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1 / 2)

仁王給丸井發信息,隻是想和朋友鬥幾句嘴來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隻是丸井那樣直接的回應讓他愣了一下,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回複,聊天框反而冷了場。

仁王是不擅長,也不適應煽情的。

他寧願和朋友互相嘲諷,鬥嘴,冷嘲熱諷,也不適應說些煽情的話。

想了想,他按掉了屏幕。

賽後有新聞發布會。雖然輸掉了比賽,但仁王能拿到這樣的成績,發布會上的記者提出的問題反而頗為友善,字裡行間表示出“能拿到法網八強真是了不起的成績”,“和納達爾比賽打到第五場是不是學會了很多”,“納達爾先生是否看好您”……

客套話仁王當然會說,但這種過於理所當然的態度又一次激發了仁王的怒火。

當然,成熟的社會人是不會給自己的職業生涯製造困難的,也不會給幫忙解決問題的經紀人拆台。

於是仁王扮演了一個打完比賽還在思考比賽過程的,認真的新人選手,一副頗為沉默但是虛心學習的樣貌。

而因他東洋人的身份,這樣的“謙虛”設定反而很有市場。

在發布會上表現出來的樣貌半真半假。仁王確實還想著比賽,但和“虛心學習”,“接受輸給前輩的結果”沒有任何關係。他在反思自己比賽中的一些處理,也在演算如果這些處理能夠做好,最後的結果是否會改變。

這不是在想象“如果”,仁王是不會想“如果”的,他在立海大學到的,就是贏了和輸了便是最後的定局,去想象“如果”,是狡辯,是弱者的妄想。

他在做的隻是最基本的賽後複盤分析。

二者之間的區彆,大概在於對“結果是否會改變”的執念。

仁王很想贏,但他不會想“如果這個球這樣打那麼我或許會贏”,他隻會想“如果這個球這樣打那麼之後的局勢或許會這樣發展,之後的招數可以這麼用”。

仁王還抓了幸村一起做賽後複盤分析。

幸村在做這種事的時候態度總是很認真的,話也會說的更重,對仁王打法的評價也會更加苛刻。

仁王許久沒有和幸村一起做過這種賽後賽事複盤,突然重溫過去中學時的“美好回憶”,心情十分微妙。

比賽結束,仁王卻不會這麼快離開法國。

他還有幾個采訪要做完,比賽時的臨時團隊也會重新談合同,一些不滿意的助理會辭退,滿意的營養師理療師訓練團隊會重新簽長約。

之後他還會回一趟俱樂部重新簽訂合同,並且定一下代言。

再之後……

“你收到邀請了嗎?”幸村問。

剛結束最後一次比賽複盤,幸村說出這句話時仁王還有些茫然。

邀請?什麼邀請?商業賽的邀請嗎?

幸村見仁王這個表情,便搖了搖頭說沒什麼。

雖然他有點懷疑仁王在演他,但演得如此逼真,幸村也不好表現得“出戲”。

確實不知道幸村在說什麼的仁王:……

等他回了英國的當天,他接到了三船教練的電話,才知道幸村說的是什麼意思。

是曾經用來和丸井開玩笑轉移話題,也在法網時被渡邊問過的戴維斯杯選拔的事。

三船教練和仁王說:“我打算舉辦一個大型的選拔賽!你得到場!”

“我的出場費可是很貴的,教練。”仁王說。

三船咕嚕咕嚕喝了幾口酒,才說:“出場費可以和協會那邊談,我也不想要你打很多場比賽,隻需要在最後一輪出場就行。實際上選拔賽兩周前就已經開始了,現在進行到一半。”

兩周前就開始選拔賽?

什麼比賽打了兩周才打完一半,中學聯賽也沒有這麼慢吧?

仁王聽著聽著,有了預感。

他問:“教練,你辦了多大規模的選拔?”

“那當然是世界選拔!”三船霸氣地說,“這才是我的組隊方式!”

仁王:“Puri.”

三船教練確實很高調。

仁王是最近在打法網,一直專注於法網,沒有關注國內新聞,才沒發現國內戴維斯杯國家隊的選拔已經開始那麼久了。

其實他總覺得三船教練會來邀請他,一直在等三船教練的電話。隻是沒想到三船教練會搞出那麼大的選拔陣仗。

“協會居然也同意前輩你這麼弄了嗎?”仁王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