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薛家初進榮國府上(1 / 2)

紅樓之老來子 斂愁黛 4834 字 10個月前

賈母聞言,笑道:“如此說來倒也是件喜事。”

又疑惑道:“按理說,薛家在金陵可是地頭蛇,便是先前有那麼一起子不省事的族人們鬨事,有你哥哥壓服也無礙了。怎麼會突然想起來上京呢?”

王氏笑意一滯,說道:“因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讚善之職。我那妹妹的女兒,乳名寶釵的,正是在此之列。又正巧他家領著戶部的差事,要上京來銷算舊帳,再計新支。遂起意乾脆就便入京來。再說,我妹妹嫁到金陵久矣,不曾回京,此番也有望親之意。”

在場諸人聽到王氏的一番說辭之後,不論信與不信,皆沒有表態。

隻是聽到王氏的侄女要入宮待選這事,幾個知情的人例如小張氏、陳氏幾人,心中難免嗤笑一聲。要知道像他們這樣的人家,女兒家生出來都是嬌養著長大的,哪裡舍得叫女兒入宮去服侍人呢?什麼“入學陪侍”說得好聽,在這些貴人們身邊,充其量也就是個宮女的角色,還要小心翼翼地討好人家。

因此,但凡有些實力、疼愛女兒的人家都不願意把女兒送進宮裡去,都使了銀子消了名額。便是有那些想要用女兒搏一場富貴的人也不會選擇這個,正常人都知道,這些公主郡主身邊的伴讀,便是長得再國色天香,也絕對不可能再入了那些貴主子的眼了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去應征,不過是一些破落家族的女兒們為自己搏一條出路罷了。須知這些公主侍讀們,若是能夠得了貴人青眼,一來可以稍稍照拂家人,二來就是指婚,少說能夠指到四五品的人家去,也算是一條出路了。當然,也有拿起子癡心妄想的,對自己有信心,認為能憑借著自己的品貌在宮裡走出一條青雲路,這樣有誌氣的姑娘,也是有的。

隻是不知道,這薛家女兒,屬於哪一類?小張氏和陳氏相視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原來是這樣,這麼說來,我隻聽母親說了兩句薛家姑姑要入京的事情,不成想還有這般緣由,到底是二太太姐妹情深,消息靈通。”王熙鳳說道,她的確有些驚異,看來母親說的沒錯,看得出來,薛家姑姑到現在還不知情,反而和她姑母關係親熱的很。不然怎麼自己一無所知呢?必是薛家姑姑早就給姑母去了信,來了消息。

隻是王熙鳳這點倒是想岔了,薛家人進京,未免沒有投靠親友兼管教兒子之意,自然,投奔姐姐總比投奔侄女要好聽的多。

至於娘家王府,王家兄弟兩個早已經分家,按理說,她入京後該住在大哥家,隻是王家大哥王子勝素來沒什麼出息,哪裡比得上姐姐嫁進的國公府家大業大,支派繁盛;二哥王子騰倒是有出息,隻是她若是不住在大哥家反而往二哥府上去,叫人看了,難免有些嫌貧愛富之意。

如此一來,倒不如就住在嫡姐所在的榮國府,也有個照應。

雖說先前自己有數個理由解釋,但是王氏還是有些心虛,其實她並沒有說出實情。前麵說的幾個倒也是原因,但是更真實的原因卻是,她那不成器的侄子薛蟠,在進京的路上打死了人命,對方雖無甚親友,但是到底是個鄉紳之子,在當地也是有些名望的。若非金陵知府是二哥的門人叫什麼賈雨村的,怕也不能了結此案。

但是為免人家重新翻起這樁案子,薛家不得不早早上京來,也是為了避禍。此外也是想著有榮國府作為靠山倚作庇護。

且她侄女薛寶釵要入京待選,少不得要托榮國府出麵請幾個宮裡放出來的嬤嬤教導一番。

為了這幾樁事,自己私底下可是收了妹妹一萬五千兩的銀票。都說薛家豪富,豐年好大雪,果然不假,王氏暗自想到。

因著這些原因,王氏自然是想要當著眾人的麵叫賈母應承下來這件事。但是她也知道老太太對這些紈絝不肖子弟沒什麼好感,自然略下了薛蟠之事不講。

她說道:“鳳丫頭不知道也是有緣故的,我們姐妹兩個從前感情便好,一晃這麼些年未見,她要入京來,自然頭一個告訴我。”這算是回應了王熙鳳的話。

賈母聽到王氏這般說,想到薛家到底和賈家也算是有那麼一起子瓜葛,到底是二兒媳的娘家人,總不好冷待了,遂說道:“既是你們姐妹兩個親厚,那也是好事,若是薛家人來了,定要留她住下,到底是親戚上門,萬萬不可怠慢了。”

王氏聞言,心裡總算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她雖然篤定賈母必會願意留下薛家人,畢竟老人家年紀大了,就喜歡熱熱鬨鬨的,有親戚上門,賈母自是歡迎的,但是她也知道自己不大得老太太歡心,自然有些擔心。

她又說道:“隻是我接到妹妹的來信,大約還有三日便到了,我想著,要不要先收拾些地方出來,也顯得咱們府裡的心意。”

賈母聞言點了點頭道:“你說的有理。隻是你打算收拾哪裡出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