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信回去的還有一個包裹,裡麵有四斤本地人做的臘肉,三個部隊發的牛肉罐頭,去商場買的兩套畫本和三瓶百雀羚,再加上一盒徐望洲戰友送的巧克力。
這裡麵的東西有大姐一份。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更何況程母一直覺得讓大女兒下鄉對不起她,不用人提醒就會給大女兒留的足足的。
這木刻小兵一看就是二哥下了功夫的,程雲舒又在包裹裡多給二哥多添了一雙皮手套和一條女式紗巾。
程雲舒沒拿圓圓手裡的錢,“你可以用這錢給舅舅家的信哥哥和露姐姐買些東西,我幫你一起寄回去。”
徐知源想了想,同意了這個提議。
“給信哥哥和露姐姐買輛鐵皮小火車吧,讓他們和大姨家的姐姐和弟弟一起玩。”
程雲舒有些詫異,鐵皮小火車價格昂貴,抵得上工人一個月的工資,買了鐵皮小火車,圓圓的小金庫裡就所剩無幾了。
她問說:“真的買鐵皮小火車嗎?買完以後你就沒錢了哦。”
徐知源點頭,“嗯,上次我們回外公家給哥哥姐姐們看了鐵皮小火車,他們一看就很喜歡,但是沒有和舅舅大姨說。”
“哥哥姐姐對我很好,也給我送了很多東西,每次我都很開心,我也想讓哥哥姐姐開心。”
程雲舒目送自家兒子去食堂買午飯的背影離去,眼裡滿是欣慰。
第二日,程雲舒帶圓圓去商場買了鐵皮小火車後,直接去郵局寄了信,郵局的工作人員看了他們好幾眼。
程雲舒撫額,包裹裡再裝上鐵皮小火車和她買給爸媽的兩件衣服後,這包裹的體積確實引人注目。
省城過去就有商場,但是買東西需要外彙券,有外彙卷的人很少,自然能買東西的人也就少了,現在不用外彙卷了。
可去年私人新開的百貨大商城,種類全花樣多還不要票,就是價格貴點。
但是貴,也是和小攤小販小商店比,比起過去國營商場,價格還是便宜了,百貨大商場的生意明顯比國營商場要好。
好不容易帶孩子來一趟省城,程雲舒帶著孩子去逛了百貨大商場。商場一樓賣食物和日用品,二樓賣家電,三樓賣衣服。
程雲舒去一樓買了零食後,直奔三樓給一家三口都買了套夏裝。
她的夏裝是一條湖綠色的長裙,泡泡袖,長度在膝蓋下,有一條白色的腰帶。
試穿後店員誇她穿的比模特還好看,圓圓看著她眼睛閃閃發亮,她自己也喜歡,直接就拿下了,花了她小半個月的工資。
聚福樓的烤鴨外酥裡嫩,她和圓圓吃了一次就愛上了,兩人中午去聚福樓點了烤鴨、山藥排骨湯、小青菜和蘋果酥,花了七塊八,又是一筆錢出去了。
烤鴨和蘋果酥沒吃完,打包了。
吃過飯,程雲舒去了書店,買的一本美術鑒賞和幾本全英文的外國,還給圓圓買了一本動物大全,臨到結賬時,又拿了一份最新的江城日報。
回家的路上,程雲舒提著大包小包,心想,她花錢好像是太大手大腳了。
但是她和徐望洲工資都很高,家裡又沒負擔,隻用養一個孩子。雙方長輩現在還不需要他們贍養,隻需要偶爾買些東西寄回去,花這些錢完全承受的起。
徐望洲是團長級,一個月工資加上各種補貼有186塊,時不時還有獎金,程雲舒一個月的工資是58.5。
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三四十塊,兩人加起來的工資超過大部分家庭。
而且,比起節省開支減低生活質量,她更樂意開源提高收入。
公交車上,程雲舒打開報紙隨意看了一眼,忽然發現了一則江城少兒畫報的征稿啟事。
征稿要求體現生活中的美好,以“親情和友情”為主題,要有童趣。
程雲舒心念一轉,她好像想到開源的辦法了,她要向江城少兒畫報投稿。
八十年代是出版社繁榮、紙質書盛行的年代,孩子們沒有書裡的遊戲機、電腦和手機玩。
除了在戶外玩的拍紙板、彈彈珠、跳格子、捉迷藏、上山下河、捉魚捉泥鰍,他們最喜歡的是看連環畫啊。
現在的連環畫種類比較單一,最火的連環畫是《智取城防圖》《無畏將軍》《濱海諜影》《鐵道遊擊戰》。
小時候她也喜歡看連環畫,住她家隔壁的董阿姨是個畫家,她還被董阿姨收作了學生。
剛學了三年,董阿姨被迫下鄉,她不能跟著學了,也從來沒放棄過練習,讀大學時還去過美術學院蹭課。
美術學院不少老師都知道,有個來學校蹭課的江城大學女學生,比很多專業美術生都畫得好。
老師說過她畫畫有些靈氣,卻耽擱了太多年,也沒有專心攻畫畫的決心,成不了大畫家,她深以為然。
雖成不了大畫家,但在少兒畫報上投稿她還是有信心被收錄的。如果過稿,這錢也可以補貼補貼家用了。
她從書中知道後世的發展趨勢,大富大貴的野心沒有,小富而安的信心卻很足。
看了一眼挨著她坐的兒子,她的心裡暖暖的,真好啊,午後的微風都是那麼令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