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沂源乳虎 第二十五章:千呼萬喚無蹤跡(1 / 2)

大金豪強 司空楊炳 9349 字 10個月前

次日一早,來到山下,在工地轉了一圈,見各項工作都在進行。

於是來到議事廳,每天這個時間楊莊主、老管家他們一般都會在這商量下一天的事情,今天張先生、金老、楊先生也在。

楊莊主見兒子到來,說道:“正要派人去找你,今天大夥都在,咱們把這些天的事兒都碰下。”

又對金老說:“老金你先來說。”

金老:“咱們山下的鐵匠作坊已經改建完成,生鐵精煉爐和鋼材冶煉爐都已經建成,比山上那個要大不少,咱們的精鐵和鋼材產量又可以加大了。三少說的水力鍛錘等也已經建好,火炮又試造了一門,是按照我和三少商量的法子弄的,我覺得這個法子能行,但是遇到了點問題。”

楊炳問道:“什麼問題?”

金老道:“按照咱們研究的鑲套法鑄造炮管,隻能造出來一個兩頭通的管子,而且點火的孔需要鑽通,太費勁了。”

原本那兩門火炮是一體澆鑄出來的,炮尾封閉,點火孔也是在模具中預留的,現在改成分層鑲套就不成了。

楊莊主見他二人探討起了技術問題,大家聽著有點費勁,說道:“大家去鐵匠作坊,看著東西說能明白點。”

眾人來到鐵匠作坊,楊炳果然見到了比山上大了不少的兩座冶煉爐,鍛造設備和自己的設計也都相差不大,這個時代的工匠技術其實挺過硬的,給了他們思路和方法,造出來的東西都有模有樣。

大夥來到那門半成品火炮近前,楊炳仔細觀看,這是一個鑲套了四層的炮管,看著質量還可以。

老管家首先問道:“原來的那個不是挺好嗎!為啥還要改法子?”

金老道:“這個你不懂,原來的方法雖然比泥範法用時要少,但要大量鑄造還是太慢!”

老管家奚落道:“可你這個說是速度快,但弄成一個煙筒也沒用呀!”

金老假裝氣憤地說道:“讓你們來是想辦法的,不是說風涼話的!”

楊炳心想,這多好呀!要是能鑄上膛線,就可以搞成後裝線膛炮了,不過估計難度挺大。鑄成陽線簡單,在芯模上開凹槽就可以,但應該不耐磨。要是陰線,就得在芯模上鑄凸線,加工難度太大。

而且不管是陰線、陽線,芯模都很難拔出來。暫時就不要搞得太超前了吧!

楊炳道:“這個簡單,可以將炮尾鑄成一個錐形,然後鑄造一個與之匹配的閉鎖裝置,中間用黃銅做一個密封圈,以防焰藥氣體泄漏。”

楊炳一邊說一邊在地上畫了一個炮閂的圖形。

金老道:“這樣是很好,但是不是有點多此一舉,為啥不想辦法給他堵死。”

楊炳道:“我是想在後方裝填。”

金老道:“那裝填可有點費勁呀!”

楊炳道:“可以用黃銅做成子銃,將焰藥和炮彈事先裝在其中,每戰多備子銃即可。”

金老思索片刻,已經明白了楊炳的想法,按照這個方法造出來的火炮優點不少。

一是裝填方便,對炮膛的洗刷次數也可以減少。

二是爆炸的壓力由子銃承擔了大部分,炮管壁可以適當減薄,炮體自重可以減小。

這些改變可以大大地提升火炮的發射頻率和移動速度,這在戰鬥中至關重要。

金老:“意思我明白了,細節上我琢磨琢磨。”

金老又說道:“如果將這火炮縮小,是不是可以變成單兵武器?”

楊炳心中驚詫,暗道:“這都學會搶答了,難道也是後世來的!看著不像呀!”

連忙回答道:“對!金老所言甚是,可以試著做個樣子看看。”

二人又探討了一些技術細節問題,眾人好似鴨子聽雷一般,聽得雲山霧罩。

老管家道:“你們過後再談這些,咱們繼續下一個問題吧!”

金老道:“好的、好的,你們繼續。”

老管家隻對能賺錢的事物感興趣,問道:“那個繡春刀進行得怎麼樣了?”

金老道:“是我的一個徒弟負責,已經打造了不少了,皮匠作坊那邊,刀鞘也做出來不少了,鑲金嵌玉,挺漂亮的。”

老管家道:“那就好,先交一批貨,我讓他們拿出去售賣。”

老管家又向楊炳問道:“你認為這刀賣多少錢合適?”

楊炳對這個時代的物價不太了解,但想來這刀多半是要當作工藝品來賣,說道:“這刀又不是賣給真正的廝殺漢,無非是些富豪買回去裝點門麵,當然是往貴了買,至於具體賣多少錢,你們商量著定。”

楊莊主問道:“咱們自用的武器打造得怎麼樣了?”

金老道:“紮槍頭簡單,我讓一個徒弟領著些學徒乾的,已經造出了六百來個,槍杆老管家安排木工作坊在做,應該也弄出了不少。”

金老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單刀是我另外一個徒弟領人在做,這刀沒那麼多花哨,也造出來二百多把。”

金老看了看楊炳,說道:“那個弩箭有點麻煩,零碎的配件太多,是我親自領著徒弟定的型,而且隻有一爐鋼適合打造,所以隻造出了五十來把。”

楊莊主聽說他們還搞出了個弩箭,連忙讓人拿來一把,楊莊主拿在手中擺弄了一番,發現這弩箭極易上手,還裝有瞄準用的望山和準星,新手隻要經過簡單的培訓就能使用,不似培養弓箭手那麼曠日持久,自己試了幾箭,發現威力不小,連口稱讚。叮囑金老加緊製造。

金老麵露難色,說道:“人手不夠呀!”

楊莊主道:“多找些學徒,待遇從優,我這邊也想些辦法,多招募些工匠回來。”

眾人又商討了一會兒鐵匠作坊的事兒,轉回議事廳。

楊先生道:“三哥兒,你要的課本我和老張弄完了,等老管家把孩子們招齊,就可以開課了。”

老管家道:“要多少孩子?”

楊炳道:“當然是越多越好!”

老管家道:“佃農和工匠家的孩子,都要幫家裡乾活,恐怕不太好找。”

楊炳道:“咱們供一頓午飯。”

老管家道:“頭一次聽說教學生不收錢,還供飯的。”

楊炳道:“這些孩子我有大用,彆吝嗇那點糧食了。”

老管家道:“好吧!儘量給你找,先招五十人吧,多了老楊也教不過來。”

楊炳暗自吐槽這老貨摳門,隻好先點頭答應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