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元年,漢武帝劉徹頒布新的曆法,是為太初曆。
采用夏正,以正月為歲首,一月因此被稱為正月。
正月初一成為每年的第一天。
此後上千年,神州大地正月初一過大年的習俗,由此而始,逐漸形成。
同時,漢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
在漢武帝以前,雖然有改元的措施,但沒有建年號。直到太初元年,正式啟用年號紀元。此後成為神州大地上,絕大多數帝王所采用的紀年方式,並影響東亞各國,延續至今。
漢朝以後,皇帝基本隻改年號,沒有真正改變正朔。月份和節氣則還是按照農曆算法,隻是改進其精確度。
在不影響農民耕作的同時,達到改正朔的目的。
漢武帝同始皇帝一樣四處旅遊巡行郡國就不必說,在此期間,考察地方政情、巡察郡縣地方吏治,體察民情,勸課農桑,推廣教化等。同時,還完成了封禪泰山、祭祀明堂、治理黃河等壯舉。
當然,同樣包括求問鬼神。
不過這個嘛——
西漢皇帝所在的時空當中,漢文帝劉恒輕咳兩聲,正了正神色而後表示:
“鬼神之事縱使是虛無,可這仙人手段做不得假。朕當儘心竭力,治理天下,不叫後輩專美於前才是。”
所以這就是你不問蒼生問鬼神的緣由?
大唐時空之中,太宗皇帝李世民唇角笑意漸漸凝固,而後強行狡辯,不對,是解釋。
這嗑丹藥的事,又怎麼能算是求問鬼神呢?
另一時間線上,往後的時空中,安史之亂爆發,被迫退位甚至是榮養的太上皇李隆基以袖遮麵,抹一把眼底淚水,口中喃喃:
“朕隻是過於思念玉環而已。”
繼而仰天長歎,目露淒涼。
“玉環啊玉環,你怎麼就如此狠心?竟然連魂魄都不曾入我夢中。”
“當日漢武帝之為王夫人招魂,大抵就是如朕一般的想法吧。”
“朕其實,真的隻是想再見你一麵而已。”
但這位太上皇真正之所想要見的,究竟是被自己舍棄與殺害的貴妃,還是貴妃之所做為點綴的盛世大唐,抑或是那種大權在握所以能夠踐踏無視所有禮法的過往......誰知道呢?
【表章六經,開闡聖賢之學】
六經者何?
《詩》、《書》、《禮》、《樂》、《易》、《春秋》。
內衣曰裹,外衣曰表。
章,顯明也。
表而出之,章而顯之,曰表章。
在那圓鏡畫麵之中,畫麵交錯,景象再度回到宣室殿內。
一番奏對下來,大儒躊躇滿誌,自以為已經暗中將所有節奏納入掌控。
本朝自高祖立國以降,便多尊奉黃老之術。儒家學子者,並不受重視。
但如果有機會的話誰又不想自己之所研習的學說成為當世第一顯學,將其餘種種皆壓在身下,永世不得而翻身。
於是圖窮而匕見,對著少年帝王再拜道:
“以臣之愚見,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當絕其道,勿使並進。”
百姓們為什麼向心力不強,為什麼對您的統治沒有認同?
諸子百家,每一家所研究的學說不一樣,傳授的道理同樣不一樣,所以致使百姓們在思想上其實是混亂的。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今天覺得我們都要老老實實聽當官者的話,明天又想著兼愛非攻社會不應該有等級觀念。就問這樣下去怎麼統一?如何能統一?
所以在我看來,隻要是不在六藝科目和孔子思想範圍之內的學說都應該要禁製,不允許它們發展和流傳,以達到思想上的高度統一。
所有異端都應該打壓、燒死。隻有這樣,您的統治方才能夠長久。百姓們方知道,應該聽誰的話,什麼方才是正確。
當然,這其實可以用八個字進行概述。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圓鏡之中,少年帝王目中異彩連連,好似是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而圓鏡之外,大秦,鹹陽宮中,始皇帝同樣閉目沉思,而後嗤笑,道:“儒以文亂法。”
不過——
指尖與案上輕叩,沉吟良久,始皇帝方繼續道:“倒也並非全然不可取。”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秦因用商君之道而強盛,直至始皇帝時,奮六世之餘烈而一統天下。但這樣的統一其實並不完全,因為六國之餘孽尚在,天下之思想亦尚未實現真正的一統。
“孝武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過者,何也?”
往後的時空當中,有人自問自答,複於燈下執筆,寫道:“尊先王之道。”
繼而一瞥鏡麵,長歎,“武帝雖好儒,好其名而不好其實。慕其華而廢其質,恰如同葉公好龍。”
漢武帝這個人啊,雖然把儒家思想做為統治思想,看上去似乎很看好我們儒家。但其實啊就是葉公好龍,根本就不是真心尊崇儒學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