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5章(1 / 2)

一夢到五零 輿南 11106 字 10個月前

陽曆十月到十二月,三個月間,僅僅下了兩場小雪,還真是印證了那句“重陽沒雨看十三,十三沒雨一冬乾”的農諺,老百姓都信這個,明天夏收多半要碰上饑荒。

小老百姓碰上饑荒沒什麼抵抗的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從開始壓製自己的欲|望,進入冬天後能少吃就少吃,能少動就少動。

除了去食堂吃飯,大家夥幾乎不怎麼出門,平常熱熱鬨鬨的大橋上也沒了社員們的身影,柳河大隊的社員們真正過上了閉戶不出的日子。

食堂一天就半上午和半下午供應兩頓稀飯和窩窩頭,中午不吃,有的社員喝完上午的稀飯,也不往家走,就在食堂院裡找間屋子或者背風的地方窩著,一直等到下午三點來鐘放飯,吃完了這一頓才背著手往家走。

外麵多冷啊,為啥不回家?

人說了:“這麼點稀飯,喝完了肚子還空著半個,走那麼老遠回家不消耗體力啊?一來一回的一頓稀飯就沒了,不劃算啊不劃算。”

已經計較到了這份上了。

後來看著旱情逐漸加重,公社征招社員建抽水站,說是建好之後能把低處河裡的水抽上去灌溉兩邊的農田,社員們一聽,這是大好事,紛紛報名。

其中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建抽水站的民工每頓可以吃到一個一兩重的白麵饅頭,兩個窩窩頭,中午還有一碗糊塗麵條。

抽水站離家一點都不遠,每天早上去,晚上回,都不用住在工地,自己緊巴一點,還能給老婆孩子省下兩個白麵饅頭回來。

報名的人數巨多無比,連六七十歲的人都有,後來,公社從中間隻挑選了幾十個二三十歲年輕力壯的,像柳文元也報了名,但是就沒被選上,柳東方、柳東明、柳建華、柳東旗這幾個全去了。

活很累,也不能完全吃飽,但比食堂裡吃的好多了。

村子裡白天就剩下些老幼婦孺,糧食稍微沒那麼緊張了,而且一直這麼個吃法,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扛不住。

柳光耀判斷了一下,覺得現在的情況還算安全,就又找了當初那幾個人,偷偷從土窖裡運回來兩車的紅薯和一車的玉米棒子,棒子拉到食堂當天晚上就用石磨磨成

了麵粉,給每家每戶偷偷分了一百來斤紅薯。

餓了就自己想辦法弄著吃吧!

上邊是有規定說不允許社員們單獨開火做飯,不允許社員家裡煙囪冒煙,不但讓生產隊、大隊自查,還時不時的會有騎著自行車下來搞突擊檢查的,隻要看見有人偷偷做飯,那就說明社員家裡有糧食,家裡裡裡外外要翻上一遍。

公社來柳河大隊搞了幾回突擊檢查。

有一次看見村子裡有一家房頂上冒著煙,還以為都在家裡做飯呢,正想著逮個正著,結果衝進去一看,好家夥,原來是林穀雨家大白天就開始燒炕。

接著又有幾次,發現人還真不是在屋子裡做飯,就是燒炕,慢慢的,燒炕的人越來越多,家家戶戶屋頂上都冒著煙,就算來了突擊檢查的,也隻是站在村口,瞄一眼煙囪,隻要煙不是特彆大,那種嫋嫋炊煙,都不帶進村來看的。

柳河大隊家家戶戶現在睡的都是土炕,一到冬天,那炕就燒了起來,總不能不讓人家燒炕睡覺吧?

這就沒轍了!

在家裡飯是做不了,容易留下痕跡,但烤點紅薯烤點土豆啥的,一點都不麻煩,土炕的側麵開了一個書本大小的洞,叫炕肚子,晚上睡覺前把紅薯土豆往炕肚子裡一扔,第二天醒來就能吃到香氣逼人的烤紅薯、烤土豆。

林穀雨倒騰的花樣更多,烤饅頭、烤玉米、烤雞蛋、烤青菜······,反正,變著法的給家裡人補充營養,大燦和二燦每天吃著倒是沒怎麼瘦。

***

這天,黃英過來串門兒,求林穀雨拿一件和和剛出生時穿的小衣服小鞋子當樣子,打算趁著手腳還靈活給肚子裡的孩子做幾件小衣服小鞋子。

其實她這才剛滿三個月,離孩子出生還有半年多呢,哪裡就那麼著急了,過了年再說完全來的及,隻不過是天天在家裡沒事可做,她閒的呆不住了,做點針線活還能消磨一下時間。

林穀雨乾脆從屋子裡扒拉了好幾件剛出生的小衣裳出來,當時給和和做的時候很多用的都是新布,小孩子見風就長,其實也沒穿過幾次,林穀雨又洗的細致,保存的也很好。

“英子,你要是不嫌棄是和和穿過的,直接全拿走得了,和和已經穿不

上了,放在家裡以後也沒有用處了。”

黃英詫異的看著她:“三嫂,你咋這麼說呢?以後不打算要了?你還這麼年輕,再要兩三個也不算多。”

是不算多,但她的精力有限,能把這三個孩子照顧好不忽略任何一個就是個大工程了,再說她和柳東睿都沒有那種多子多孫的觀念,是真的不想再要了。

當然,話這麼說出來柳婆子和黃英肯定也理解不了,郝瑩瑩那會兒宣傳的那些避孕啥的,村子裡沒幾個婦女聽的進去,背後還嘟囔說:“能懷上孩子乾啥不要?越多越好。”好像生的越多就能證明女的約有本事似的。

她隻好無奈的攤手:“我是還年輕,還可以生,可你瞧瞧現在咱們過的這日子,彆說大人,小孩都快吃不飽了,大燦和二燦兩個越來越能吃了,再生兩個我拿啥養?”

黃英咬著下唇不說話了,林穀雨說的是實話,現在他們生產隊雖說一天兩頓喝稀飯,但至少還是灌個七八分水飽,熬過冬天,開了春地裡就有了野菜,日子慢慢的也能過下去,聽說有的大隊為了賣餘糧,把社員們的口糧都給克扣了,要不是自留地那點蘿卜白菜,今年冬天就太難過了。

柳婆子歪在西屋的炕上聽戲,聽見妯娌兩個討論起養孩子,也趿拉著棉鞋過來,對黃英說:“你三嫂這麼想也沒錯,那幾年咱家可不就是男的很,你們大哥是個半大小子,天天都吃不飽,槐花、東睿還有東方年紀都小,地裡活乾不動,吃的卻一點不少,俺跟你們公公那幾年不但要養活幾個嘴吃飯,還得供幾個孩子上學,是要多難有多難,現在想起來,那罪可不好受。”

又說:“這兩年眼看著要饑荒,反正年紀也不大,過幾年想要再要唄,俺跟你公公不管這些,你們想要幾個要幾個啊。”

的確,除了剛來那年家裡實在困難,柳婆子手頭很緊,有些做法林穀雨不是特彆能接受外,這兩年看著越來越開明了,對待和和也算用心,就算偏心柳明軍,也因為柳大哥跟柳大嫂的冷戰變得沒那麼明顯,她家裡的事兒柳婆子幾乎很少會插手,真的算是這個時代比較好相處的婆婆了。

“眼瞅著快要進臘月了,也不知道隊裡啥

時候殺豬分肉啊,天天喝稀飯,啃窩窩頭,我受的了,可肚裡的孩子受不了。”黃英感慨一聲。

林穀雨瞧著她的臉色,的確是有些蠟黃,孕期營養跟不上不是小事,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她想了想,去灶屋找了個小籃子,又從空間裡拿出來了二十個雞蛋,拎到了黃英麵前,“喏,彆的好東西咱沒有,家裡就還有點雞蛋,每天用熱水衝一碗雞蛋水喝。”

空間裡存的倒是還有很多雞蛋、鴨蛋、鵝蛋,但是不能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這麼多黃英能接著就不錯了。

果然黃英不肯接,她擺著手往炕裡麵退,“三嫂,俺不能要,你家裡有三個孩子要養,和和也正是吃雞蛋的時候,俺咋能要你的雞蛋啊?”

林穀雨把籃子往她腿邊一放,說:“你跟我還客氣個啥!前段時間我和你三哥老忙,多虧了你忙著照看和和,吃兩個雞蛋怎麼了?再說,不是給你吃的,是給肚子裡的小侄子,你就彆推托了。”

柳婆子也說讓她先收著,黃英這才很不好意思的接了過去。

婆媳三個嘮嘮叨叨說了一下午的話,沒多少有營養的,就是打法時間。

空著手出的門,回家拎了一個小籃子,裡麵裝的滿滿當當,下麵是雞蛋,上麵是林穀雨給的幾件和和穿不了的小衣服。

柳東方已經從工地上回來了,正坐在堂屋門口編草鞋,草鞋草帽如今也不許賣,連賣給供銷社也不行,但這不是閒著沒什麼事嘛,再說又不費本錢,賣不出去大不了明天自己穿。

“你乾完活回來就不能歇一會兒嗎?忙活那些有啥用?”

柳東方抬頭看見黃英拎著籃子進了大門,就起身迎了過去,順手把籃子接了過來,“你不是說去串門兒麼,怎麼還帶了這麼多東西回來?”

黃英在炕上坐下,輕輕捶著後腰,說:“三嫂給的,小衣服還有二十來個雞蛋,我本來不想要,後來想想咱家那幾隻雞······,就收著了。”

又嘀咕道:“難怪咱娘說三嫂手麵大呢,一出手就是幾十個雞蛋,還有和和的小衣裳,我瞧著還很新呢,一般人家才不會舍得給出去,我看也就三嫂·······”

柳東方愣了一下,藏到養雞場的那幾隻

雞,雖然躲過了檢查,但是沒人敢在家裡養,再加上家裡也沒什麼糧食能喂雞,現在在大隊養雞場掉了不少膘了,而且眼看著還要越來越瘦。

原先每天下一隻雞蛋,後來兩天才下一隻,現在三五天能下一隻雞蛋就不錯了。

柳東方撓撓頭,說:“三嫂不是那小氣的人,估計是那天看到我去撿雞蛋結果空著手回來了吧。”

在柳東方的記憶裡,林穀雨真的算是個還不錯的人,剛嫁給他三哥那年,也沒比他大多少,卻知道照顧自己這個小叔子,從娘家帶回來什麼好東西,每個人都會給一份,連他都有,雖然娘老說三嫂家裡條件好,但在他看來,好不好是一回事,願意不願意拿出來是另外一回事。後來雖然三嫂老跟三哥吵架,但叫他說,三哥有時候也是沒做好,白白叫人誤會,不吵架才怪了。

他又說:“這幾隻雞蛋也吃不了多久,你這還有大半年呢,要不,把咱家那幾隻雞都宰了吧,也給你和孩子好好補一補身體。”

黃英不同意,雞再瘦那也是雞,宰了就再沒有雞蛋了,“熬到開了春,土地解了凍,地上很多小蟲子,慢慢就能養回來了。再說,把雞宰了,也吃不了幾頓,而且現在也沒辦法自己開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