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必須分憂啊!並且光分憂也不行。
你得讚揚,讚揚皇上勵精圖治,已經做得很好了。
可一味地歌功頌德肯定不成,之後再提出一點點微不足道,又錦上添花的建議。
語氣必須委婉,但又不能無的放矢,必須有理有據。
總而言之,得讓皇上看得舒爽。一通馬屁拍完,還得有點獨特的見解,才不至於全篇都是花團錦簇,讓人看著疲憊,就得讓皇上和官員眼前一亮。
這個就得好好琢磨了,第一篇策問就這麼難,蘇軼昭索性也不再看下麵的題目,而是專心在草稿紙上構思起來。
因為兩名親孫要考殿試,而殿試又必須是禮部和鴻臚寺主持的緣故,身為禮部尚書的蘇錦荀則必須避嫌。
今日他一直站在殿外,隻在殿外方巡視。
他先是向內張望,看著眾考生頻頻皺眉歎息,心中頓時一緊。
目光越過考生,甚至都沒在前方的蘇軼玨身上停留一下,徑直就落在了隔了三人的蘇軼昭身上。
在他看來,隻要能答出來,就能給名次。
再不濟也會給個同進士,可名次對於蘇家來說,太重要了。
他一躍三級,本就惹得朝中眾臣的不滿,因此急需蘇家後輩來證明眼前的蘇氏並非是落魄前的輝煌。
蘇軼昭必須得名列前茅,才能讓那些人暫時閉嘴。
看著蘇軼昭正在埋頭奮筆疾書,蘇錦荀不禁鬆了口氣。
恨不得親自上前看看寫的什麼,可腳下卻並不敢動。
殿試隻有一天的時間,要做兩道策問,還得每篇兩千字以上,時間是緊湊的。
開頭隻要順著寫,古人信天道這事兒,還是不要抒發獨到見解了,否則就是離經叛道。
“臣對:臣聞帝王之道,天道也。故必有合天之心法,以端化理之原由。亦必有憲天之治法,以妙化裁之用。何謂心法......”
一旦寫順了,那就是馬不停歇了。
禮部其他官員著重看了一眼蘇軼昭兄弟倆,有的官員甚至還走到他們跟前站定了一會兒,當看到草稿紙上端正又雋秀的字體之後,讚賞地點了點頭。
接著看文章,蘇軼昭答題的速度很快,其他考生還在構思的時候,她已經洋洋灑灑寫了幾百字。
文思如泉湧,筆耕不綴。
時值正午,考生們都在奮筆疾書,不然就是在構思文章,根本感覺不到饑餓和疲憊。
直到侍衛拎著一些食盒過來,他們聞到了飯菜的香味。
蘇軼昭此刻已經一題寫完,並完整地謄抄在了試卷上。下一道題目也有了思路,剛起了個頭。
官員們開始分發食物,這裡必須停筆了,若是現在不用,等會兒就都收走了,不似之前在號舍中那麼隨便。
蘇軼昭看了一眼眼前的清湯寡水,一碗黃瓜湯。
克製地喝了一小口,她不敢喝太多。
殿試是眾考生排列而坐,很多官員監考,一些小動作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若是喝多了水要如廁的話,那就是殿前失儀。
一碗米飯和一碟子豆腐,還有一樣是肉沫茄子。,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