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 46 章(1 / 2)

藩王無召不得入京,不然視為謀反。

可現在有個擊殺妖太妃的口號在手,除非玉太妃立即死去,不然根本沒法阻攔藩王們進京的腳步。

但玉太妃掌管後宮兩年多時間,又上朝聽政許久,早不是那個毫無背景也毫無見識的小戶女子。

加上藩王形勢變化,讓朝堂中一些大臣也各生心思,於是一時之間主張將玉太妃處死的朝臣,竟然沒有得到任何支持。

而玉太妃對此的回擊,是直接將這些藩王打成反王。並從彆處調兵入京,阻止這些藩王進京。

但即便是這樣,藩王們依舊卯著勁兒趕路,都想第一個進京。

京城形勢十分緊張,這時候有人提議,將柳山從邊關調回來,讓他來守京城。

這個提議立即遭到不少人反對

兩年前邊關城池差點被攻破的事他們都還有心有餘悸,雖然這兩年外族發兵的時候越來越少,但偶爾也會搞一下突襲。在這種情況下,邊關將領是絕對不能撤換的。

國內打來打去,好歹是自己人,邊防鬆懈,一不注意就要被外族打。

有人讚成有人反對,沒等朝堂上吵個什麼結果出來,外族新首領上位了,沒過兩天就將部落裡的所有勇士集結起來,大軍再度押境。

這下好了,不用吵了。

他們是幼帝當朝,又臨藩王之亂,外族新首領就算是個傻子也知道這是攻打中原的最好時機。

現在哪敢把柳山叫回來,隻祈禱他能守住邊關。

於是情況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藩王一號進京和京城防衛打上的時候,柳薇父女在邊關打外族;

藩王一號還沒打進宮,在殺妖太妃的口號上又加了一條殺反王的藩王二號到了。一號和二號打起來時,柳薇父女還在邊關打外族;

等一號和二號打得兩敗俱傷時,舉著和二號相同口號的藩王三號到了。

這時候,邊關傳來大捷的消息,柳山率兵大敗外族,將其擊退百裡,並重傷外族新王,讓外族至少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才有餘力再犯。

這個消息讓滿朝激動,也讓早早就害怕起來的玉太妃看到了救星,命人快馬加鞭,連發多道旨意去邊關,讓柳山速速帶兵回京勤王。

三個藩王沒想到邊關新王之亂能這麼快平息下來,他們之所以帶兵入京,無非就是因為正好沒有什麼人能攔住他們。現在柳山即將帶兵歸京,他們是停還是繼續?

這是個無需過多考慮的問題,先不說藩王們已經被打成了反王,就是沒有,但他們人已經在京城,那個位置已經是夠夠手就能摸到的。此時放棄,怎會甘心。

而且就算現在不反,等之後小皇帝長大秋後算賬,他們一樣要死。

何不趁現在搏一搏。

於是柳山帶兵回京這一路,三個藩王打得愈發火熱。等柳山的軍隊終於在千呼萬喚中抵達京城時,藩王三號也將一號和二號滅掉,並且攻破京城防衛,闖入了皇宮。

柳薇帶著兵殺入皇宮時,皇宮早已滿地屍體,地麵幾乎全部被鮮血染紅。

四處可見抱著包袱倉惶逃跑的宮女侍官,還可見舉刀追著他們砍殺的反王士兵。

柳薇分撥了一部分兵去擊退反王士兵,然後自己帶著人往玉太妃的寢宮走去。

在半道上,他們遇見了身染鮮血的玉太妃,她正攜著兩名宮女倉惶逃向這邊。玉太妃一邊逃,一邊花容失色地大喊:“皇上被殺了,皇上被殺了!”

在他們身後,幾十個士兵正舉刀追殺她們。

一支箭背後射向玉太妃,她身邊的宮女抽刀將那支箭擋開。

柳薇一把扶住踉蹌而來的玉太妃,急聲問道:“你剛才說什麼,皇上被殺了,被誰殺了!”

玉太妃眼角流著淚,卻雙眼明亮地看向柳薇,“反王、殺……皇上被反王殺了!”

柳薇擦去她的眼淚,拍拍她的背,將她交給護著她逃出來的宮女。然後起身肅容高喝,“殺反王,為皇上報仇!”

她身邊的士兵紛紛舉刀高喊:“為皇上報仇!”

從邊關帶回的兵,是柳薇精挑細選出來的,戰鬥力都特彆強,其中尤以她手上的這群最突出。反王的兵,平時在封地被養著,哪有在邊關經過兩年戰爭磨煉的邊軍厲害。

打這群反王士兵,比打外族兵輕鬆多了。

將皇宮內所有的反王士兵該殺的殺,該抓的抓後,就還剩個反王頭子沒見著了。

柳薇最終在金鑾殿裡找到了反王,他坐在龍椅上,正一臉迷醉地摩挲龍頭扶手。

他看著提著刀,直直朝他走來的柳薇,一臉可惜道:“差一點,本王就能做皇帝了——”

話還沒完,就被柳薇一刀削掉了腦袋。

反王頭顱骨碌碌滾下去,柳薇抖落掉刀身上的血。

這種事,沒有什麼差一點的說法,差一點也是生與死的距離。

所以要麼不搞,要搞就隻能成功。

將反王殺了後,留在後麵擊退反王士兵的柳山也帶著幾個副將進來了。然後在幾個朝臣的帶領下,他們去了玉太妃的寢宮,在裡麵找到了被反王殺掉的小皇帝。

朝臣們痛哭流涕,哭過之後,就琢磨著該找誰來坐這個皇位。

第一時間,朝臣們肯定是從皇族裡選合適的。

可惜的是,幾個藩王在造反時,一些皇族要麼各自投靠了他們成了反賊,如今雖然沒死但也失去了繼位資格,要麼就是被藩王們視為威脅,將家裡男丁殺得一個不剩了。

於是就出現了整個皇族,居然都找不出一個合適的人來繼位的情況。

這可怎麼行,國不可一日無君!

這麼亂了兩三天,在柳山提出要帶兵繼續回邊關時,忽然就有人站出來說,既然找不到合適的人坐這個位置,為什麼就不能讓德才兼備的柳將軍來呢?

第一個開口的,自然是柳薇他們的人。

有了他們起頭,附和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反正這個位置,不是柳山,就是彆人坐。而那個彆人還不知道在哪裡,德行怎麼樣,既如此,眾臣就越看柳山越合適。

有些人心裡難免嘀咕兩句,但在大部分人都同意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敢站出來反對。

於是柳山“推辭”不過,被群臣擁立上位。

自此,江山更改了姓名。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