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2 / 2)

她把幾百年後的技藝原理告訴他們,這中間是無數代匠人們總結的經驗和技術,時知沒辦法把這些也教給他們。

如果連一把刀都做不好,那其餘的更不用想了,時知這時候已然明白冶鐵煉器這件事是個漫長的鑽研工作,要速成幾乎是不可能了。

在想明白這件事後,時知立刻改變了策略,她一邊讓匠人們繼續研究尋找突破口,一邊讓人在大良境內探訪有沒有什麼人擅長冶鐵煉器,但想來很難這樣的人大多在官府名下給軍隊打兵器呢。

鐵的堅韌度不能達到預期,但武器的殺傷力也不隻是材質,還有設計,時知把諸葛連弩拆了把原理吃透後,她決定改造□□的射程還有準頭。

這個她可以親自上手,在這方麵她比冶鐵有天賦,前兩年設計翻車時她的物理力學又重新撿起來深造了一回。

白雀對□□改造很感興趣,他雖然不明白女郎寫寫畫畫的那些符號,但他有大量“使用”經驗啊,很多操作問題時知想不到的他和手下的人都能提供。

為了增加準頭和射程,時知把十連發改成了□□,畢竟有材料和工藝限製,要想達到預想的殺傷力那就要有所舍棄,主要也是時知她也不是專業兵工人士,但就是這樣改出的□□就已經讓白雀等人驚歎了。

時知的箭術已經小有所成,但她沒實戰經驗,這會兒拿著改動的□□射練習感覺沒一會兒整個手臂就麻了,反作用力太強了。

白雀拿著射了幾箭也感覺這東西不適合時知用,以他的臂力都感覺虎口震得發麻,“女郎還是讓屬下等人實驗吧,這東西容易傷了您。”

時知也明白她的確不適合用這個:“這弩的準頭不夠,還要再改進。”

殺傷力是提高了,遠處的靶子都穿透了,但以她的箭術都沒全入靶心,想來還是要再改動。

白雀等人想說這已經很好了,他們以前用過的弩無論殺傷力還是準頭都沒這個好用,但他們女郎向來做什麼事都是高要求的,所以最終都隻是安靜的繼續陪著時知做測試。

時知在做測試時白雀等人建議,改良的□□在把弓身材質換成軟弓更適合騎兵用,時知聽了建議立馬改了,她這兩種□□可以讓騎兵和步兵打配合。

以後天下如果真亂了,他們最適合做的就是防守,清河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包括時知在內的所有崔氏子弟沒有什麼擅長領兵打仗的人,哪怕崔玉煙也隻有將才而做不了什麼統帥,要把武力交給擅長領兵的外人那還不如自殺來的迅速,時知這會兒隻好努力給她的人加強裝備和現在著手培養能帶兵的人。

以時知的計劃,崔氏要想在亂世求存,那就必須有武力,現階段這武力她得在控製住的範圍,規模太大她又沒有太突出的軍事才能,養那麼多人隻怕會出亂子,規模太小又無法自保,所以一切都得精準計算。

雖然時知不想承認,但這個時代女人做事太難了,所以她不可能像原著男主家那樣在天下大亂時立刻就光明正大廣招人才,那些追求建功立業的野心家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相信一個女人能成功。

甚至她的女兒身在很多人眼裡會是“機遇”,劉邦韓信那樣的關係放在她身上,分分鐘就是她給大良版“韓信”做嫁衣,而且所有人都會覺得“理所應當”,看到惠嘉長公主的經曆時知就很清醒了。

甚至時知都能預測,若是她沒有個正當理由就去大張旗鼓的招兵買馬,那些諸侯勢力立馬就能給她扣上一堆“禍國殃民”的帽子,哪怕是販夫走卒都會有資格跟著唾棄她“不守本分”。

所以時知很早前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她不會去在亂世剛起時就迫不及待扯出旗號爭什麼“大義”和“民心”。

這個世道壓根就是不公平的,女人做事要比男人艱難無數倍,她比彆人需要的時間更久做的事需要更多,那樣才有可能去爭奪主動權,不把人心裡那些固執的偏見拔了到頭來都是無用功!

首先她要做的是在部分區域拿到話語權和控製權,以她的能力大規模開疆拓不能馬上實現,但守住部分地區然後再徐徐圖之卻可以做到。

她要用守住的地方為基點,潤物細無聲,讓所有人漸漸接受女人也可以做大事成大業,進而去實現她真正想要做的事。

這個過程她要剔除很多東西,也要警惕很多人和事,同時還要權衡好崔氏內部和外部的人和事,這將會是個大工程,其難度甚至比開疆拓土也不差什麼。

崔教授說她給自己選了條無比辛苦的路,但時知很願意去努力實現,她或許做不到改天換地,可她願意給這個時代留下些不一樣的東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