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嫂子走後,程雲舒靜下心來,開始寫方案。
前些年家長不要求學習成績,高考恢複後,很多家長對成績注重起來。
考上大學能分配工作,工資比普通工人多了二十塊,分配的工作也是坐辦公室,不用下車間,普通工人沒得比。
要是運氣好,被分到政府工作,還能吃上公家飯。
當然,這年代的高考很難,大學入學率很低。
許多家長的態度是,成績優秀最好,成績差也沒關係,大不了將來接他們的班。
孩子不想學習,那就不學,想玩就玩吧。
初高中生懂事了,有了很多對未來的追求,乾勁和衝勁都還算不錯。小學生那就不行了,還要多靠學校和老師引導。
根據上麵下來的文件,江城教育局為了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決定舉辦一個小學生知識競賽。
競賽內容現在還沒決定,局裡領導讓大家都做一個方案,最後開會投票商議決定。
前段時間程雲舒已經有思路了,在書中看過後世的發展後,她的思路更完善了。
她的方案是趣味知識競賽,不是單純的課本知識,而是從日常生活中那些不起眼卻蘊含著物理化學等知識的現象入手,讓學生說明原理。
在這個還沒有提出素質教育的年代,程雲舒認為這個方案有很大的可行之處。
說起來這還是她從圓圓那得到的靈感。
從小圓圓就是個好奇心特彆大的孩子,好奇的問題特彆多,天空為什麼是藍的?魚為什麼能生活在水裡?蘋果為什麼是圓的……
她從來不會忽視兒子的提問,每個問題都會認真回答,不會的就去查找資料,或詢問老師同學。
如果問題實在太難或太奇怪,就讓他留著記在本子上長大後自己去探索。
現在那個本子已經記了一大半。
窗外的陽光正好,雨後的空氣中有股清新的草木和泥土的氣息,程雲舒在心曠神怡的氛圍中,下筆如有神,方案一氣嗬成。
陽光落在她白皙無暇的肌膚上,像是在發光。
徐知源拿著畫進來時,覺得媽媽就像個仙女,他得意洋洋的想,這個仙女是她媽媽。
程雲舒招招手讓他過來,“餓了嗎?”
徐知源搖搖頭,把他手上的木製小兵往上舉了舉,示意媽媽看這裡,“媽媽,我還想要十個小兵,再要一個將軍,你可以寫信告訴舅舅嗎?”
程父程母生育三個孩子,程雲舒是最小的那個,她上麵還有一個大姐和二哥。
程二哥在家具廠工作,從小學做木匠活。
不過比起做家具,他更喜歡做些精細的小玩意,他十多歲雕刻的小鳥,程雲舒現在還收著。
二哥給圓圓很做了很多木刻玩具,七巧板、積木、木槍。
上個月他還給圓圓寄來了木刻小兵子,仔仔細細的刷上了顏色,衣服刷上綠色的漆,帽子上用紅色染料給五角星刷上色,活靈活現,精致非常。
圓圓一看就愛不釋手。
因為想玩這些木刻小兵,家屬院這麼大的不少孩子還認他做了老大。
程雲舒現在想來還覺得好笑,這些孩子太好玩了。
徐知源本來對當不當老大是不在乎的態度,前天有個小弟借她的小兵玩時丟了一個,他對當老大就很排斥了。
這一套木刻小兵一共才十二個,丟了一個他都快要急哭了。他本來就想要更多的木刻小兵,現在更想要了。
程雲舒道:“我明天就給舅舅寫信,但是木刻小兵這麼漂亮,舅舅肯定要做很久,而且很辛苦,你要耐心等待。”
對於孩子的想法,隻要不過分,程雲舒向來都會同意。
徐知源點頭讚成,從小口袋裡掏出一把過年存的紅包,“媽媽,我知道的,把我的零花錢給舅舅吧,讓舅舅好好補身體,他就能做的更快了。”
程雲舒點點他的鼻子,“你這個小機靈鬼。”
程二哥是在程雲舒讀高中時結的婚,婚後第二年二嫂生了一對龍鳳胎。大的是哥哥,小的是妹妹,哥哥取名程信,妹妹取名程露。
程母在程雲舒讀大學時去照顧圓圓,那時龍鳳胎才三歲多,隻能靠二哥二嫂夫妻自己照顧,程父有時間搭把手。
身為嫂子同意婆婆去照顧小姑子的孩子,對小姑子也沒說出一句怨言,作為小姑子的程雲舒是感激的。
投桃報李,程雲舒有什麼好東西都會送回去一份,對程信和程露兄妹倆也很好。
原本她最近就打算寄信回去,現在也是多加了兩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