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來到穀場中央,手持鐵槍站定,雙眼環顧四周,一言不發,也不施禮。
就在眾人疑惑不解之時,楊康將鐵槍舉起,抖了幾個槍花,又在身前腦後耍了幾個花活。眾人見這幾招平平無奇,是再平常不過的幾招槍法,更是疑惑不解,有些身懷武藝的豪強子弟更是心中不屑,這就是傳說中的無敵槍法嗎?也不過如此!
楊康也不管眾人怎麼想,又自顧自地耍了幾招,忽然收招,單手將槍纂紮在地麵上,隨即向下用力,直到槍身入地兩尺有餘方才停手。
楊康雙手抱拳,對眾人說道:“各位叔伯長輩既然要考較於我,小子我自當從命,隻是我這杆槍純以鋼鐵打造,小子力大,若用此槍比武,必有傷亡,恐傷和氣,故而棄之不用,若在場的哪位朋友能拔出此槍,也可以此槍與我對敵。”
楊康話裡話外的意思是,我力量大,若用此槍,挨著就死,碰著就亡,為了大夥的安全著想,我就不用了,不過你們誰能拿得動,但用無妨,反正你們也沒人能傷著我。
直到這時場外眾人才明白過來,這楊家三少是在炫耀力量,這杆槍若真的是純鐵所造,恐怕得有七八十斤重,在他手中卻如同一根木棍一般,確實是神力驚人,雖然氣惱他輕狂無禮看輕眾人,但也無話可說,誰讓人家有這個本錢呢?
楊康向場外的楊熊說道:“楊熊,拿杆你們平時訓練的木槍給我。”
楊熊跑向場內,將一杆木槍遞在楊康手中,轉身退去。
這杆木槍其實就是一根同真槍長短一樣的蠟木杆,整體已桐油浸泡後陰乾,堅韌異常。一頭削圓了,綁了厚厚的一層蘸了石灰的麻布。
楊康橫槍而立,說道:“諸位遠來是客,我也不欺負你們,儘可使用自己平素常用的武器,我就持此槍與諸位豪傑較量一二,這樣就不會傷著各位,方顯我楊家待客之道。”
在場眾人,無論老幼,見這少年如此狂妄,全都氣惱不已,幾個年輕人更是忍耐不住,紛紛爭搶著要上場同楊康比試。
楊康見他們還在爭論誰先上場,對他們說道:“不用爭了,小爺時間有限,誰耐煩與你們一個個比試,一起上吧,早打完早利索,活動活動筋骨,好回家吃飯。”
此言一出四座震動,他視在場諸人為草芥,竟然要以一己之力挑戰現場所有習武之人的群攻,從沒有見到過如此狂妄的少年。一眾習武之人紛紛躍入場內,要教訓教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
楊康被他們吵得心煩,大聲喝道:“休要聒噪,一起上吧!”
這時一個粗壯的漢子手提一杆長槍,從白家人身後走出,率先來到楊康麵前,說道:“楊家三少,你也太過狂妄了,視天下英雄如無物,某素聞你的大名,今日特來領教!”
楊康見他步履沉穩,眼神銳利,看起來武藝不錯,倒是和曹家的石敢當有些三分相似,卻故意說道:“就你們這些貨色也敢自稱天下英雄,囉裡囉唆一點也不爽利,趕快動手,難道你們這樣的貨色還配叫小爺我先出招嗎?”
那漢子氣得滿臉通紅,心中暗道:“我那師弟,百般誇獎這少年武藝高強,氣量恢宏大度,如今一見,才知人言果不可信,這分明是一個狂妄無知的小兒!”
原來這漢子是石敢當的師兄,在白家做槍棒教頭,當日石敢當被放後,到他家養傷,曾經屢次對他提及楊康英雄豪邁,是位難得的少年英雄,如今見麵,果真是見麵不如聞名,這哪裡是什麼英雄少年,分明是個狂悖小兒。一念至此,不再答話,一招四夷賓服舉槍就刺。
楊康得到張先生的指點,故顯狂妄之態激怒眾人,用以攪亂局勢,如今看來效果不錯,不過不得不說,這種感覺真的很爽。
楊康見這一槍來勢凶猛,力大招沉,頗見功底,暗道聲不錯!舉槍格攔。
楊家本來的槍法剛猛淩厲,以楊康前幾日的修為尚不能禦輕如重,揮灑自如。自昨日悟出新槍法之後,槍法中剛柔並濟,已不是原來的一味剛猛淩厲,才敢以一杆木槍挑戰群雄。
見對手長槍刺來,楊康舉槍畫了一個小小的半圓,似慢實快,已將槍杆搭在了對方槍身不易發力之處,向外輕輕一撥。
那壯漢隻覺槍身上一股柔和卻不可抵擋的力道傳來,槍身不受控製地偏向一邊,自己中門大開,不由得大驚,剛要閃避,楊康手中木槍由靜而動,自柔而剛,一槍戳在他的胸前膻中穴上。
楊康自幼習武,又修習道家功法,對人身經絡穴道認得極準。木槍沒有槍頭,傷害力有限,自然要向要害處擊刺。楊康雖然不會那傳說中的點穴妙法,但這一槍力量頗大,正中對手要穴,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承受。
那壯漢隻覺一股大力湧來,隻覺胸口劇痛,呼吸困難,大喝一聲仰麵倒地,已經不能起身。
這一招出手時是以陰柔之力防守,然後迅速轉換為陽剛之力攻擊,自柔轉剛變招極快,令對手猝不及防,立時中招倒地。
眾人見他輕描淡寫地一招製敵,儘皆駭然,這少年狂是夠狂,可武藝也確實高強。
楊康橫槍而立,輕描淡寫地說道:“都一起上吧!”
眾人正又驚又怒之時,楊康對麵人群中一人大喊了一聲:“這小子太狂了!大家夥並肩子一起上吧!”說罷同附近幾人舉刀提槍攻了過來。
楊康輕喝一聲,說道:“這才有點意思!”
說罷一式‘密雲不雨’守住門戶,他這套自創的槍法,共有六十四式,合周天六十四卦,式式相連,圓轉如意,每一式都可以作為起式,每一式也都可以作為收式。
槍法新創,楊康不耐煩逐招起名,隻是以易經中的經文代替招式名稱。
今日牛刀小試,首戰群敵,以小畜卦卦象開局,是取密雲不雨,蓄勢待發之意。
等到那幾人攻到身前,退步閃身,初九陽爻變陰爻而成巽卦卦象,一招‘無孔不入’如風入林,連刺數人,之後招式施展開來,陰陽互變,連綿不絕,槍頭舞動,璨若梨花飛雪漫天而舞,步法連環,虎步龍行步罡踏鬥。
楊康初次以此槍法對敵,心中存了試煉之心,要將這套槍法全都施展出來,出手力道頗有分寸,點到為止,並未狠下殺手,隻聽得痛呼聲連連,接連有人被刺倒地,發現並未受傷後,起身再戰,眾人你來我往,前仆後繼,輪流向楊康發起攻擊,一時間楊康身前身後,刀光劍影好不熱鬨。
楊康現在感知能力遠超常人,五感能交互而用,目視耳聽身觸之下,在腦中構畫出一幅立體的動態圖景,周圍敵人雖多,但他就如周身都長了眼睛一般,對四方敵襲情況了如指掌。
身若遊龍,如入無人之境,心隨意轉,遊刃於有餘之間。
身邊敵人越聚越多,有些人身上已有數處被刺的白點,兀自苦戰不退,人多施展不開,一撥撥一夥夥的輪流上前,就如走馬燈一般。
楊康心中漸漸有些不耐煩起來,手上力道也逐漸加大,他手中木槍雖不能傷人性命,但也堅韌無比,他力大招快,又專往要害處招呼,被刺中的人疼痛難忍,往往經受不住,需退場休息一會兒才能再戰。
又過半晌,這些人還不住手,圍住楊康苦戰不休,楊康也鬥發了性,仰天一聲清嘯,下手再不容情,白衣勝雪,槍如遊龍,身形或左或右,長槍似前實後,每一槍刺出,就有一人倒地不起。
鬥到分際,楊康見周遭已再無人出手邀擊,使一式‘無往不複’以泰卦卦象穩住身形,挺身而立,睥睨四方,環顧四周,身遭眾人再無人敢發一招。
這一戰攝人心魄,前後約有百餘人參戰,待到此時約有半數伏地呻吟不起,另一半相互攙扶,站在圈外,齜牙咧嘴的無人敢上前半步。
楊康冷眼環顧眾人,抱拳說了一句:“承讓!”拔起插在場中的鐵槍,緩緩而回。
楊康今日獨戰群豪,看似狂妄,實則早已在楊康計算之中。
楊康新創槍法固然高妙,但以他此時的功力當然還沒有到天下無敵的地步,楊康戰前早已算計清楚。
今日下場的都是一些鄉間土豪家的子弟和武師,雖然各人都有些藝業在身,但功夫其實有限,看家護院或可,但真正爭鬥起來卻未必有多麼高強。
況且這些人歸屬各家,這家出三人,那家出四人的,互不統屬,沒個領頭的首領,互相之間沒個呼應配合,亂糟糟的圍毆,連鄉間宗族間的械鬥都不如,就算是市井街頭的鬥毆總也得有個領頭的人。
這些人若是車輪大戰,一個一個的前來邀鬥,又不能下殺手斃敵,楊康不累死也得煩死。所以楊康才激怒眾人,讓他們一起上來群毆。這許多人一哄而上,能同時近身相鬥的又能有幾人。所以楊康才能以高妙槍法,亂中取勝,各個擊破,殺得眾人大敗虧輸。
這一戰殺得眾豪強子弟人人喪膽,教頭武師個個心驚。互相看著身上的白灰點子,大家均心知肚明,如果這少年手中用的是真家夥,自己這些人若是死戰不退,沒有幾個能活著走出戰場。不過最大的可能則是,楊康殺了幾人之後,大家就一哄而散了。
各家豪強忙著將倒在場中的人扶回,一時間滿場都是呼痛之聲。
眾豪強看著自家被揍得鼻青臉腫的子弟和武師,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白家主,意思很明確,大家夥是為你妹夫出頭而來,這場子怎麼找回來,就得看你白家主了。
白家主明白他們的意思,心道:“你們來這裡的目的,各自心知肚明,方才營救我妹夫時個個跟著瞎起哄,曹家的土地田產一點都沒有奪回,現在挨了揍,讓我出頭,我有什麼辦法。”
想到這裡卻把目光投向了裴家主,那意思是,比武這個事兒是你提出來的,你看現在怎麼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