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還有幾句。”
聽到張重的話,梁曉福至心靈,連忙將筆遞上,“還請張老師賜教。”
張重看了看何如初和吳子雲,他們都是一臉的期待,遂笑道,“好,那我就獻醜了。”
“張老師,寫這裡。”
這幅畫沒有留白處,梁曉指著紅日當頭那一片說道。
張重點了點頭,然後在腦海中回憶了一番,才落筆寫了起來。
他寫得不疾不徐,眾人的眼神都跟著他的鼻尖移動。
字寫在了紙上,也印在了眾人的心裡。
俯首元齊魯,東瞻海似杯。
鬥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
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
寫到這裡,張重頓了一下。
何如初問道,“怎麼了?寫完了麼?”
張重搖了搖頭,隨後才繼續寫完最後一句。
君看秦始後,仍有漢皇台。
他原本不想把最後一句寫上的。
這首詩前麵幾句都在寫景,然而最後兩句卻是在嘲諷秦始皇和漢武帝。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曾在泰山舉行過封禪,而最後兩句就是嘲諷秦皇漢武執迷不悟求長生的行為。
當然,單看這首詩也未必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畢竟這句話字麵上的意思挺簡單的。
【你看看秦始皇之後,還有漢武帝封禪。】
不過恰恰是因為張重剛才的那番停頓,才讓何如初他們生出了許多想法。
為什麼要在這兩句前麵停頓?
看起來很普通的兩句啊。
難道是有彆的意思?
這麼一品。
彆的意思就出來的。
吳子雲想:難道是因為後麵一句是臨時改的,原是寫景,後來覺得不夠深度,所以才換了一句?
梁曉想:如果隻是為了用這一句襯托泰山的名氣,應該不至於停那麼久,或許是因為張重對封禪有什麼特彆的想法?
許海想:肯定是有彆的意思,不然這句顯得唐突不說,而且這麼普通的一句也不至於停頓。
何如初想:難道張重是不滿秦始皇和漢武帝好大喜功,求長生,故意用這句來嘲諷他們?
許雨涵想:停了一下,是有點怪。
芃芃想:這個太陽好像鹹鴨蛋的蛋黃啊。
眾人各有各的想法。
張重也沒想到自己這麼一停頓反而引起了“誤會”,不過他也管不了這麼多了,寫完整首詩之後,他擱下毛筆笑道:“獻醜了。”
梁曉他們才醒轉過來。
不管他們對最後一句是有什麼疑問,這前麵幾句跟這幅畫的意象絕對是完美契合的。
或者說這首詩跟泰山是完美契合的。
許海眨了眨眼睛,唉,張重就憑他的詩就能讓他的字被人們所銘記。,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