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彬在越州和荀氏對戰時,也一直關注江南的動向,雖然早就知道崔氏有意江南,可能這麼快吞下一半地域他著實驚訝,同時內心又提高了警惕。
他其實很清楚崔氏賣自己糧食和軍械的緣由,不過就是看出荀氏的厲害,想在對付完鄭氏前找個在前麵抗揍的,但哪怕他看出來也得咬牙撐下去。
如今崔氏在北荀氏在南,鄭氏看這情形也不想跟崔氏打下去,崔氏現在已經得到喘息的機會,再過段時間如果崔氏也想對他動手,那他似乎就隻能成為夾心餅。
有這個想法的不止齊彬,占據湖州的東陵候黃玉還有蘄州南部的徐山都感覺自己要成夾心餅。
齊彬是夾在荀氏和崔氏中間,他倆是夾在崔氏、鄭氏、荀氏還有齊彬之間,哪個都惹不起也不敢惹,總之這個年大家都難過。
時知順利把江南北部拿下後,她並沒有急著去做什麼,而且派人去把江南登記在冊江土地都重新等記一次,之前燕州和冀州也是這樣做的。
她當然知道有很多家族隱匿了一些土地,之前崔氏的賬冊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是隱匿的,世家與豪族深知“馬無夜草不肥”的道理。
崔氏這些土地在她起事之後就重新登記造冊記錄了出來,除了家主府名下的她單獨拿了出來,崔氏族人那部分她暫時隻是讓人登記還沒什麼動作。
崔氏的都這樣彆人家就更不好直接動了,所以現在她也隻是把原先在官府登記的整理出來。
“吩咐下去,讓咱們的人初一在全國各地發出消息,凡是在桐州、冀州、燕州南部和江南北部擁有土地者,限期半年內拿地契實名登記,登記後需要最晚在後年春耕時把名下農田進行耕種,若是過期不歸或者農田荒蕪,那崔氏將把土地充公另給無地之人耕種。”
天下大亂,各地逃荒和避難者離開家園,那些土地也成了無人耕種的荒地,如今兵禍連連,每個地方除了缺錢缺糧也同樣缺人。
“女郎,如今兵荒馬亂,那些人聽到消息恐怕也極少有願意長途跋涉冒險回來。”底下人聽到這個命令都有些不看好。
崔氏發出這樣的消息,除了平民百姓在議論,各方勢力都在關注,這個通告大家都感覺是崔氏在為增加人口而努力,但眼下這樣的世道,土地價值其實已經到最低,就連好多農人都逃離家鄉尋找出路,崔氏如果不能維持住這些地方的穩定,那是沒有什麼人為了那些土地會回去的。
好在桐州、燕州和江南這些地方本身沒有過大的戰亂,所以大多數無人可投奔的百姓還是留在原籍,時知這會兒其實並沒有真正缺人。
她下這個命令其實隻是為打個預防針,後麵的政策出來,那麼這些土地的產權就得有個明確說法。
過完年後,崔氏治下出台了第二項政策,成立一個專門管理無主土地的部門,“土地農業司”。
這這部門的第一項業務就是把崔氏家主府之前隱匿的土地全部登記造冊,統一管理後租給無地少地的農人耕種,田稅十取三,收上的田稅一律充公當做軍費和行政管理的費用,這部分土地也不再允許買賣。
這操作著實讓大家夥兒犯嘀咕,崔氏家主府把私產充公,這難不成是想給大家提個醒兒?他家缺錢了?
於是很快江南和冀州的世家與豪族都“很懂事兒”的送來了“孝敬”,但是這一次時知都讓人退了回去,並且送人離開時每家每戶都送了一份名單。
裡麵倒也不是彆的,就是這些年她手底下的探子和眼線查出的幾個州府大戶隱匿的土地,時知也沒想怎麼樣,她隻是提醒這些人家該去登記造冊了。
崔氏內部的大戶也都收到了這些名單,時知對崔氏的話說得就更明白,登記明白那就以後隻要好好納稅,土地就還是你的,可要是繼續隱藏,那不好意思“土地農業司”不介意再開張辦理幾次業務。
凡是統治者就沒有不討厭隱匿財產不交稅的,時知雖然還算不上完全意義上的統治者,可她仍舊不會縱容這種事,尤其還是缺糧缺錢的環境中。
因為是從崔氏先開刀,所以這個政策雖然一開始哭爹喊娘的族人特彆多,但時知這兩年越發不好惹,在族內威嚴日重,所有大多數族人還是乖乖按照查出來的數目去重新登記造冊了自己家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