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說道:“兒媳想著咱麼府裡東北角那梨香院空著,倒是極好的,不知老太太意下如何?”一來是那梨香院的確是個好地方,又幽靜,又有小門通向外邊,方便進出;二來,榮國府雖然占地不小,但是上上下下數十個主子,加上服侍的數百號下人,但凡有個空著的地方都被占了,著實也沒什麼彆的空地。
若是薛家隻是作為親戚小住,那倒是好安排,但是在王氏的心裡,是要留薛家人多住幾年的。自然要為她們謀劃一個好地方,不然難道還要親戚搬來搬去嗎?
賈母聽到這話,心中有些不願,那梨香院原本是老國公晚年休養生息之地,後來住進去的又是老太太的嫡親外孫林琅。打心底裡,賈母就覺得這地方是個好地方,讓給遠道而來和自家沒什麼血緣關係的薛家人住,倒叫她有些不舍了。
這也是為什麼小張氏等人留在這裡的原因,到底,這梨香院算是當年老國公最後住過的地方,自己人住進去倒還好,叫外邊的親戚住著,難免有些膈應。她們不知道賈母心中的想法,自然不敢妄自決定。
賈母見到底下的小輩們麵上的表情,自然明白她們心中的想法,還不是顧慮自己嗎?罷了罷了,左右不過是個院子。
她遂說道:“既是這樣,便將梨香院收拾起來吧!”
眾人領命而去。
果然,三日後,薛家人便到了榮國府。賈家開了側門,王氏親自在那裡迎接自己的妹妹。姐妹兩個數十年未見,皆是感慨萬分。
薛姨媽身後跟著一男一女,便是她的一雙兒女了。她忙叫兒女一一向姨媽請安。
王氏定睛一看,男的不過十六七歲的模樣,生的壯實,隻勉強可以看出幾分俊秀,可以都被那一臉的猥瑣表情給遮擋了。王氏知道這便是自己那外甥薛蟠了,隻是這這幅形容,到底叫人覺得不喜。但是到底是自己的親侄子,王氏難免讚了一句。
後邊跟著的那女孩倒叫人眼睛一亮,不過十五歲光景,生的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又見她和自己問安,隨時從分。思及妹妹往日來信所說寶釵為人品性,較之其兄,高出十倍不止,且是薛家老爺親自教養長大的。如今一看,果真名不虛傳。王氏一看便入了眼,更添了幾分喜愛之情。
王氏原想叫妹妹想往梨香院安置了再來拜見賈母。但是薛姨媽恪守禮數,不過略略整理了一番儀表,便要先去拜會賈母。王氏也不好阻攔,遂帶著妹妹並侄女寶釵一同往賈母院子中去了。而薛蟠因為是男丁,且歲數大了,則是由人領著往前院賈政處請安。
薛姨媽和寶釵在王氏帶領下到了賈母院中,王熙鳳早早便等在院子門口,見到母女兩個來,忙上前迎,她自幼在京中長大,不曾認得薛家母女,但是好在見兩人服
飾裝扮較旁人不同,且和王氏格外親近,自然認出。
幾人互相見了禮,方才進了賈母院子。
親戚見麵,自然是互有表禮,相互來往,俱是賓主皆歡。
賈母見了寶釵,心中也是一讚,說道:“我以為咱們府裡幾個丫頭算是不錯了的,哪裡曉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寶丫頭這般品貌,著實難得,鴛鴦,把我櫃子裡那牡丹花的頭麵拿來,給寶丫頭戴。”
薛姨媽忙推辭道:“她小孩子家家的,哪裡值得老太太這般厚待?”
賈母年紀大了,喜歡熱鬨,也喜歡這些花骨朵般的小姑娘在身邊,況且對她來說,不過一套頭麵而已,九牛一毛罷了,說道:“我是喜歡寶丫頭品貌,方才如此,薛家姨媽,你若是不收下,不是看不起老太太我吧?”
薛姨媽推辭不下,隻好收下了。
薛寶釵立在母親邊上,笑著說道:“我聽姨媽說,府上的妹妹們俱是鐘靈毓秀般的,老太太這般讚我,倒叫我羞愧難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