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風雨欲來(1 / 2)

[]

東宮舍人韓之平得了消息匆匆趕來,苑內絲竹環繞,早已是一派祥和。

“太子呢?”

韓舍人翻身下馬,一眼瞧見回廊外焦急候著的趙錄事。

沒等他回話,又道:“殿下緣何忽然起意,上書陛下?折子裡到底寫了什麼?你們都是飯桶麼?為何不攔一攔?”

這一連串的詰問中帶了十二分的火氣。

為這次千秋節天子出宮、與民同樂,宮裡宮外晝夜不歇,隻為不出任何紕漏,令聖上滿意。

昨日聖上還興致頗高地去看了遊街的花車,沒有表露出任何取消出宮的意思;今日臨行前,卻忽然得知陛下改了主意,且祖父也被匆忙召進宮中。

是朝中有十萬火急的大事發生?還是陛下……突發惡疾?

韓家女為太子妃,滿門榮耀都與太子綁定,他不能不多想幾分。

若真到了山陵崩的境地,幾位皇子身在禁庭之中,太子還在上苑悠哉遊哉,一時失去先機,那時恐怕原本唾手可得的東西,要花費十倍的力氣才能拿回。

可幸好,崔太傅並未受召。

他這才鬆口氣,轉眼便接到上苑傳來的消息:太子醉中興起,要向陛下進言,折子已令心腹傳往宮中。

趙錄事話在嘴中轉了一圈,還是略過了沈嶠的部分,簡略道:“今日有許多國子監與太學的學子在此,殿下許是與這些年少輕狂的學子談得高興,才……才臨時起意。”

韓舍人冷冷睨了他一眼,十分不滿:“所以,折子上寫了什麼,你也不知?”

“韓大人,”趙錄事討好地笑笑:“殿下身邊,豈是我等可以接近?”

“再說,今日殿下雖在人前揮毫,卻特意用了密折,我等又如何敢隨意窺探?”

兩人各懷心思,一前一後走入紅牆碧瓦之中,一道流水兩側,各自坐些學子,效仿前朝曲水流觴,吟誦詩文、高談闊論些“治國九策”、“用兵八論”……

太子端坐屏風後,每隔一會,就會有內侍走出,道是太子提問,讓學子們各抒己見。

沈嶠待在一處角落,學著大多數人的樣子跪坐在地。

她的職責雖然重要,但若無事發生,倒也算清閒。

是以她能一邊簡單地嘗嘗桌前的美酒佳肴,一邊聽溪邊眾人搜腸刮肚地說些見解,隻求太子一句讚賞。

無意間向溪水源頭處瞟了一眼,隻見趙錄事跟著一個身形清瘦的黑麵男子走了進來,不由多打量了幾眼。

“那是韓相之孫。”

身旁響起一道低而清的聲音,沈嶠一聽就知是何人,卻起了玩心,並不回頭看他。

鄧玄籍見狀,理了理寬袖,覆住沈嶠放在垂在草地在的右手,將其拽入自己袖中。

兩人肩頭離得並不近,打眼望去,旁人隻以為是衣衫相接,哪知青綠錦緞中的十指相扣。

見沈嶠還盯著韓之平不移眼,鄧玄籍將她手攥得緊些,語氣中帶了幾分醋意。

“他年紀長我十餘歲,容色也及不上我,怎地就入了你眼?讓你隻瞧他,不瞧我。”

話雖如此,他還是繼續介紹道:“兩年前朔州動亂,他曾自請前去平叛,大敗而歸。之後,就被韓相塞在了詹事府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