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壞了,他又開始均衡之道了(2 / 2)

“這決定,是我親自所下,並無人進言,子遠不過是為我傳令而已。”

袁紹這一番話,直接將田豐的辯論思緒全部堵死,已經無需多言了。

田豐歎了口氣,道:“既然如此,也應當繼續讓張郃為先鋒,而不是另派顏良、文醜二將。”

“他們有勇無謀,至前線不可能如張儁乂一般,進退有度,穩似山嶽,恐為張韓所破。”

“既已決定要攻,為何還要畏畏縮縮,”袁紹頗為平靜,耐心的反駁了起來,“我手握四十萬雄兵,加之各地征丁所得,夷人盟友,可興兵六十萬,乃至八十萬!”

“兵力雄厚,士氣高漲,境內安寧,何懼他曹操區區數十萬人?!”

“八十萬對三

十萬,優勢在我,我為何要防備退縮?”

這,這都是估算乃至是……乃至是謊報的軍備,精兵雙方不過均是十萬之數也,同樣還需精打細算。

“主公,何不再想想?”

“想什麼?”袁紹沒好氣的抬頭瞥了他一眼,“你身為謀臣,我既已下了決斷,不該再來擾亂我心思,應當立刻著手於為我出謀劃策才是,如此勸我收回軍令,威嚴何在?!我臉麵何在?日後再下令,誰人肯聽?”

“再者說,你從進來時,幾次提及張韓,你未曾與他交戰,難道先怯了!?張韓功高震主……自身難保也,又何懼之有?”

袁紹這一番反問,讓田豐登時愣住,忙問道:“主公為何知曉他自身難保?!是哪裡得來的消息?!”

“在下並非是要阻撓主公決斷,而是認為即便是要交戰,也不該如此急切,應當是循序漸進,逐步蠶食,緩緩累積糧草,依照官渡、白馬渡、延津等地,沿河而戰,不可輕易的將大軍全數開赴過河,令糧草難以運輸囤積,最終隻能大量囤積在河對岸,如此做法,可能會導致付之一炬……”

田豐現在已經不敢再勸袁紹切莫動兵,轉而勸他緩緩進軍,不可操之過急。

雙方兵力不明,戰力不明,應當先行試探,以先鋒兵馬交兵,看其結果,再做決斷,一開始將兵馬全數壓境,又付出大量的兵糧,則可能導致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這些話,田豐自然也是不可私藏,定要說出來心裡方才安生。

袁紹卻聽不進去,田豐勸說後,他心裡反倒更加煩躁,想不通的是為何我已經決定攻伐了,你卻還要如此勸說呢?

故而他極不耐煩的看向了遠處,沉聲道:“元皓無需多言,伱隻需做好後勤之務,不必思慮大戰之事。”

“主公!”

“住口!”袁紹猛拍扶手,整個人氣得麵色脹紅,雙眸睜大,虎目猛瞪仿佛要吃掉田豐一般,“大戰在即,意見不可相左!”

“你不要再說了!”

“我意已決,不能朝令夕改,先鋒兵馬很快便會到達黎陽前線,明日我就會立即著人商議,發檄文討伐曹操,你若是心中實在失望透頂,那就請自便吧!”

袁紹說完,嘴角下撇,也不去看田豐的臉色,這話說得決絕,田豐當場愣住不知該如何回應,幾次抬手打算再勸說,但又不知說點什麼。

這句話的殺傷力很大,在田豐聽來就等同於是“可以走了”,但凡謀臣,大多免不了內心自傲,聽聞此話,自然宛如遭受重錘打擊。

他後退兩步,雙手也不再拱手執禮,而是無力的垂下,而後道了一聲“告退”,轉身離去。

走出門檻時,稍稍慢了幾步,但最終還是走了出來。

袁紹在後忍不住看了幾眼,可心中怒氣依舊還在,最後冷哼了一聲,沒有再說話來緩和挽留。

……

一兩日之內,袁紹的先鋒兵馬快速抵達了黎陽,並且和張郃的駐軍一齊調遣排布。

顏良、文醜各占一處要道關城,交接之前已在不斷詢問張郃尋找到的各處行軍要道。

如此情況下,張郃早已明白了這些人來的目的,也明白了袁紹的用意。

果不其然,不到一日,鋪天蓋地的檄文便從後方而來,發往許都,擴散於天下,袁紹揭露曹操諸多惡行,將他定為與董卓無二的惡賊。

天子在深宮之中,宛如籠中雀,甚至其中有一封,還將曹操祖上數代人,均罵了一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