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過年(1 / 2)

古代小平民 萊茵麓湖 4287 字 9個月前

村裡熱熱鬨鬨的,日子過得好的人家差不多都和楊大川家一樣忙碌了一遭。芋哥兒跟楊大川也去吃了好幾天的殺豬菜,去幫忙吃席的時候又跟其他人約好一起打糍粑。

臘肉在沈阿嬤的指導下,這兩天已經弄好了,楊大川家整整製了30斤臘腸,20斤臘肉,滿滿的掛了好幾根竹篙,臘完臘肉,又要忙著準備米餅的材料。米餅,還有臘肉是過年走禮的好物事。過年走親訪友回娘家,包一筒米餅或一筒糍粑,拎一塊臘肉,這禮就齊整了,講究點的還可以搭點其他的。

米餅有糯米的也有粳米的,糯米精貴產量低,大家做的少。芋哥兒不用回娘家,家裡又沒個孩子,走禮也用不著多少,就把粳米餅托給許林家的,上他們家做,做好了,勻他們幾斤就夠了。

楊大川家以前也自己做過,但是後來都是買機器做的,也沒人再自己做,忒麻煩!置米餅需要先把米炒熟,碾成粉,家裡講究的還會放綠豆粉,把紅糖熬煮開,放冷,把碾好的米粉、綠豆粉、芝麻粉、花生碎攪拌均勻,澆上幾勺豬油,放冷的紅糖,揉搓抓團放在各式各樣的餅模裡,用瓷勺背麵把餅的表麵輕輕磨光,再用木棍把餅敲打出來,放進大鍋裡文火烤乾。

放在前世都沒人吃了的米餅放在這個時代可是精貴的東西,也就是這幾年日子好了,才有人做。今年大家都賺了點錢,央不住家裡孩子的追要,才有幾家合著做,這事兒不用出啥大力氣,都是一堆媳婦子們在忙活,芋哥兒拿回來那天,楊大川吃了兩個就不吃了,果然是哄孩子用的,主要就是為了吃那個甜味,大家一起做的,不舍得放料,除了甜就是硬,牙口不好的一個能嚼半天,倒是可以當乾糧出門嚼用。

打糍粑是全村活動,約在29日那天,在曬場大樹底下,曬場邊上搭了5個土灶,駕著大蒸籠。平山村打的是白糍,不同於米餅,家家戶戶不管有錢沒錢,都會勒緊褲腰帶買幾斤糯米回來打糍粑,糍粑在這不僅意味過年,還有幸福吉祥。

在家淘洗泡好的糯米放到蒸籠蒸熟軟化,糯米飯撈出放入石舂內,用木棒搗爛成糍粑,撈出來放到盆裡,趁熱分成小團,再將小團放到一個竹環撚扁,每個糍粑厚約1厘米,大小一致,白白胖胖的,放到堿水能保存許久。

白糍粑要做到有韌性,搗爛這一步就需要漢子上場了,自忖有一把子力氣的,都上前舂打一番。這一天,全村凡是有閒的,都會在曬場上瞅一眼,人多了,少不得幾個人聚在一起說幾句,說說誰家嫁女娶媳婦了,誰家有孩子了,誰家婆媳不和了,誰家日子好過了。人人都熱鬨幾句,湊個趣兒,說個嘴,芋哥兒一般都是高興聽著,說到他頭上也不嬌不惱,一時間,曬場上,好不熱鬨。

年三十上午,楊大川給幾家親長送年禮。之前殺豬的時候,就給大哥楊大山,小弟楊大路家送了豬肉,今兒就沒有再給他們送年禮,楊大川準備待會送兩碗自家做的扣肉過去就行了。送完禮,又陪芋哥兒回大灣村祭拜了一番嶽丈,打理打理在大灣村的房子,免得沒人住,破敗的太厲害。

蔣蔣中午,兩人回到家,楊大川跟芋哥兒開始貼春聯,芋哥兒拿糯米粉熬了一小盆漿糊,家裡房子是泥胚的,不用糯米熬煮的漿糊根本粘不上,黏上了也堅持不了多久,沒過兩天就得掉,大過年的可不興掉春聯。芋哥兒拿了個小刷子往大紅春聯的背麵刷,支使楊大川出去貼。門頭,灶頭、門板、櫃子上乃至牆上,瞅著個空兒,楊大川都貼上大紅福字,門口掛上新買的紅燈籠,再加上他們兩月前成親的囍貼也還沒掉,一時之間,老舊的房子弄得一屋子紅彤彤、喜洋洋的,看著喜慶極了。

一隻大肥雞,一塊上好的足有三斤重的五花肉,又準備了酒水、米飯、乾果裝盤放好,還有新買的供香、鞭炮、之前,檢查完了楊大川跟芋哥兒把祭祀用的東西用籮筐裝好拿到楊大山家去供神——自楊老爹蓋了新房子後,家裡的供桌也搬到那邊,楊大川跟楊大路都需要到楊大山家去上供祖宗。楊老爹蓋的新房跟村裡聚集一起,楊大川是三兄弟住的最遠的,楊大山跟楊大路就住隔壁。芋哥兒把供品擺在祭桌上好一會兒後,大嫂跟三弟媳還沒弄好,楊大川就把帶來的扣肉碗給他們,順便找大哥說明年蓋房子的事兒。

蓋房子也沒啥說的,宅基地就在老房子前邊一點,舊房子不拆,以後留著放東西也好,主要是跟自家大哥三弟招呼一聲,到時過來幫把手。

三兄弟一起嘮嗑嘮嗑 ,說說今年收成,聊聊明年年景。要是以前的楊大川或許還會對分家的事兒有點不自在,但是穿過來的楊大川倒是沒有多大的抱怨,人人都有私心,分家楊大川是吃虧了,但是他回來後大哥大嫂也沒多苛待他,收油茶籽時楊大路也儘心儘力過來幫忙了,如今大家住的也不近,平日也沒啥摩擦的,當成普通親戚來往,楊大川覺得沒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