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白衣卿相(2 / 2)

醒世救亡錄 妙哉應機 4114 字 10個月前

嗯?莊修明眨巴眨巴眼,嫌他說話聲音太大了嗎……這時講堂前方似乎傳來了一聲笑,他下意識地望去。

“此人尚未作古,你還是有緣得見的。”梁秋誌終究忍俊不禁,緩緩道:“他就是現任大理寺主官,莊榷莊大人。”

“哦……”少年慢了兩秒,瞪圓了眼睛,過度驚悚,“啊——?”

公孫誨和譚倫看著他如遭雷擊般不可置信的表情,都無語地笑了起來。蠢貨……連高嘉也忍不住撇了個愕然無語的笑。此時率性堂裡許多知道莊修明身份的人,也都恍然大悟地笑了起來。之後經過短暫的交頭接耳,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真相,講堂裡頓起一陣此起彼伏的笑聲。

當然,大家笑完了之後,對故事中的小小一個訟師卻能做到如此驚人壯舉,最後還成了當朝大理寺卿的結局,倒也是頗有感悟的。梁秋誌也順著這個故事對今日的議題做了總結陳詞。

“諸位同學,一個人的誌向不分大小貴賤,隻在乎它更多的是發自公心還是私心……人心公,則如燭,四方上下,無所不照。當然,世人皆有私心私欲,聖人可以至公無私,而你我卻並非聖人,為人有七情六欲者,私心是必然有的。但唯要記住一點,君子之立誌,君子之處事,公心應放在私心之上……”

一陣“叮——叮——”的金鐸聲響起後,訓導課便結束了。

隨著梁秋誌和學官們的離去,國子學館的六堂學子們也陸續各自離場了。

莊修明和公孫誨、林晏留在了最後。公孫誨伸出手在眼神呆滯的少年麵前揮了揮,對方似乎還沒從剛才的晴天霹靂中回過神來,叫了他幾遍也沒有反應。公孫誨朝林晏看了下,林晏會意地點點頭,於是兩人一人一邊架起了中間人的胳膊,把他從蒲團上強拉了起來。公孫誨和林晏拿好了自己的提盒,又把莊修明的提盒塞到他手裡,剛要往外走,少年忽然深吸了一口氣。

“不行,我得緩緩……”他一屁股又坐下了。

莊修明對於“老爹曾經做過訟師,而且還做得挺驚天動地的”這個事實仍然難以置信,到底真的假的?估計是真的了,怪不得老爹以前指點起他寫的訴狀,說得頭頭是道,似乎經驗豐富……感情他就是經驗豐富啊!

等等,難道這就是老爹一直反對自己當訟師的原因?

其實不是覺得自己會給他丟臉,而是因為他趟過河知道深淺,走過夜路知道危險,見識過那個行當的種種黑暗麵,所以不想讓自己也再經曆一遍?這樣想想甚至還有點小感動呢……莊修明覺得這一堂課上得可真厲害,讓他不僅對自家老爹的過往刷新了認知,更重要的是,“我所選擇的道路讓老爹覺得丟臉”這個多年來的心結,都被開解了。他一時心裡百感交集,這或許也是對未來的一種改變吧,至少在原來那個夢裡,直到十年後莊榷去世,他都不曾聽說過這個故事。

“至於麼你?”公孫誨歎了口氣,隻好又陪他坐下來,“難道莊大人從來沒跟你說過他過去的事?”

“沒有啊!”少年一臉委屈加冤枉。他們父子之間大多時候是用藤條交流的,而且基本圍繞著莊修明這邊的事兒,莊榷在大理寺部衙的事情多,平日裡在家也不出書房,一直很忙的樣子,哪有時間給他講故事。當然,就算有時間講,比之自己過去的故事,莊榷顯然更傾向於彆人的故事,比如匡衡鑿壁偷光什麼的……

公孫誨一時都有點同情這個發小了。像他和譚倫,都是按著以後要邁入仕途的路線培養的,家裡的大人也都有意無意地會跟他們提及各部主官的過往背景經曆,所以他聽到擊登聞鼓這裡,心裡已經有了推測,等梁秋誌再說及《東洲律》修訂的事,馬上就對號入座了。

“不過莊大人還真是厲害啊!”林晏也是頭一回聽說,這會兒還頗感興趣,也重新坐了下來,“而且沒想到祭酒跟莊大人竟然是多年好友的關係……”

“啊?”少年驚得轉頭看他,“什麼多年好友?”

“……”公孫誨無語了,“你那個耳朵要是沒用就丟了吧!那個用板車把你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