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回到認親前(重生)》全本免費閱讀
那日,疏通水渠之時,發現的幾隻老鼠,的確是一個不祥的征兆。
梅雨連綿,河水絕堤,烏雲灰暗,低壓壓一片。
區區七日,吳川便死了不少人。整個興寧鄉,籠罩在鼠疫的陰影之中。
興寧鄉的郎中,抓藥問診,煎湯熬藥,在這一段時間,幾乎忙壞了腿。
齊劉氏來了嶺南,狀態本就懨懨。大多時候,她總躺在床上,昏昏沉沉。
薑映真擔心她染病,便用鬆葉、赤小豆、艾草研磨成粉,為她配製了祛疫的藥囊,每日更換。
吳川山路曲折,疫病肆虐,薑映真唯恐大意,她將齊劉氏看得更緊,生怕婦人亂跑。
齊劉氏哭笑不得。
她已五十多歲,已是黃土快掩埋到脖子的人。
自從相識,少女對她,懷有報恩之心,吃穿用度,方方麵麵,細致入微。
“我比你年長,算是你的長輩。按理說,我應照拂你,為何一切反過來了?”齊劉氏雖是調笑,話中卻多了幾分酸澀。
“你才十四歲,還是一個孩子,難道,就不怕染病嗎?”
薑映真抿了抿唇,她沒有否認。
少女側臉柔和,垂下長長的睫羽,眸底劃過幾分黯淡的星芒。
“大娘,世道多舛,疫病橫生,我們都應彼此珍重。”
人對於疾病和死亡,總歸有幾分懼意。
好不容易,薑映真重活了一次。
名山大川,縹緲雲海,桃花流水,皎皎明月,朝露夜晞。
美曲美樂,美景美食,美時美事。
若還有機會,若她能活著走出嶺南,定會親自看一看。
七尺白布之下,掩蓋的是染病而死的不幸之人。
他們麵容蒼黃,骨皮鬆垮,令人不忍直視。
興寧鄉的亂葬崗,野蕨萋萋,喬木繁茂,堆滿了惡病暴斃的平民。
觀音橋下,流水嘩嘩,榕葉細碎,回春堂是興寧鄉乃至整個吳川之內,最為忙碌的地方。
每日卯時,天方破曉。回春堂外,求醫問藥的百姓,排成了一條長龍。
百姓甘冒寒露,身披草衣,從城北排到城南,從杏花巷排到三珍弄堂。
“有勞萬郎中了。”
平時,回春堂早在申時打烊。
但如今,已至亥時,回春堂外還奔有幾位流民,來人皆抱最後一絲希望,祈求靈藥祛除病厄。
吳川府尹下了令,衙役挨家挨戶,登記人口。
“好累,先生,這場疫病,何時才能消失呢?”近幾日,閉門之後,白果揉了揉眼睛,總是這般說。
鼠疫,一日不清除殆儘,吳川的所有人,便會多受一日折磨。
論起辛苦,薑映真和白果,遠不及萬木春的十分之一。
“隻願能快一些。”萬木春搖了搖頭。
他的醫術雖精妙,卻非神羅大仙,算不出疫病何日才能結束。
花甲之年的先生,眼底已浮現了一層烏青。
萬木春對於薑映真,是有幾分愧疚的。
少女的年紀,比白果還要小。
她心地良善,不怕吃苦。
每日陪著他和白果,在回春堂內忙活,直至月明星稀,少女才能提一盞燈回家。
一位小姑娘,獨自一人走夜路,萬木春便令白果相陪。
幾日前,薑映真曾與平白鬥嘴,氣得小書童直跺腳,警告少女不要生出什麼齷齪心思。
小書童言語輕蔑,睜著圓滾滾的眼睛,防她跟防采花賊似的。
仿佛,他家的大公子,是什麼純潔無瑕的絕世珍寶。
嶺南生活,沉寂煩悶,來了這裡,她沒能認識幾位朋友。
可是,小書童和他的大公子,兩人的出現,對於薑映真,是一個意外之喜。
她覺得有趣,曾思忖過,若無事便會去城南探望。
眼疾,並非幾副湯藥便能痊愈如初。
那位大公子,溫文爾雅,不知是否適應了雙眼瞧不見的現實?
薑映真每日出了家門,去的地方,隻有一個回春堂。
漸漸地,她淡忘了城南的偏院,也沒工夫逗弄平白。
小書童和那位大公子,仍待在陰濕的屋子內,雙方是否安好,彼此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