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十六(1 / 2)

賽前的放狠話隻是比賽的調味劑。仁王和博格都不是會因為彆人的言語而動搖的性格。他們站在球場上就隻是為了追求勝利,而不會有其他目的。

當然,追求勝利,與每場比賽都全力以赴,和在比賽中找到一些額外的樂趣,這三者之間並不矛盾。

仁王依然想要讓比賽的比分停留在6-1,而他為了這個目的做出布置,便屬於他的樂趣。

博格沒有在比賽開始便用出漩渦的洗禮。

這一招對仁王是無用的,博格不需要試探便能夠明白。上一場仁王和梅達諾雷的比賽,博格就在賽場邊觀賽。仁王崩碎梅達諾雷異次元的那一幕,博格看在眼裡。

他和梅達諾雷打過更多次,在法網比賽前一周還私下裡約過一次練習賽(就像是仁王和阿瑪迪斯打了一場練習賽一樣)。梅達諾雷的精神力強度如何,博格一清二楚。

本身在紅土場時,開場就用異次元搶攻,便是一種劍走偏鋒的招數。

漩渦的洗禮並不是異次元,更偏向於精神力和攻勢招數的結合。

博格上一場的對手,在博格的評估裡比他弱上一籌,按照分析直接借助漩渦的洗禮去爭奪主動權會更有利,博格才會在開場直接用出那一招。

但仁王不同。

仁王是更棘手的對手。

並且博格承認,按照五維實力來估算,仁王的五維數值或許會比他高。

而這樣的對手,就需要用於上一場不同的方式去應對。

紅土場,也有紅土場的打法。

博格在比賽時深呼吸了一次,在賽前與仁王對話時產生的怒火便被他硬生生掐滅。他在兩個呼吸之間讓心態重新變得平靜,之後扔起網球,打出了一個穩定的正手發球。

他與梅達諾雷不同,並沒有傷病上的擔憂,而對自己體能和恢複力的自信,讓他選擇了最穩定的打法:持久戰。

這在某種程度上正中仁王下懷。

在對手最有自信的領域打敗他。這是仁王新的樂趣點。

他希望自己逐漸發展成五維無短板的全能戰士,不管對手選擇怎樣的對敵方式都能壓製對手,造成實力和心態的雙重打擊。當然,就目前而言,他還在成長期,要成長到他自己期望的程度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否能表現得像個全能戰士,除去己身,也要看遇到的對手。

博格是個好對手,而持久戰恰恰也是仁王所擅長的。

在前幾場外卡賽和資格賽測試過的戰術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仁王踩在更軟一些也更黏一些的紅土場地上。這樣的場地會吸收更多力量,對球的降速效果也會更明顯。博格的正手發球落地後幾乎沒有發出聲音,在地上留下一個凹痕後才彈起。

彈起時的速度和旋轉已經到了很輕鬆就能夠回擊的程度了。

讓球落在最佳擊球點上,正手抽擊的同時將球拍向上拉,讓球的落點偏向於後場底線。

這是很經典的持久戰的“起手式”。

底線的來回截擊和拉球讓比賽的節奏放得很慢。

球在空中飛行的時間更長,而原本在硬地上會起到效果的高速旋轉和一些精巧的讓球出現各種變化的技巧,在紅土場都會失效。不管是讓球散開出現虛影的打法,還是讓球中途拐彎的打法,這些需要利用到旋轉的招數,在紅土場都沒有用。

紅土吞掉了球上的一部分旋轉,想要達成相同的效果,需要計算到紅土“吞噬”的那部分旋轉,並進行反向推算。

可實際上,球擊打到土地,和每一次奔跑,都會改變紅土場地的參數。

仁王記住場地的觸感,計算場地的變化,也隻是為了簡單的布局,而不會去細致計算摩擦卸力的比例。他在為場地建模後,腦子裡會瞬間給出一個可能性更大的結果,這可以縮短他的反應時間。

如果去細致計算擊球的數據和場地的變化數據,哪怕在節奏放慢的紅土場,也太浪費時間了。

場邊的幸村一邊看著比賽,一邊開了自己的第六感。

在場外這一招也是有用的,用來加深對比賽局勢的了解,和預測。

和才華橫溢的極限有效果上的相似(原理自然完全不同),幸村能夠通過第六感去“預測”出場內局勢的大致走向,繼而預測出……

“二十二球。”他說,“節奏過於慢了。”

“這樣的節奏對博格有利。”梅達諾雷判斷道。

幸村卻搖了搖頭:“這可不一定。持久戰……”

他知道仁王很擅長持久戰,但不管是梅達諾雷還是博格,還有許許多多當地的觀眾,會潛意識認為仁王不擅長持久戰。這是因為外在的人種體現,和從前同國籍球員展現出來的共有特質。

這像是進化論留給不同人種的優勢和弱勢:東亞人在耐力上就是會更弱一些。

二十二球這個結果有些微妙,幸村認為在這一球打到第二十二個來回之前就會產生變化,讓他預測的結果發生偏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