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一家人的平凡日子(2 / 2)

古代小平民 萊茵麓湖 10392 字 10個月前

“咱家不做紅薯粉了?”既能當飯又能當菜的,放點辣椒酸菜肉末,滑溜溜的,爽口的很,楊大川每次都能吃幾大碗。

“先看阿嬤能換多少,要是不多的話,咱家自己做!”家裡的紅薯玉米啥的都是摻著白米吃的,消耗的沒有其他人家多,這做紅薯的料還是夠的。

“哎哎,大川,那是不是蛇,快點快點,家裡進蛇了!”芋哥兒一把抱起孩子往屋裡奔。

聽到芋哥兒說家裡進蛇了,楊大川也是被嚇了一大跳,趕緊抄起放在一旁的扁擔就衝了過去。嗨!原來是一根攪和在一塊兒的麻繩,遠遠的瞧著還真挺像蜷縮成一團的蛇。

“芋哥兒,沒事兒,是麻繩,沒有蛇!”他們家到處到撒上了硫磺,就算真有蛇進來也得軟成一團。再說,家裡大花二花在沈阿嬤的調教下,不知道是懂沒懂,反正是不往家裡搬東西了。

芋哥兒打開門縫瞧了一眼,看到是麻繩,心裡鬆了一口氣,嘴上抱怨到“上回家裡進的蛇可真是嚇死我了,到現在都沒緩過來。”瞧著啥都像,特彆是聽說村裡還有孩子被毒蛇咬傷了之後,真是睡覺都不安穩。

“嘿嘿,咱要不要也抓兩條回來補補,說不得你多吃一點兒就不怕了!”村裡曆來就有吃蛇肉的習慣,大夥對吃蛇肉的興趣比對耗子肉的興趣更濃。雖然不敢上手去抓,但是籠子陷阱啥的都會做幾個,要不然去外邊撿兩條被海耗子咬死的回來打打牙祭也是可以的。

現在莊戶們的餐盤上除了小香肉還有這小龍肉,不過他們家除了大花、二花全都沒吃過,芋哥兒跟沈阿嬤是覺得膈應,不肯動手做,楊大川就是嘴饞也隻得強忍著口水了。

“咱家可不興吃那個,你可消了那個心思。”芋哥兒想到蛇長長的身子,紅紅的蛇信,就全身發麻,吃是不可能的。

“也不怕吃出事兒來!”沈阿嬤剛回到家,就聽到他兩在說村裡吃蛇肉這事兒,若是大夥拿回家都是打死的,沈阿嬤還沒那麼大意見,可就有那不怕天高地厚的人,總是提著活蛇回來,萬一沒看住跑出來,倒黴的還不是自個兒村裡人。

“村長不是不讓了嗎?”這事兒楊大川也聽了一嘴,誰家還那麼大膽,敢拿全村人的性命開玩笑,真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吧。

“哼!明著不行,誰知道暗地裡乾些啥勾當?”反正沈阿嬤現在對村裡院子的印象不好,亂糟糟的,人心雜的很。

“阿嬤,你換了多少紅薯粉,瞧著沒多少呀?”芋哥兒接過阿嬤的籃子,翻檢看了看,都不夠十斤,沒幾頓就得被家裡禍禍完了。

“他們家也沒剩多少了,就換了這麼些,不夠的話咱們自己做,我馬上就把紅薯給洗好,大川你待會不要收石磨,磨完玉米麵,就繼續磨紅薯。”他也沒想到周大娘家剩的紅薯粉不多,聽她說的的時候還以為有老多呢,過去一看就不到十斤了,不過去都去了,總不好再空手回來。

要是其他人家換上十斤的紅薯粉,怎麼說也能吃上一段時間了,但他們家在吃食上向來都是大方的,這十來斤還真是幾頓飯的功夫。

“瞧這天還有的冷呢,喝點豆漿暖暖胃,多做點豆腐給凍上,也能放著慢慢吃!”得,芋哥兒這話一說,楊大川知道自個兒今天一天就得耗在這石磨上了。

“還有啥磨的嗎,正好今天都給弄完了?”楊大川不抱希望的繼續問道。

“磨點糯米粉,正月十五做點元宵,這兩孩子還沒吃過呢!”芋哥兒提議。

“那這餡料啥的也得磨上才行”沈阿嬤趕緊補充,“芝麻,花生的都得磨粉打碎。不過這個用藥杵搗就行了,大川你待會兒記著這事兒啊!”

“這臨了過年,家裡的牲畜棚也得清理乾淨了。”

“屋頂上的瓦片也得撿一撿。”

“井裡也得掏一掏。”

“成!”乾啥不是乾,家裡自己顧得少,自己多乾點,正好給芋哥兒他們省事兒。

“大川,大路媳婦是不是快生了?”這家裡沒個老人,沈阿嬤就對家裡的這些事兒多上了份心。剛才回來的路上碰上村裡有人送紅雞蛋,就想到了大路媳婦。

“沒那麼快,估摸著還有兩月,得開春那會兒!”中秋那會兒三兄弟湊了個頭,楊大路喜滋滋的過來給楊大川報喜。他跟媳婦成親第二年就有了個小子,家裡又沒爹媽緊著生第二個,這幾年又沒好消息傳出,還以為這輩子就一根獨苗呢,沒想到媳婦又揣上了,可把他給高興的。

“家裡還有些藕粉,瞅著機會你給送些過去。”芋哥兒擦擦手裡的水漬,將家裡剩的藕粉給尋了出來。

雖然楊大川三兄弟爹媽都不在,但是三弟媳婦的娘家就在村裡,大嫂也住隔壁,平日裡不缺人照顧。他們住外邊搭不上手,又是做哥嫂的,隻能多送點吃的進去了。

“也不知這老三媳婦生個閨女還是兒子?”楊大川這一支,往前數三輩都是男娃子多,家裡的閨女小哥兒都少見的很,如今三兄弟生的都是兒子。他瞄瞄芋哥兒的肚子,要是家裡再有一個孩子,他可不想再要小子了,最好是閨女,像許林家的小哥兒也很不錯,軟軟的叫著阿爹,每每想到這兒,楊大川都能樂出聲來。

“你傻樂啥啊?這裡頭都沒苞米了。”芋哥兒趕緊加了一瓢苞米粒進去。

“唉,以後咱家小子娶媳婦可得難了!”楊大川收起臉上的傻笑,愁眉苦臉道,“村裡如今都是男娃子多,跟咱家兒子年紀差不離的閨女小哥兒都沒幾個。”唉,難不成兩兒子以後都得打光棍!

“呸!胡說八道!”聽到這話,沈阿嬤不高興了,上來就給了楊大川一下,在他看來自家的這兩孩子那是千好萬好,配天上的仙女兒都是配得的,現在竟然讓孩子爹給說成了光棍,可不得惱火嗎。

“咱村沒有,大灣村、上林村難道沒?”照沈阿嬤說,最好就不要娶村裡的媳婦,離娘家忒近,小兩口拌個嘴,這大舅子就不能把你給放過。想到這兒,沈阿嬤還當真細細思量以後壯壯跟安安要取的媳婦秉性,最好現在就相看著。

芋哥兒哭笑不得,自家當家的不靠譜,阿嬤也是糊塗了,家裡兩孩子將將兩歲,離娶媳婦還得有個十幾二十年呢。

說到孩子,他自從生了雙胞胎後,肚子就沒了動靜,也不知以後還有沒有福氣多生個小哥兒,他是知道自家大川的,每次到姚哥兒家,都要抱著小雲哥兒逗弄半天,走了也不舍得放手。

不過村裡的閨女、小哥兒的確是太少了,這兩年也不隻是咋回事兒,村裡出出生的都是男娃子多,十個中就有八個是男娃,大夥高興是高興,可是幾十年後,娶不上媳婦也是難哦!

這一時間,三人心裡都犯上了合計。

進了臘月,這年眼瞅著就越來越近了,不管外邊世道如何,大夥兒的臉上都舔了一分喜意。

過年了,不管家裡有糧沒糧,家裡總得置辦置辦,但是家裡缺的總不好一個一個的上門去問。村裡人就想出了在曬場上擺了個小集市,雞蛋菜蔬、鹽油醬醋、米麵點心、針線布匹、口脂花紅、棉花鞋墊,總有人家是缺的,大夥互相換換,總到挑到自個兒需要的。

現在天冷,外邊的蛇鼠都少了,他們住村口外邊的人也能到村裡趕個集,湊個熱鬨。

楊大川家彆的不缺,但是缺肉,家裡的肉食主要還是雞鴨鵝,總是趕不上消耗的速度,前些日子孵的野鴨蛋也沒成,沈阿嬤就想著到村裡換上一些雞鴨過年吃,沒有的話換點雞苗、鴨苗回來,再不濟換上些蛋回來也成。

這天一大早,家裡全部人收拾完就準備一起進村,沈阿嬤得趕集換東西,芋哥兒跟楊大川去看看老三媳婦,帶著雙胞胎一起進去,把各家的節禮送了,順便跟楊大山、楊大路兩兄弟一起吃個飯,過年那天就不進來了。

“大川,前些日子外鄉人回南海城取鹽的事兒你摻份子了嗎?”一家人吃過飯,三兄弟聚在火盆邊嘮嗑。

年前外鄉人到他們村裡遊說,說是現在八斤糧能換一斤鹽回來,要知道現在外邊的鹽價已經漲到十五斤糧換一斤鹽了,八斤換一斤真的是很便宜,當然這鹽得他們回來了以後才有,要是回不來,這糧食就打了水漂。

“沒,家裡還有鹽吃,不湊那熱鬨”楊大川詫異,“你兩都湊份子了?”

“嘿嘿,家裡如今都是吃香肉的多,糧食還存上了一些,就拿上幾斤湊個趣兒!”兩兄弟搓搓手,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但是如今都過年了,也沒瞧見有個消息傳來,也不知外邊咋樣了。

“立字據了嗎?”問完楊大川就暗罵自己傻,現在這個年頭,立不立字據都一個樣兒,認不認都是一句話的事兒,反正又沒有官府衙門。

“跟村裡一塊兒立的。”等到現在,他們也有點後悔,這幾十斤的糧食可夠家裡好一陣子嚼用了,當時也不知是不是鬼迷心竅,一下子就把糧交了出去,現在隻能等在家裡乾著急。

說實話,楊大川並不看好,這山高水遠的,實在是危險難測,外鄉人從村裡湊的糧食未必不是出門人的買命錢,確保不管有回無回,家裡總歸還有一份嚼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