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沂源乳虎 第二章:乳虎嘯穀百獸惶(1 / 2)

大金豪強 司空楊炳 8817 字 10個月前

楊家莊外數裡處,一個疤臉大漢騎在一匹高大的黑馬上,左右環顧,臉上露出了一縷焦躁之色。

此人乃是沂水縣的一個巨匪,姓沈名延青,手下有數百悍匪,上千嘍囉,因為所據山寨三山相連,因此給自己取了個匪號叫做“鎮三山”。

此人向來殘忍好殺,狂妄自大,脾氣暴躁,此次受人所請聯手攻打楊家莊,所出人馬最多,到此已有半晌,見人馬還未到齊,心中不免焦躁。

側身對右手邊馬上的一人道:“白眼狼,清風寨的人怎麼還沒到?是爬著來的嗎?”

這白眼狼名喚張三,是山東地界一眾悍匪中的異類,手下人馬不多,但都是亡命之徒,個個馬術高超,來去如風。

此人行走江湖不露真名,隻說自己叫做張三,隻因這人生就一副白眼,天生的白眼仁多黑眼仁少,又因其陰狠似狼,所以人送綽號“白眼狼”。

寨中二當家是他的結義兄弟,自稱叫做李四,臉黑心狠,因此人送綽號“黑麵豺李四”。

這兄弟二人,對這兩個綽號不以為忤,反倒就以此做了行走江湖的名號。

這一狼一豺凶殘暴虐,陰險狡詐,心如豺狼,二人手下人馬不多,但手段凶殘,殺人放火,綁票勒索無惡不作,又暗中結交各地豪強,替他們做些見不得人的買賣。

若是有大生意要做,人馬不夠時,就聯絡各山頭的匪首合夥,然後坐地分贓,算是個土匪界的掮客,此次聯合攻打楊家莊,正是此人從中串聯,清風寨人馬遲遲不到,所以鎮三山才詢問他這個聯絡人。

張三答道:“大當家不要焦躁,這筆買賣的東家是下了大本錢的,定然要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滅了楊家莊!肉在案板上又跑不了!人多好辦事,還是再等等吧。”

鎮三山不耐煩的說道:“磨磨蹭蹭的,讓人心焦!”

張三道:“笑麵虎手下嘍囉兵多,走得慢也是正常。這莊子如此高大,易守難攻!攻打之初定然損失巨大,清風寨嘍囉多,正適合做替死鬼攻城。”

鎮三山此次帶來的多是寨中精銳,嘍囉不多,他自然舍不得用精銳攻城,所以隻是哼了一聲,不再說話,隻是向楊家莊方向瞭望。

忽然發現寨門打開,飛馳而出一隊人馬,約莫能有二十餘人,看樣子是奔著這邊來的。

為首之人,銀甲白馬,手中揮舞著一杆長槍,距離太遠看不清麵目,但看姿勢體態,似乎是一群少年。

不由得心中大惑,若說是來交戰,人數又太少,若說是來談判,樣子又不像。

但看對方人少也沒太在意,便派出二當家率人阻擋,二當家揮舞手中大刀,率本部人馬迎擊而出。

這隊人馬正是楊康眾人,他在城頭之時就已觀察到中間這夥土匪人數最多,出門之後就直奔這夥賊寇的匪首方向衝擊,是擒賊先擒王的意圖,隻要出其不意斬了賊首,對方必然大亂,然後見機行事,或可解今日之困。

料到對方必來迎擊,一眾人保持隊形,直直地向對方奔去,楊康策馬途中時刻關注對方狀況,見對方一支約五六十人的隊伍迎擊而來,亂哄哄的陣型不整,馬速也不快,揮手示意眾少年控製馬速,以便在適當距離發起衝鋒。

雙方各自策馬向前,楊康眾人馬速漸快,到相距約不到三十丈的距離時,楊康將鐵槍橫放於馬鞍上的卡扣之上,張弓搭箭,瞬息之間連發三箭,將跑在前方的三名匪徒射落馬下。

旋即掛弓拿槍,加速衝向眾匪徒,後麵眾少年也跟著加速,保持著三角形的陣型衝突向前。

眾匪徒見對方於馬上箭無虛發,三箭射落三人,皆有驚懼之色,陣型更加散亂。

三十丈距離轉眼即至,來不及細想,雙方已殺到一處,楊康策馬在前,眼見為首一名匪徒手舉大刀,身著鐵甲,呼嗬呐喊著衝了過來,知道這家夥定是這夥土匪的頭領,於是引馬向前,一槍刺向其胸前。

這持刀匪徒正是三山寨二當家,眼見對方一槍直奔自己刺來,慌忙格擋躲避。

可是楊康這一槍力大招沉,借著馬速而來,迅捷異常,二當家躲閃不及,一槍正中前胸,槍尖破甲而入,大叫一聲落馬而亡。

楊康馬速不減,揮舞長槍衝入眾匪徒之中,眾匪紛紛舉起手中兵器襲來,楊康手中長槍崩撥挑轉,蕩開眾匪兵器,刺掃劈砸,連殺數人。

楊康舞動長槍催馬向前,眾匪紛紛躲避,頓時亂作一團,楊熊等少年隨後而至,策馬而過,槍刺刀砍,又有十多個匪徒落馬。頃刻間眾少年便透陣而出,排在陣型後麵的十多個少年,待到衝出敵陣後,紛紛還刀入鞘,張弓回身一頓亂射,又有十數位土匪落馬。

後邊這十幾個少年,是楊家在草原上行商之時,救回的牧奴,習的是草原上的騎射之法。他們個個騎術箭法俱佳,這個陣型戰法又都是平素練熟了的,這次在實戰中用了出來,頗為順暢。

其他匪徒見情況不妙紛紛逃散。

鎮三山眼見著二當家瞬間落敗身亡,一時驚愕無語,抬手揉了揉眼睛,似是不敢相信這個事實,竟呆立當場,在身側的張三提醒下,才慌忙布置眾匪布陣迎擊。

楊康在馬上將土匪本陣中的變動看得仔細,見那匪首調動人馬組織迎敵,知道若對方陣勢布成,己方人少,就再難以撼動,見那匪首突出在陣前,心中一動,來不及掛槍,將手中長槍遠遠向前拋去數丈遠,隨即縱身飛躍向前,人在空中已將弓箭拿在手中,雙腳落地生根,張弓搭箭已將弓弦拉滿,身心與弓箭合而為一,一箭向匪首鎮三山射去。

那鎮三山見對方為首之人飛躍下馬,在如此之遠的距離張弓向自己射來,心中十分驚惑,下意識地舉刀格擋,已然不及,弓弦聲響中,一箭正中麵門,慘叫一聲落下馬去。

楊康這把鐵胎硬弓乃是祖傳之物,當年楊家先祖偶然得了一塊天外隕鐵,此鐵物性異常,族中巧匠用以鑄刀劍不成,就順應其性將其鍛造成一把硬弓。

此弓在族中傳了近百年,向來無人能用,老家主見孫子神力無窮,一時心血來潮,取出此弓讓楊康試拉,結果竟能拉開,欣喜之餘就將此弓傳給了他。

楊康初得到此弓時還隻是勉強能拉開滿弓,現在力量大增,已經可以開放自如。

方才楊康目測雙方距離,知道在馬上射箭,弓拉不滿,箭矢不能及遠,很難將那匪首射殺,若等距離拉近時再射,對方陣勢已成,那匪首勢必躲在眾人之後,到時候自己無論是射箭還是衝陣,都很難撼動對方。

戰機瞬間即逝,心急之下,靈機一動,下馬步射,一箭建功,將對方匪首射於馬下。

在這個距離上,一般的弓箭很難有殺傷力,鎮三山因此輕忽,不料此弓非是凡物,楊康又力大無窮,一時疏忽,竟然喪命當場。

這一套動作如行雲流水般完成,箭方離手,雪花驄已追趕至身旁,楊康縱身上馬,將弓插入袋中,俯身提起立於前方的長槍,率眾少年殺向敵軍陣前。

大當家、二當家兩位匪首先後身亡,無人指揮群匪,張三呼喝著想組織人馬對敵,可他是外來之人,眾匪怎會聽他號令,一時之間,有的土匪想向前衝殺,有的想退後躲避,有的呆立原地不知所措,群龍無首之下,人喊馬嘶,亂作一團。

一箭之地,快馬衝陣瞬息即至,此時賊眾陣勢未曾布成,為數不多的弓手還排在馬隊之後,無人射箭阻擋,眾少年陣勢不亂,馬如龍,人如虎,直直地向眾匪衝殺而去。

楊康眼見敵陣混亂,知道方才那一箭之功已顯,於是催動馬匹,率領十八騎向對方數百人發起了衝鋒。

眾土匪見對方二十餘人就敢向己方攻擊,終於激發了一些悍匪的凶性,數十名騎馬匪徒大叫著迎擊而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