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村背靠大平山,山裡麵氣候宜人、降水豐富,晝夜溫差比較大,是山茶油樹生長的最佳環境,野生山茶油樹的身影幾乎是隨處可見。油茶樹生長在深山中,油茶籽曆經春夏秋冬四季,吸收天地精華。
山茶油是□□傳統的一種食用植物油,在□□已經擁有兩千多年的種植、使用曆史。而在大安朝,不知因為何種原因,山茶油還處於真空的狀態,除了山裡附近的人見過之外,大家都沒聽說過這些野果還可以榨油食用。
秋末的大平山並不顯得枯敗,仍舊是蒼茂繁盛,但是晨間的白霜、日漸清涼的山風、偶爾從樹梢穿過的秋陽讓人感覺到秋末冬初的氣息。楊大川這半年對大平山外圍已經摸得透透的了,哪裡有野茶油樹都摸得一清二楚,進山後,帶著芋哥兒直奔目的地。
山裡的茶油樹不知道長了多少年了,又沒人管理,長的都很是高大,茶油籽相對於現代種植的茶油樹並不算多。但是這裡氣候或許比較適合茶油樹生長,山裡野茶油樹遍布,不止大平山有,這一帶的地界周圍的幾座山頭都有,多與少罷了,村民不認識野茶樹,經常上山砍茶油樹回家當柴燒。
山腳處就有一片野茶林,但是楊大川不準備從那兒摘,他專挑村人不常到達的地方摘油茶果。他留了個心眼,摘油茶果榨油然後賣錢這件事是肯定瞞不了多久的,村裡就那麼大,大家遲早會知道,楊大川也不準備吃獨食,這容易犯眾怒。但是儘可能晚一點對自己還是大有好處的,準備搶個先機,今年自家領先一年賣出,明年大家就各憑本事吧。
如今正是摘油茶果的好時節,橢圓形的油茶果一個個掛在枝頭,地上也掉落一層,掉落的油茶果也是能用的,都不能放過。
芋哥兒雖然不清楚這油茶果是否能掙錢,但是當家的說可以,最近家裡又沒啥事,那就試試唄,不行今年就多拿錢出來貼補貼補,也不能熄了當家的想掙錢的心思。
這邊野茶林還挺大,但兩人都是在相鄰的地方摘,不敢離了各自的眼線,在這深山裡,出個啥事的可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兩人手腳麻利的摘了一早上,吃過從家裡帶來的餅子鹹菜午餐後,休息了一會兒又繼續摘了一個時辰就停手不摘了。
兩人都是手腳利索的,大半天的時間,兩人一共摘了有12袋,這些待會都需要扛下山去,回晚了不好下山。本來楊大川準備自己一個人把茶籽運下山,芋哥兒繼續在山上摘茶果,但是想想又不放心芋哥兒一個人在山上,山上蛇蟲鼠蟻的可不少,同樣的芋哥兒也不放心當家的一個人扛著這老重的茶籽下山,雖然楊大川一再保證自己經常進山,對山路很熟。
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的原因,楊大川感覺自己的這具身體比前世的要好很多,身手利落了不少不說,力氣也比以往更大,之前還舉起過一塊足有三百公斤左右的大青石走了有半小時不帶喘氣,不知是這個世界的人身體素質都好還是他個人比較彪悍,他也不敢到處聲張,唯恐被彆人發現異端,當成怪物處理。
所以他一次就挑四袋下山,每袋100斤左右,芋哥兒一次就帶一袋分兩個麻袋裝挑下山去。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特彆又是挑著這大包小包的,楊大川倒不是覺得重,就是這山路狹窄,磕磕絆絆的走的憋屈。
他有點擔心芋哥兒,雖說小哥兒比女人身體要好,他也經常乾活,但是山路不好走,唯恐他不小心滑腳滾下山去,就讓他走在自己後麵,自己在前開路,把山路趟寬了,芋哥兒走起來沒那麼多阻力。來回一次需要1個時辰左右,楊大川來回走了三趟才把今天一天的收獲給運回家。
好在楊大川家在南邊山腳,從山上下來走小路可以直接到達後院,鄰居又住的遠,不像北邊曬場那兒,大家房子都聚集在一塊兒,誰家今晚吃肉大半個村都能知道。
茶果摘回來後,得漚上個把星期,然後大太陽曬上幾天,那樣殼就會自己炸開,茶籽自動蹦出來,曬乾的茶籽還得挑選乾淨才能榨油,剩下的茶果殼冬天能用來燒灶取暖,也可以熏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