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早歲那知世事艱(1 / 2)

“是。”

馬尚策馬去招呼跟著來的家人收拾獵物了,謝鯨馬頭一掉,走近向崔原解釋道:“今晚快馬趕一段路,在昌平歇下,明早跑一會兒就能回京,正好歇一天。否則明天就太趕了。”

賈珠和崔原二人身上無職無司,並不著急回京。於是送了謝、馬二人下山後,賈珠又招呼跟來的家人收拾獵物、弓箭等,翻身下馬,和崔原慢慢往山上走。

時值黃昏,紅日垂西。絳紅、銀紅、朱紅、海棠紅等一痕一條,間雜著發紅的灰色,像是朱砂混著水墨暈在天幕上。明而不耀的霞光穿過斑斕的秋葉,投下微弱閃爍的光點,像是隨著山風婆娑。

一時間無人說話,隻聽得健仆遠遠地交談呼號聲音,時有時無。厚厚的落葉被踩的哢吱作響,在山風鳥蟲的應和中盤旋回蕩。

崔原仰頭看了半日,忽而出聲:“五言八韻詩一首。”

“什麼?”

“鄉試題目,第二場經文之外,加試五言八韻唐律一首。”

“但今上登基後,已經被取消了。”

本朝不似唐朝科舉有試帖詩,後來因有朝臣諫言“八股文盛而詩衰”,於是朝堂要求各地在鄉試中加一道試帖詩的題目。今上登基後,以“詩歌無用於國”將此項又取消。

崔原看著他說道:“我求學書院時,月考皆有試帖詩。他人專注舉業,隻顧四書五經文和策問,我信。唯獨不信你沒學。”

賈珠一轉身,倒著往山上走,直盯著崔原笑道:“題目?”

“日暮山間微涼,隻是未入冬,算不得寒。”崔原微一沉吟說道,“賦得已涼天氣未寒時得涼字②。”

試帖詩詩題須是典故,或是源自經典,或是古人舊作詞句。賈珠立刻聽出此題出自於唐代韓偓的《已涼》,往後倒退了三步,頭句破題已經出來。

偏偏崔原此時出聲笑道:“曹子建才高八鬥,七步成詩,我數數今兒你能用幾步。”

“不過是八股作詩,何用七步,又不是曹子建的七步詩,能流傳千古。”

賈珠言畢,應聲將擬好的五言八韻說出來。崔原一時間還有些怔愣,低頭想了一想笑道:“不好,不好,像是辭藻堆砌,強行湊韻。”

說罷,卻複喃喃念了一遍詩中次句“人心寒未戒,天氣暑初藏”。

賈珠笑道:“此題本就不貼切。咱們現在在山裡,你出的這題目原是女子閨怨,我一時哪裡想得到妙句。”

“科場上都是‘故作為難’,難道殿試上出了策問,天子重臣還真采納狀元的‘妙策’不成?”崔原怨氣深重地說道,“早知我不來了,我被這山風吹得受不了,真是受罪。”

賈珠打量了一下他往上走的姿態,了然這是典型文弱士子不慣長時間騎馬遠行所致,不由促狹笑道:“誰知道你這麼迫不及待,從京師能追到鐵網山。”

他儼然是清楚崔原為何而來的。

上一回崔原從賈珠那裡得來的題目已經付梓,卻沒料到以為自己能賺名聲、還順便能賣個好給朝中重臣的事兒,居然還能出紕漏。

崔原早從陳也俊那裡大概猜到賈珠會從哪兒問來,覺得最有可能是次輔甄桐。甄桐出了名的脾氣好,料想也不可能難為世交子弟,何況在堂堂內閣閣臣眼裡應該也不過是子侄輩的一個小把戲。後來從賈珠這裡得來一個稅賦國用的題目,似乎也驗證了他的想法,正是整一年來朝中所論時弊。

不料他韓海蘇潮般的文章方才借西林社之力於江南士林開始傳抄、熱議,京師朝中便有一個根本不熟悉的戶部給事中,冒出來指著他那篇文章說,江南士子上擔憂國家財用不足,下牽掛百姓民生,這是製度不好所致!請內閣六部更變完善賦稅徭役製度!

然後京城人都知道,內閣為此嚴肅地召開了一場會議,連告老不成就此告病不斷的首輔都來了。接著內閣和六部都聯名上奏是該改革,聖天子從諫如流,準了!

而且說江南士子如此忠貞體國,那麼明年新賦稅徭役製度就先從江南開始試點,乃是讓江南士子體會到朝堂注重士林輿論的意思。

天理良心,他崔時元本意隻是想說江南人民水深火熱,是希望國家能不能再減免賦稅的意思啊?國用足不足他哪知道,他又不是戶部尚書,反正肯定不足的嘛……他隻是希望借此引出他藏富於民則國亦富的觀點的啊!

怎麼好好的一篇普通舉人的時文,就成了明年繼續賦稅,還是試點“攤丁入畝”之製的檄文了?

——他收到的鄉人與同社友的書信都有一厚遝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