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元老軍政計劃提案製(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4565 字 9個月前

新的行政機構體製通過之後,鄔德提交了一份他的建議。即由企劃院牽頭,推行一種“元老軍政計劃提案製”。即每個元老都有權向企劃院提交自己的計劃方案。企劃院將對這些方案進行審議,可行的將列入企劃院的工作計劃中去。

“這個提案不是提交到全體大會上的那種。全體大會隻討論政策性、方向性的大政方針。我說得是指具體的軍政方案” 鄔德在會議上解釋自己的方案,“比如一個元老可以提案我們立刻占領香港島。”

看到大家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鄔德繼續解釋:“當然,這個提案不可能就象我剛才說得一句話,而是要交出可行性報告的。”

但是不同於在全體大會上的提案,提交給企劃院的提案必須是一份詳細的可行性報告和計劃書。

“比如提案占領香港島的,首先要闡述這個行動的意義,其次是要有一定的背景資料作為支撐材料,最後是提出自己的方案,占領香港大概需要穿越集團投入多少兵力和物資,如何應對明軍或者其他勢力的反撲……”

“老天,你這不是要讓提案人自己當參謀長啊。”鄔德說,“對有軍事背景的人來說還有可能性,對一般人怎麼可能!”

馬千矚卻連連點頭,表示支持:“我讚成這個方案,這樣可以提高元老們對軍政方針的參與度,免得他們覺得自己被排斥出決策之外。”

“但是這麼一來,勢必會造成許多根本行不通的方案吧,難道我們都要去執行?”

“嗬嗬,我倒想看看誰能把占領香港的可行性報告寫得很完美……”文德嗣含蓄的說。

這種涉及軍政大計的提案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作為基礎,還需要情報上的支持。一般人根本寫不了,就算勉強寫了,在專業人士麵前也很容易被批駁。所以這個所謂的“提高元老的參政度”的方案不過是畫了個大餅。穿越眾們儘可以提自己的各種計劃和設想,充分滿足自己參與謀劃的欲望。就算最後被否決,也隻能說是自己學藝不精,不專業的結果,不能抱怨執委會沒有給他們機會。

“要是誰真得能提出一個很好很完善的方案,我們也不妨加以實行。”鄔德說。

“這個提案很好,充分給了元老們參與製訂具體的軍政計劃的機會。”文德嗣指示說,“至於元老們是不是能積極的參與,這個需要我們進行引導和宣傳。”

鄔德的“元老軍政計劃提案製”被通過了,並且被列為一項製度。事實上儘管每年都有大量的提案進入企劃院,通過得也不在少數,但是仔細研究的話就會發行能通過的提案大部分是無關痛癢的,真正夠得上重大軍政決策的少之又少。

但是這個製度極大的滿足了元老們參政的熱情,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集思廣益的作用,又避免了被人指責為獨裁――給了大家充分的機會,至於元老有沒有本事做到就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最後,由馬千矚提出動議,就“定級定薪”進行討論。

事先蕭子山根據執委會的指示,已經在著手製訂一套乾部等級製度。他召集了穿越集團內部所有對人事製度和政治學有研究的元老們搞了一個內部網絡討論組。讓大家專門在業餘時間發揮自己的才乾――這倒不是穿越集團急需這些元老的工作,而是順便讓大家消磨時間,免得一天到晚琢磨自己的妹子是不是比執委會們難看。要知道對政治學研究較多的人煽動起群眾來能量比較大。

這個小組要研究的乾部製度,不僅包括穿越眾,還有土著的乾部也要分出等級來。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分歧。在乾部等級和軍銜製度上要不要采用雙軌製,即穿越眾是一套製度,土著是另外一套製度。

一部分人認為,為了未出穿越眾的優勢,彰顯其不同的地位,穿越眾應該享有單獨的乾部等級體製。這個等級體製隻對穿越眾開放,土著,即使是精英分子也不能進入。最有力的例子就是軍隊的軍銜問題:許多在陸軍服務的穿越眾至今不過是上尉,但是土著海軍上尉已經出了好幾個了。未來軍隊的規模愈來愈多,必然有更多的土著軍官,甚至是將領的出現,不把穿越眾單獨劃分出來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土著上司,穿越眾下級的問題。

儘管一小部分普世分子爭論說這沒什麼關係,指揮關係是指揮關係,土著官當得再大也是土著,不可能成為元老,也無法享受元老的權利,不可能動搖穿越眾的統治基礎,還可以讓土著感受到穿越集團“唯才是舉”的精神,更好的為穿越集團賣命。但是多數元老還是覺得出現淩駕在穿越群眾頭上的土著乾部是不可接受的。(,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