可縱然西安府城內的順軍亦經常走小路偷遣出小股部隊遊蕩在城郊搜索有用的資源,但都微不足道,以至於有時為巡邏的明軍覺察都懶得搭理——明軍堵住了最大的缺口,已經足以令西安順軍生計困頓、焦頭爛額,光從圍困這點而言,目的已經達到。
圍城期間,趙當世隔三差五就會走馬到城郊視察。一眼望去,滿山滿野星羅棋布都是光禿禿的樹樁,以及交布其間因為壅塞而腐爛發臭的無數積水坑。蚊蠅鼠雀比比皆是,偶爾還能看到豺狼橫行。若非遠方還有一座恢弘的城池矗立,難以想象此等淒慘景象竟是西南重鎮西安府城關廂地帶的現狀。
“城內有回音了嗎?”趙當世隱約嗅到一股濃重的臭氣,就此打住勒馬不前,扭頭詢問相隨的郭如克。圍城前線一直由郭如克總指揮。
從兵臨城下第一日起,趙當世堅持每日寫信射進城內勸降田見秀,起初田見秀還回信拒絕,後來見趙當世日日不輟,就不再搭理。趙當世不以為意,勸降如故。
郭如克笑笑道:“還是老樣子,裝聾作啞。嘿,真當咱們打不進去似的。姓田的要是有點眼力見,應該知道主動投降對他、對數萬兵士結果更好。”
“田見秀是李自成的老弟兄,風風雨雨經曆了不知多少,不差這一次。”趙當世搖搖頭,“就像老郭你,讓我軍和闖賊掉個個兒,你守西安,你也不會動搖。”
“那是自然,不過我老郭可沒他姓田的好脾氣。困在城裡閒著也是閒著,來一封信,我就以禮相待,認認真真寫一封信罵回去,絕無旁落。”
趙當世朗笑道:“還好城裡的是田見秀而非老郭你,不然我被罵個三兩次估摸著就罷了寫信的念頭了。”轉而道,“今早不是說在西邊安定門閘樓外發現了十餘戶百姓,如何了?”即便明軍在西安府城外實行清野策略,但土地廣袤,地勢複雜,總有遺漏。圍城以來,始終陸陸續續發現許多漏網之魚。
“老規矩,房子一把火燒了,百姓及家中物什都轉移到外邊,一個子兒也不留給田見秀。”郭如克回道,“百姓都給了贍身銀錢,個個開心。”西安府城郊外百姓許多都是依附當地豪紳、官宦生活的佃戶,田地和屋宅都不是自己的,但明軍不細究,一並付以補償,他們平白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得了好處,自是沒有任何怨言。
“把這些百姓好生安置起來,施以薄利為我所用。”趙當世叮囑道。西安是陝西的頭牌重鎮,府城遠近的百姓固然不少躲入城中,但為明軍所得的亦不少。城內外僵持,軍營中運輸、燒爐、保養兵械等雜事繁多,全讓戰兵來做太占用資源。像順軍攻打山海關的關遼軍時,雙方都臨時招募了大量的民夫,就是用作輔助做後勤雜事的。趙當世進軍陝西,沿途沒有裹挾強征百姓,時下需要,正好就地取材。
“主公放心,屬下都了然。”郭如克點頭道。
兩人並扈從十餘騎繞著城池外圍遠遠兜轉了一陣,彆無他事。正待回營,周文赫飛馳而來,於馬上行禮稟告道:“主公,有北使到了營中,顧先生、徐先生正在接待。”
“北使?”趙當世納悶道,“李自成的人嗎?”
“不是。”周文赫應道,“來人自稱奉清國攝政王多爾袞之命,求見主公。”
郭如克謔了一聲,道:“李自成沒來,韃子先來了。”
趙當世麵目嚴肅,隨即招呼眾騎迅速返回大營。
到得中軍大帳,顧君恩、徐以顯聯袂相迎,同時將北使引薦道:“這位是清國使者遲起龍遲先生,特來拜見主公。”
趙當世移目看過去,隻見其人寬袍大袖舉止儒雅,天氣炎熱,他頭頂卻還嚴嚴實實捂著頂六合帽。細瞧之下,他的後頸及兩鬢都已剃得乾乾淨淨,泛出青白之色,想必戴帽子是為了掩藏裡頭那引人注目的辮子。
“鄙人遲起龍,代我國攝政睿親王拜會寧南王。”遲起龍規規矩矩行禮,言語順熟,看來是純正的漢人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