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白衣卿相(1 / 2)

醒世救亡錄 妙哉應機 4114 字 10個月前

[]

聖祖仁皇帝?東極門登聞鼓?這一下包括莊修明在內的眾學子們都反應過來了,這竟是本朝發生的故事?眾所周知,東洲太祖皇帝司馬東明倡導“民事如天”,為了上達民情、監督官僚,在開國初期就設立了登聞鼓,並設有專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訴,皇帝親自受理,官員如有從中阻攔,一律重判。

開國初期政治清明法度寬鬆,普通民眾也可隨時擊鼓鳴曲申冤,或向朝廷提建議,或對政策提出異議等等,但隨著國朝法度日漸嚴厲,為防止無端刁民的惡意上訪,對擊登聞鼓的條件也日趨苛刻,規定擊登聞鼓者,先廷杖三十,一般人打完這三十仗,可能命都沒了,因此到後來登聞鼓便形同虛設。

這個訟師,若是開國初期去敲鼓還好……但是聽梁祭酒的意思,登聞鼓都沉寂百餘年了,那肯定不是在開國初期了。

所以真的勇士啊這位!莊修明不禁瞠目結舌。

“在當場按律廷仗三十後,那位訟師便因傷重不省人事了,好在他住客棧認識的一個同樣進京趕考的舉子朋友,找了架板車將他拉到了醫館救治,才保住了一條命。訟師在床上昏迷了整整七日,終於醒了過來,然後他不顧舉子朋友的阻攔,硬是拖著重傷未愈的身體,帶著裝滿了證據的包袱,一瘸一拐地來到了大理寺,以擊登聞鼓報冤人的身份,將冤案證據呈遞給了大理寺主官,並直言法條漏洞之所在……”

眾學子們有敏感的已經發覺,梁秋誌這裡的講述摻雜了許多非親身經曆不可能知的細節,已經不是在講故事,而是近乎於當事人的視角。

不過,更多人的注意力卻在彆處,大家不禁感慨萬分,為了一個與己無關,苦主不在的案子,差點把命都賠了上去,值嗎?

一個訟師竟能做到如此地步!莊修明對這位前輩心服口服。

區區一個訟師竟能做到如此地步?高嘉神色又是一番變幻。

“後來,又經過了一番波折,在時任大理寺主官的推動下,那處有漏洞的法條得到了修改完善,冤案終於得以昭雪,害死苦主全家的當地官府和那個‘扭師爺’也依律受到了懲治。”

大約是看快到放課時間了,梁秋誌簡單地把波折一筆帶過,直接說到了故事的末尾。

講堂裡一片奇異的安靜,眾人顯然還意猶未儘。雖說過程坎坷,結局圓滿,但總覺得好像不該就這麼完結了……

“再後來呢?”莊修明仗著自己在前排,大膽發問。

“再後來?”梁秋誌目光慈和地望著他,微微笑著,道:“再後來那位訟師考取了功名,去刑部做了郎中,主導修訂了《東洲律》,推動了很多不適用法條的革新……”

莊修明驚訝地張大嘴巴,原來他都要背熟了的那部大磚塊巨著,竟然是在那位訟師前輩的努力下,才有了如今這般可靠的模樣。

他嘖嘖稱奇,馬上轉過頭跟公孫誨感歎道:“沒想到在這個世上還曾有如此豪傑人才!可惜君生我未生,無緣得見那位前輩的風采……”

講堂裡這會兒還很安靜,莊修明一時有點激動,也沒控製住音量,於是所有人都聽到了他大感遺憾的話。

然後,莊修明就發現,公孫誨看著他的目光有點詭異。

然後,坐在前麵第一排的譚倫,莫名也轉過頭來,目光詭異地看著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